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創傷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ěr bí yān hóu chuàng shāng

2 概述

耳鼻咽喉創傷平時、戰時均可見到,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不完全統計耳鼻咽傷員佔入院總務員的5.7%。耳鼻突出於頭面部,容易受外傷。戰時火器的爆震壓力波對聽器的損傷尤爲嚴重。咽喉位置較深,其前上有下頜骨,前下有胸部,後有頸椎保護,故受傷機會較少。戰傷中,耳部傷口占72.6%鼻部傷佔21.0% ;咽喉傷佔6.4%。

3 病因病理病機

平時創傷多由於撞擊、跌碰、擠壓、切割等引起,有挫傷、裂傷、切傷。戰時多由於彈片、槍彈傷所致。其他有爆震傷、燒傷、化學傷及原子傷等。

鼻咽喉互相貫通,且與顱腦、眼、口腔頸椎等鄰近,創傷時多爲合併傷。平時合併傷爲35%,戰時合併傷高達62.5%,以頜面部及眼部合併傷爲多見。

4 臨牀表現

(一)創傷多爲合併傷。無論閉合性或開放性損傷,骨組織發生骨折或碎骨片。

(二)早期症狀常爲直接影響,如出血、呼吸、吞嚥及發聲困難、聽力平衡障礙以及合併傷等症狀

(三)中期症狀主要爲繼發感染或併發症的結果,如繼發性出血局部感染、肺部及顱內感染等。

(四)晚期症狀多爲外傷後遺症,如瘢痕狹窄,致發生呼吸及吞嚥功能障礙或神經功能障礙,並影響面容。

(五)開放性損傷,特別是彈片傷,常有異物存留。

5 檢查

詳細詢問病史,全面查體,進行X線、CT等輔助檢查,必要時可行穿刺明確診斷。

6 治療

耳鼻咽喉創傷處理原則一般同外科。根據耳鼻咽喉創特點及傷員具體情況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防治窒息

(二)出血和抗休克鼻腔出血可用凡士林紗條填壓。其他傷口可行包紮或向傷道內填壓,或縫合和結紮血管止血。頸部傷口不能用環形包紮,因爲有可能壓迫靜脈迴流,加重局部水腫,引起呼吸困難,或直接壓迫氣管發生呼吸困難,導致不良後果。如損傷在一側,可於健側用夾板或把健側上肢上舉貼於頭部作爲支架行單側加壓包紮。疑有頸部大血管損傷者應立即結紮或行血管縫合修補,以防發生意外。出血較多者應予輸血輸液、防治休克

(三)解決吞嚥困難吞嚥困難者可進行鼻飼飲食或輸液

(四)清創和抗感染

(五)異物處理:耳鼻咽喉異物原則上均應摘除。但由於異物存留的部位、大小、摘除難易、對功能的影響及後果等,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

1.異物明顯容易摘除者,在清創時予以摘除。

2.異物靠近或損傷血管或重要神經出血不止者,應認真做好異物定位,結紮損傷血管,取出異物。

3.異物造成功能障礙或處於骨折線上,影響骨折癒合或發生感染者應取出。

4.小金屬異物嵌頓於深處,不影響功能,無明顯症狀,又無感染者可不取出。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