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功散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別名

五味異功散(《保嬰撮要》卷十五)。

處方

人蔘(切,去頂)茯苓(去皮)白朮 陳皮(銼)甘草各等分

製法

上爲細末。

功能主治

健脾理氣。治脾胃虛弱,中焦氣滯,飲食減少,大便溏薄,胸脘痞悶不舒,或嘔吐泄瀉。現用於小兒消化不良屬脾虛氣滯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薑5片、大棗2個,同煎至100毫升,空腹時溫服。

摘錄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楊氏家藏方》卷二十

組成

浮小麥不以多少(揀淨,炒令焦,薄紙襯於地上放冷)。

主治

盜汗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用煮軟豬嘴薄切數片,臨睡捏藥喫;不食葷者,用白湯點服。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種痘新書》卷三

組成

白朮1兩,茯苓8錢,黃耆1兩,當歸(土炒)8錢,陳皮4錢,半夏4錢,木香4錢,丁香3錢,豆蔻6錢(去油),訶子(煨,去核)5錢,肉桂(去皮)5錢,人蔘1兩。

主治

痘瘡虛寒泄瀉,灰白不起,咬牙寒顫。

用法用量

口服。

製備方法

上爲末服。

《保嬰撮要》卷七引湯氏方

組成

澤瀉3錢,豬苓(去皮)3錢,陳皮2錢半,白朮5錢,茯苓5錢,人蔘5錢,辰砂1錢。

功效

止渴,消暑,生津,補脾胃。

主治

小兒脾胃虛寒,瀉痢兼嘔,或腹中作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燈心、竹葉湯化下。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芡實大。

《聖濟總錄》卷六十八

組成

人蔘1兩。

主治

吐血。

用法用量

五更雞鳴時,打雞子清調和稀糊,匙抄服;若服1兩人蔘盡甚好,不盡,半兩亦可。服訖卻臥。

製備方法

上爲極細末。

《續本事》卷三

組成

牡丹3錢,芍藥3錢,白芷3錢,乾薑3錢,當歸半兩,陳皮(去白)半兩,官桂半兩,玄胡索半兩,烏藥半兩,川芎半兩,苦梗半兩。

主治

婦人血冷氣痛,心胸煩悶,不思飲食,四肢無力,頭目昏疼,寒熱往來,狀似勞倦。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加生薑3片,酒、水各半盞,煎至7分,溫服;初生產時,每日3次,7日後漸減次數,至10日。

製備方法

上爲末。

附註

服後些少腹痛,不妨事。

《聖濟總錄》卷十八

組成

天麻(酒漬,焙)1兩,赤箭1兩,松黃1兩,鬼臼1兩,安息香(研)1兩,羌活(去蘆頭)1兩,款冬花1兩,楓香脂(研)1兩,天蓼花1兩,側枯葉1兩,蒼耳1兩,苦蔘1兩半,何首烏(炮,去黑皮)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防風(去叉)半兩,蔓荊實(去浮皮)半兩,藁本(去苗土)半兩,牛膝(切,焙)半兩,地骨皮(去土)半兩,甘草(炙,銼)半兩,乳香(研)半兩,天門冬(去心,焙)半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丹砂(研)半兩,萆薢半兩,木香半兩,虎骨(酒炙)半兩,當歸(切,焙)半兩,天南星(炮)半兩,幹蠍(炒)半兩,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麻黃(去根節)半兩,雄黃(研)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芎半兩,白殭蠶(直者,炒)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雞舌香(研)半兩。

主治

大風疾塗藥後。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半匕,臘茶或米飲調下,每日3次。

製備方法

上爲散,入雲母粉6兩研,和勻。

《片玉痘疹》卷三

組成

人蔘、白朮、白茯苓、甘草(炙)、陳皮、山藥、蓮肉、木香、青皮、訶子(麪包,火煨,取肉)、澤瀉、升麻、車前子(炒)。

主治

小兒元氣下陷,痘疹光壯而色灰白,裏虛作瀉無後重者。

用法用量

大棗、蓮肉、糯米爲引,水煎,空心服。

加減

泄而作渴,加麥冬、幹葛、花粉、烏梅;寒甚而泄不止,加乾薑(炒)、丁香。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別名

正氣散

組成

人蔘、白朮、茯苓、甘草(炙)、白扁豆、薯蕷各等分。

功效

溫中和氣。

主治

小兒吐瀉思食,及小兒虛冷病。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用水6分,加生薑2片,紅棗1枚,煎至4分服,不拘時候。

加減

虛冷泄瀉,加附子;風證,加天麻;痢,加罌粟殼。

製備方法

上爲末。

《揣摩有得集》

組成

潞參1錢,白朮1錢(炒),雲苓1錢,陳皮5分,制草5分,蔻米5分(研)。

主治

小兒脾胃虛寒,吐瀉不食。

用法用量

生薑、大棗爲引,水煎服。

《幼幼新書》卷三十四引《張氏家傳》

組成

盆消1兩,甘草(炙)6錢,訶子肉半兩,白殭蠶半兩,貫衆半兩,馬勃半兩,蛇蛻(點油醋,慢火炒黃)半兩,硼砂1兩,玄精石1兩。

主治

纏喉風,痄腮,喉閉,及咽喉一切患。

用法用量

每服1字,以蘆管吹喉內;纏喉風,每服半錢,以磨刀水調下;尋常置舌根下。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

《保命歌括》卷十一

組成

人蔘、白朮、白茯苓、陳皮、蒼朮、香附、撫芎、神曲各等分,炙草減半。

功效

補脾胃。

主治

諸鬱。

用法用量

每服2錢。

製備方法

上爲末。

《症因脈治》卷四

組成

白朮、人蔘、陳皮、白茯苓、炙甘草、木香、訶子、肉果。

主治

脾元不足,有痢無積,久不愈者。

《廣嗣紀要》卷十一

組成

人蔘、白朮、白茯、炙甘草、陳皮、當歸、黃芩、柴胡各等分。

功效

補脾和胎。

主治

妊娠瘧久。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米飲調下,每日3次。

製備方法

上爲末。

《醫方類聚》卷一八四引《吳氏集驗方》

組成

黃柏皮3錢(以蜜塗,火炙5次),白礬1錢(飛過),鷹爪黃連1錢半,腦子半錢,麝香1字,荊芥穗半錢,甘草半錢(蜜炙3次)。

主治

痔漏下疳,連(月刄)瘡,面上伽摩羅瘡,腦疽,惡毒膿血不止,腥臭,生蟲瘡。

用法用量

先以荊芥、黃連、黃柏皮、白礬、百藥煎、川椒木、蔥各少許,以水10碗,煎至7碗,用盆盛之,蓋盆面小竅,就瘡口燻之,水溫洗瘡淨,以淨軟絹片拭乾,以前藥幹撒於瘡口。

製備方法

上爲末。

《幼幼新書》卷二十七引《劉氏家傳》

組成

藿香、白朮(炒)、人蔘、白茯苓、陳皮、木香、肉豆蔻(面裹,煨)、甘草各等分。

主治

胃氣不和,臟腑泄瀉,不思乳食;或(口冗??)奶嘔逆。

用法用量

每服小半錢,以紫蘇飯飲調下。

製備方法

上爲末。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