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根 2016年05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穴位基礎信息表]乳根|Rugen|Juken|Breast Base|ST18|18|E18|E18|M18|S18|St18

乳根爲經穴名(Rǔgēn ST18)[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3.。出《鍼灸甲乙經》。屬足陽明胃經[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3.。乳指乳頭,根即根部,穴在乳房根部,故名乳根[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3.。主治乳癰,乳汁分泌不足,乳癖,乳痛,乳腺炎,胸痛,咳嗽,呃逆,膺腫,咳逆,哮喘,嘔吐,食噎,霍亂轉筋,難產,胎衣不下,肋間神經痛,氣喘,少乳,胸悶,慢性支氣管炎,胸膜炎,臂叢神經痛等。

別名

薜息(《備急千金要方》),氣眼[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胸薛[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出處

《鍼灸甲乙經》:乳根,在乳下一寸六分陷者中。

穴名解

乳指乳頭,根即根部,穴在乳房根部,故名乳根[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3.

乳,指乳房。根,指根底。穴當乳房下緣,以其所居位置而命名。[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所屬部位

[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8.

乳根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乳根在胸部,當乳頭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2.

乳根位子胸部,第五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仰臥取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3.

乳根位於胸部,在第五肋間隙中,距胸正中線4寸處[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73.

乳根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乳根穴在足陽明胃經中的位置

乳根穴的位置

乳根穴的位置

乳根穴的位置

乳根穴的位置(足陽明胃經)

乳根穴的位置

乳根穴的位置(肌肉)

乳根穴的位置

乳根穴的位置(骨骼、內臟)

取法

仰臥位,乳頭直下,在第五肋間隙中取穴。

乳根位子胸部,第五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仰臥取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3.

仰臥位,男性在乳頭下1肋,即乳中線與第5肋間隙的相交處取穴;女性在乳房根部弧線中點處取穴[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4.

穴位解剖

乳根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胸大肌、腹外斜肌、第五肋間結構。有肋間動、靜脈分支及第五肋間神經分支。皮膚由第四、五、六肋間神經前皮支分佈。針經皮下組織, 至胸大肌及腹外斜肌, 前肌由胸前神經支配,後肌由肋間神經支配。第五肋間結構包括肋間內、外肌及其間的肋間動、靜脈和肋間神經。其深面,除胸內筋膜、胸膜和肺外,左側穴位內側有心包及其內的心臟,右側則有膈、肝的上緣。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胸大肌[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3.

皮膚→皮下組織→胸大肌→肋間外肌→肋間內肌。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肋間神經前皮支和胸腹壁靜脈分佈;深層有胸前神經和肋間神經、動脈分佈[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2.

布有第五肋間神經分支及肋間動、靜脈分支[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73.

乳根穴的功效與作用

乳根有通乳化瘀, 宣肺利氣的作用。

乳根有降逆定喘、消癰催乳的作用[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3.

乳根穴位於胸部足陽明經上,陽明經乃多氣多血之經,本穴位於乳房根部,有理氣活血、通經下乳之功,可治療乳房病,是治療乳房疾患及心前區疼痛的主穴[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4.

因乳根穴內對應於肺臟,又可治療胸肺病[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4.

主治病症

乳根穴主治乳癰,乳汁分泌不足,乳癖,乳痛,乳腺炎,胸痛,咳嗽,呃逆,膺腫,咳逆,哮喘,嘔吐,食噎,霍亂轉筋,難產,胎衣不下,肋間神經痛,氣喘,少乳,胸悶,慢性支氣管炎,胸膜炎,臂叢神經痛等。

乳根穴主治乳癰、乳汁少、胸痛、咳嗽、呃逆[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2.

乳根主治胸肺、乳房等疾患:如胸痛、膺腫、咳逆、哮喘、乳癰、乳痛、乳少、嘔吐、呃逆、食噎、霍亂轉筋、難產、胎衣不下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3.

現代又多用乳根治療乳腺炎、乳汁分泌不足、肋間神經痛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3.

乳根主治咳嗽,氣喘,胸痛,少乳,乳癰;以及肋間神經痛,乳腺炎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73.

乳根穴主治咳嗽,氣喘,胸悶,胸痛;乳汁少,乳癰,乳癖[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4.

主治乳癰、乳少等症,均用灸法[參考資料] 柴鐵劬.鍼灸穴名解[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婦產科系統疾病:乳汁不足,乳腺炎;

呼吸系統疾病: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胸膜炎,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肋間神經痛,臂叢神經痛。

刺灸法

刺法

沿肋間隙向外斜刺0.5~0.8寸,直刺0.4寸[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2.

一般斜刺0.3~0.5寸[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3.[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73.,不宜深刺[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73.

向外斜刺或向上斜刺0.5~0.8寸,局部酸脹,可擴散至乳房。

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脹感,可擴散至乳房[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4.

注意:不宜深刺[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73.,以免導致氣胸[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4.

灸法

可灸[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3.[參考資料] 孫國傑主編. 鍼灸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52.

艾條灸5~10分鐘[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073.

艾炷灸5~7壯,艾條灸10~20分鐘。

注意:禁直接灸[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4.

配伍

乳根配少澤、足三裏,治產後乳汁不足[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4.

乳根配少澤、足三裏、血海,有補益氣血,化生乳汁的作用,主治產後乳汁不足。

乳根配膻中、少澤,治乳房腫痛[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4.

乳根配膻中、內關,治心前區疼痛[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4.

乳根配乳中、俞府,有降氣化痰,寬胸利氣的作用,主治咳嗽痰哮。

研究進展

治療乳腺增生

根據報道,選乳根配合屋翳、天宗、肩井等穴,呈25°向外斜刺1.5寸,留針30 min,每日1次,10次爲一療程,總有效率爲97.32%[參考資料] 王民集,朱江,楊永清主編. 中國鍼灸全書[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74.

實驗研究發現,刺乳根穴可以條件反射性地引起唾液分泌[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3.

治療早期房顫

實驗研究發現,針刺乳根穴,可使風溼性心臟病患者的房性早搏短期內相對減少,對早期房顫有一定的復律作用[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443.

文獻摘要

《鍼灸甲乙經》:胸乳下滿痛,膺腫,乳根主之。乳癰,悽索寒熱,痛不可按,乳根主之。

《鍼灸大成》:主胸下滿悶,胸痛膈氣,不下食,噎病,臂腫痛,乳痛,乳癰,悽慘寒痛,不可按仰,咳逆,霍亂轉筋,四厥。

《醫宗金鑑》:主治胸前腫,乳癰,小兒龜胸等證。

《席弘賦》:但向乳根二肋間,又治婦人生產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