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藥療法

外治法 醫療技術名 中醫治法 中醫學 中醫治療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āo yào liáo fǎ

2 英文參考

plaster therapy[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膏藥療法治法[1]。指用膏藥敷貼治療瘡癤癰腫、流痰潰瘍等的方法[2]。是一種特殊療法[2]

膏藥是一種外治劑型[3]。古稱薄貼[3]。唐·李綽撰《尚書故實》有:“虞元公鎮南海,疽發於鬢,相國姬遂取膏藥貼於瘡上,數日平復”的記載[3]

膏藥的製法:根據不同的病情,選用相應的藥物,浸於植物油內,浸泡一定時間,入鍋煎熬,待藥物枯黑後去渣,再熬,至滴水成珠時再按油的比例(視當時不同季節)加入適量鉛丹,拌勻,將鍋離火(或先離火後放丹)[3]。候藥凝厚如膏,切成大塊,投放於冷水中去火毒[3]

應用時加熱熔化,攤於布片或厚紙或薄油紙片上,貼於患部體表皮膚,以達治療目的[3]。臨證有用以治裏者,如關節疼痛,僵直,深部肌肉酸困,肌膚麻木,深部膿腫骨折傷筋[3]。取其祛風化溼行氣活血續筋接骨作用,如萬應膏接骨膏[3]。有用以治療表者,如體表癰、癤、疽、疔等瘡瘍,對腫瘍能消腫定痛,對潰瘍去腐生肌、收口,保護創口等作用[3]。如太乙膏獨角蓮膏陽和解凝膏沖和膏[3]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02.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 ^ [3]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901.

有膏藥療法作用的穴位

查看更多

有膏藥療法作用的方劑

查看更多

有膏藥療法作用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