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括要》

明 李中梓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白虎湯

知母石膏甘草粳米吐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脈浮滑。大渴而煩。按仲景雲。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裏有寒。白虎湯主之。疑必有誤。又云。熱結在裏。表裏俱熱。大渴飲水。白虎湯主之。又云。表不解者。不可與白虎湯。又陽明一症雲。表熱裏寒四逆湯主之。又少陽一症雲。裏寒外熱通脈四逆湯主之。乃知其言脈浮滑。表熱裏寒者。必表裏二字傳訛也。即仲景數論而斷之。豈有裏既寒而反用大寒之劑乎。豈有裏寒而脈浮滑者乎。豈有裏寒而大熱煩渴者乎。故知白虎爲陽明大熱而設。其曰。裏有寒者。定瘥無疑也。成氏隨文註釋。惑誤後人。不得不詳爲之辨也。白虎西方金神也。應秋而歸肺。表裏俱熱。金被火囚。用辛寒以救肺。所以名爲白虎也。活人謂夏月陰氣在內。宜戒白虎。明理論雲。立秋後不可服。恐白虎大寒。將變虛羸不食。二說俱偏矣。有是病即當服是藥。安可拘於時哉。設使秋冬病。苟無表症。而大熱煩渴。便與白虎。爲對症之良劑矣。雖欲不用。其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