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電解定律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ǎ lā dì diàn jiě dìng lǜ

2 註解

法拉第電解定律:當電流通過電解質溶液時,通過電極的電量跟發生電極反應的物質(電極上析出或溶解的物質)的物質的量成正比。這是1833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1867)在研究電解歸納實驗結果得出的。不同離子的價數不同,發生1mol物質的電極反應需要電子數也會不同,通過電極的電量當然也就不同。一般說,要從含有Mz離子溶液裏沉積1mol金屬M,需要通過1mol×Z個電子,完成下列反應:MzZe-→M。式中Z是出現在電極反應式中的電子計量係數。1mol電子的電量叫做1個法拉第,以F表示。?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F=NA·e=6.022×1023mol-1×1.6022×10-19C=96500C/mol

所以,由含Ag溶液中沉積出1mol的銀,需通過96500C的電量(即26.8安培·小時),而1molCu2在電極上還原成銅需要2mol電子,即193000C的電量。一般寫作Q=nZF。式中Q是通過電極的電量,n是沉積出該金屬物質的量。這就是法拉第定律的數學表達式。它反映電運動和化學運動可以互相轉化,而且在量上存在一定的關係。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