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取骨術

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éi gǔ qǔ gǔ shù

2 註解

腓骨除外踝上5cm一段爲穩定關節所必需之外,其餘部分均可供移植。由於腓骨位置比較淺表,平直、無弧度,而且腓骨頭與橈骨下端相似。因此,自體腓骨移植除在長管骨骨幹骨折不癒合時用作骨上移植外,還可於長管骨骨缺損和橈骨下端缺損,用腓骨全骨移植或帶腓骨頭的全骨移植以代替缺損的長管骨和橈骨下端。

3 手術步驟

1.體位 仰臥位,墊高取骨側臀部;或側臥位,取骨側向上。大腿用充氣止血控制出血

2.切口、顯露 在小腿後外側作直切口,自外踝上10cm處開始,沿腓骨後緣直達腓骨頭部。切開筋膜,分開腓骨肌與比目魚肌間隔,切開骨膜,由遠端向近端緊貼骨面作骨膜下剝離,即可顯露腓骨幹。



⑴腓骨中段取骨,環行鑽孔後,骨刀切⑵腓骨上段取骨,首先分離和保護腓總神經

3.取骨 全骨移植或骨上移植多於腓骨中1/3取骨,先按需要測定取骨長度,再在兩端用線鋸鋸斷;或先環形鑽孔,然後用骨刀切斷,以免將腓骨劈裂[圖1 ⑴]。如爲全骨移植,即可將取下的骨段用鹽水紗布包好,轉到受區。如爲骨上移植,則需將取下的骨段用電鋸鋸成兩半,或鑽孔後用骨刀劈開。如需採取腓骨上段(包括頭部),則切口需向上延長至膝上6cm。在股二頭肌後內側先找到腓總神經,並予分離保護。該神經下行時繞過腓骨頸部,而後進入腓骨長肌深面。爲避免損傷,應將該肌在腓骨頭部的起點分離,腓總神經即可隨腓骨長肌向前拉開[圖1 ⑵]。再切斷股二頭肌及外側副韌帶在腓骨頭部的止血,即可顯露腓骨上端[圖1 ⑶]。然後,根據需要的長度,在骨幹上鑽孔,切斷腓骨。夾住斷端,緊貼骨面剝離骨間膜。注意損傷在腓骨頸部與脛骨之間由後向前穿過的脛前動、靜脈。繼而切斷腓骨頭部的脛、腓前、後韌帶,即可遊離、取下腓骨上段[圖1 ⑷]。將取下的腓骨妥爲保存備用。



⑶拉開腓總神經,剝離腓骨上端< td⑷切斷脛腓前、後韌帶分離骨間膜,遊離腓骨頭
圖1 腓骨取骨術

4.縫合 腓骨中段取骨後,縫合比目魚肌和腓骨長肌間隙。腓骨上段取骨後,將切斷的股二頭肌腱及外側副韌帶的止點,在適當張力下縫合於脛骨平臺外側面的骨膜或附近軟組織上,將腓骨長肌起點與腓總神經恢復原位。鬆開止血帶,徹底止血然後逐層縫合。

4 中注意事項

1.術中應注意避免損傷腓總神經及脛前動脈,特別在遊離腓骨頭部時更需注意。術中應先將腓總神經分離保護,切斷腓骨長肌的起點時,應特別警惕,骨膜下剝離應緊貼骨面。

2.腓骨下1/4段必須保留,以保持關節穩定性。

5 術後處理

術後用繃帶自足至膝作均勻壓力包紮,無需外固定。2周後拆除皮膚縫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