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家正眼》

明 李中梓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遲脈(陰)

體象

遲脈屬陰,象爲不及;往來遲慢,三至一息。

主病

遲脈主藏,其病爲寒。寸遲上寒,心痛停凝。關遲中寒,結攣筋。尺遲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牽陰。

兼脈

有力積冷,無力虛寒。浮遲表冷,沉遲裏寒。遲澀血少,遲緩溼寒。遲滑脹滿,遲微難安。

【按】遲之爲義,遲滯而不能中和也。脈以一息四至爲和平,若一息三至,則遲而不及矣。陰性多滯,故陰寒之症,脈必見遲也。譬如太陽隸於南陸,則火度而行數;隸於北陸,則水度而行遲,即此可以徵陰陽遲速之故矣。僞訣雲∶“重手乃得”,是沉脈而非遲矣。又云∶“狀且難”,是澀脈而非遲矣。一息三至,甚爲分明,而誤雲“隱隱”,是微脈而非遲矣。遲而不流利,則爲澀脈。遲而有歇止,則爲結脈。遲而浮大且軟,則爲虛脈。至於緩脈,絕不相類。夫緩以脈形之寬緩得名,遲以至數之不及爲義,故緩脈四至,寬緩和平,遲脈三至,遲滯不前,然則二脈各別,又安足溷哉!以李瀕湖之通達,亦云“小快於遲作緩持”,以至數論緩脈,是千慮之一失也。王叔和曰∶“一呼一至曰離經,二呼一至曰奪精,三呼一至曰死,四呼一至曰命絕,此損之脈也。一損損於皮毛,二損損於血脈,三損損於肌肉四損損於筋,五損損於骨。”是知脈之至數愈遲,則症之陰寒益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