《診家正眼》

明 李中梓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細脈(陰)

體象

細直而軟,累累縈縈;狀如絲線,較顯於微。

主病

主氣衰,諸虛勞損。細居左寸,怔忡不寐。細在右寸,嘔吐氣怯。細入左關,肝陰枯竭。細入右關胃虛脹滿。左尺若細,泄痢遺精。右尺若細,下元冷憊。

【按】細之爲義,小也,細也,狀如絲也。微脈則模糊而難見,細脈則顯明而易見,故細比於微稍稍較大也。僞訣乃雲“極細”,則是微脈而非細脈矣。王啓玄曰∶“狀如莠蓬”,善摩其柔細之態也。王叔和脈經》雲∶“細爲血少氣衰,有此症則順,無此症則逆。”故吐利失血,得沉細者生。憂勞過度之人,脈亦多細,爲自戕其氣血也。春夏之令,少壯之人,俱忌細脈,謂其不與時合,不與形合也。秋冬之際,老弱之人,不在禁忌之例。大抵細脈微脈,俱爲陽氣衰殘之候。《內經》曰∶“氣主煦之”,非行溫補,何以復其散失之元乎!嘗見虛損之人,脈已細而身常熱,醫者不究其元,而以涼劑投之,何異於惡醉而強酒?遂使真陽散敗,飲食不進,上嘔下泄,是速之使斃耳。《素問》曰∶“壯火食氣少火生氣。”人非少火,無以營運三焦,熟腐水谷。未徹乎此者,安足以操司命之權哉!然虛勞之脈,細數不可並見,並見者必死。細則氣衰,數則血敗,氣血交窮,短期將至,雖和緩投治,亦無回生之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