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黴胺 2014年11月13日修訂版

BY wangyuan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青黴胺說明書

藥品名稱

青黴胺

英文名稱

Penicillamine ,Beracilline,PCA

別名

D-鹽酸青黴胺;二甲基半胱氨酸;D-青黴胺;二甲半胱氨酸

分類

神經系統藥物 > 抗豆狀核變性藥

劑型

片劑:0.1g,0.125g,0.15g,0.25g。

青黴胺的藥理作用

青黴胺爲青黴素的降解產物,是含有巰基的氨基酸,是銅、汞、鋅和鋁的有效絡合劑,並能促使這些金屬從腎臟排泄。用於肝豆狀核變性病,用藥後可使尿銅排泄增加5~20倍,而改善症狀,作用比二巰丙醇強;對汞中毒也有解毒作用,但不及依地酸鈣鈉和二巰丙磺酸鈉,以用N-乙酰-DL青酶胺爲好。此外,可用於治療某些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等。青黴胺是一種含巰基的氨基酸,能斷裂二硫鍵,分解巨球蛋白和類風溼因子,使免疫複合物去聚合,且抑制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從而減少免疫複合物在補體參與下造成的肝細胞損害。此外,還能抑制脯氨酸酶的羥化作用,抑制肝內前膠原纖維轉變爲膠原纖維,有防止肝臟纖維化的作用。青黴胺尚有明顯的排銅作用。

青黴胺的藥代動力學

青黴胺口服吸收良好,1h達血藥濃度峯值;分佈至全身各部,以血漿和皮膚中最高,可通過胎盤;與蛋白結合後可進入關節滑膜液,其濃度爲血漿濃度的50%~80%;少量可儲存於組織中,在不同的組織和器官中存留的時間不同,在富含膠原和彈性蛋白的組織中存留較久t1/2爲90h,停藥後3個月血漿中還可測出青黴胺;經肝臟代謝,由腎臟排泄,24h排出80%。

青黴胺的適應證

用於肝豆狀核變性,作用比二巰基丙醇強;對鉛、汞中毒亦有解毒作用,但不及依地酸鈣鈉及二巰丙磺鈉;還用於某些免疫性疾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用於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動性肝炎。

青黴胺的禁忌證

1.對青黴胺過敏者、哺乳者、腎功能不全者禁用。

2.對青黴素類過敏者、粒細胞缺乏症者、再生障礙性貧血者、肌無力、紅斑狼瘡者禁用。

注意事項

1.嚴重皮膚、肝臟、血液病者。

2.用藥前應做皮試。

青黴胺的不良反應

1.青黴胺爲青黴素的衍生物,與青黴素有交叉過敏反應,可先用小劑量脫敏。

2.不良反應輕微,可長期服用,偶有皮疹、味覺障礙、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蛋白尿等。偶見骨髓抑制和腎損害。偶可引起頭痛、咽痛、乏力、噁心、腹痛、腹瀉等反應。

3.長期服用,可引起視神經炎(由於抗吡哆醛所致,可用維生素B6治療)。

4.對腎臟有刺激作用,可出現蛋白尿及腎病綜合徵。

青黴胺的用法用量

1.開始每天250mg,分2次服用,以後每隔數日增加250mg,直至每天2g,分3次服用,1個月後減至每天1g長期服用,症狀改善後可間歇給藥。

2.鉛、汞中毒:用量爲每天1g,分4次服,5~7天爲1個療程。停藥2天開始下1個療程。一般可用1~3個療程。

3.免疫性疾病:成人用量爲每天1.5~1.8g,分3~4次服用,可用6個月以上。以上均宜空腹服用。口服: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動性肝炎,每天3次,每次0.1~0.3g,6個月爲1個療程;肝豆狀核變性,成人每天3次,每天總量20~25mg/kg,症狀緩解後改爲間歇服藥,但需終身服用,劑量大小以每天尿銅排出量達0.2mg爲準。兒童每天3次,每天總量20mg/kg。

藥物相互作用

青黴胺可加重抗瘧藥、金製劑、免疫抑制劑、保泰松對造血系統和腎臟的不良反應;與鐵劑合用,可使青黴胺吸收減少2/3,故宜在服鐵劑前2h口服,以免降低青黴胺療效;青黴胺是維生素B6拮抗劑,應用青黴胺時應提前給予維生素B6每天30~60mg,防止青黴胺的肝毒性反應;與地高辛同用,會明顯降低後者的血漿濃度;與含氫氧化化鋁或氫氧化化化鎂的複方抗酸藥合用,青黴胺的吸收減少,如果必須合用,最好將兩藥間隔2h;與吡唑類藥合用,可使後者的血液系統不良反應增加;與胃腸消化藥物合用,能降低青黴胺的吸收,應間隔2h服藥;絳礬與青黴胺發生螯合反應,使青黴胺胃腸道吸收減少;與食物同服,可使青黴胺吸收減少50%。

專家點評

目前仍是治療各型肝豆狀核變性(Wilson)病的首選藥物。無症狀患者亦可長期服用維持量。該藥由於對組織驅銅作用遲緩,故不適用於腹型肝豆狀核變性等急性型或重症,晚期患者。臨牀應用青黴胺治療肝纖維化,但療效不肯定,不良反應多。該藥能抑制該酶的活性,使新分泌出來的膠原不能相互交聯,它對肝豆狀核變性有較好的療效,但對其他原因所致肝纖維化無明顯療效,且長期應用副作用較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