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榆白皮

關聯數據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榆白皮

出處《藥性論》·《本經》原作榆皮拼音名YúBáiPí來源爲榆科植物榆樹的樹皮或根皮的韌皮部。春季或8~9月間割下老枝條,立即剝取內皮曬乾。原形態榆樹(陶弘景),又名:粉(《詩經》),白榆(《毛詩傳》),白枌(《爾雅》),零榆(《本經》),枌榆(《爾雅》郭璞注),榆錢樹(《救荒本草》),鑽天榆,錢榆、家榆。落葉喬木,高達90米。樹皮暗灰褐色,粗糙,有縱溝裂;小枝柔軟,有毛,談灰黃色。單葉互生;倒卵形、橢圓狀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8釐米,寬2~2.5釐米。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通常單鋸齒,上面暗綠色,無毛,下面幼時有短柔毛,老時僅脈腋有白色茸毛;葉柄長2~8毫米,有毛;托葉披針形,長1釐米,有毛。花先葉開放,簇生,有短梗;花萼4~5裂;雄蕊4~5,花葯紫色;子房扁平,花柱2。翅果倒卵形或近圓形,光滑,先端有缺口。種子位於中央,與缺口相接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