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疿瘡

皮膚和軟組織化膿性感染 中醫學 外科感染 中醫外科學 瘡瘍 中醫病名 普通外科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cuó fèi chuāng

2 概述

痤疿瘡爲病名,又稱坐板瘡(furunculosis of buttock[1])、風疳。指生於臀部的癤病[2][2][3]。相當於臀部多發性毛囊炎[3]

外科正宗》卷四:“密如撒粟,尖如芒刺,癢痛非常,渾身草刺。”多因脾經溼熱溼毒鬱結而成;或因久坐溼地,或坐烈日石上釀成溼熱亦能致之。

3 痤疿瘡病因病機

痤疿瘡多因暑天坐日曬几凳,或久坐陰溼之地,以致暑溼熱毒,凝滯肌膚而成[3]

4 痤疿瘡症狀

初起臀部皮損如粟米或豆粒大丘疹,色紅髮癢,進而焮赤腫痛如火燎,搔破流水,蔓延不止[3]

5 痤疿瘡的治療

痤疿瘡治宜疏風清熱涼血[3]。可內服消風散,外用苦蔘湯洗之,成瘡者擦鵝黃散或赤蛤散。

內服消風散涼血之藥或服五味消毒飲加味[3]

外用蕪花、川椒黃柏煎湯燻洗或用苦蔘湯坐浴[3]

外敷青蛤散三石散[3]

6 參考資料

  1. ^ [1]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 [2]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887.
  3. ^ [3]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治療痤疿瘡的穴位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