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质地
土壤颗粒根据粒径大小分为砂粒、粉粒和粘粒三级,根据各级的含量比例而对土壤所作的划分称为土壤质地。根据百分含量算出土壤中砂粒、粉粒和粘粒的比例,用三角图划分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是土壤的一种基本性质,它不仅与土壤养分的保持和供给,而且还与水及空气的供给、耕作的难易、植物生长等有密切关系。
-
最小养分律
最小养分律lawofminimum,minimumlaw指植物的产量由含量最少的养分所支配的定律(李比西J.vonLiebig,1843)。以后,Wollny曾修改了李比西(Liebig)的这一学说,认为“植物的产量应受到生长所必需的各种因子中其供给比例最少*rem为拉得当量,是吸收剂量的单位。
-
气孔指数
同种植物叶子单泣面积上气孔数与表皮细胞数(包括气孔在内)的比例是恒定的,这种比例关系称“气孔指数”,用公式表示为:同种植物叶子的气孔指数是相当恒定的,不同种植物叶子的气孔指数差异较大,因此,气孔指数常可用于区别不同种植物叶子,特别是对鉴别亲缘关系相近的同属植物的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散发型克-雅病
定义:大多数克-雅病病例呈散发型,无地理上的聚集性,在病人之间无明显传播现象,由于至今没有发现明确的发病原因,故称为散发型克-雅病(sporadicCreutzfeldt-Jakobdisease)。此类疾病的发病年龄在14岁~2人/每百万人/每年,男女病人的比例与整个人口的性别比例一致,与社会经济状况无关。
-
急性 STEMI 患者住院期间应用超声心动图(UCG)评价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比例
定义:急性STEMI患者住院期间应用超声心动图(UCG)评价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比例是指单位时间内,住院期间通过UCG评价LVEF的急性STEMI患者数,占同期急性STEMI患者总数的比例。
-
发病 24 小时内急性 STEMI 患者到院 90 分钟内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
定义:发病24小时内急性STEMI患者到院90分钟内进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比例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病24小时内急性STEMI患者中,从到院至进行直接PCI治疗导丝通过靶血管(DoortoDevice,DTD)的时间小于等于90分钟的患者数,占同期发病24小时内急性STEMI患者总数的比例。
-
发病 24 小时内急性 STEMI 患者到院 30 分钟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比例
定义:发病24小时内急性STEMI患者到院30分钟内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比例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病24小时内急性STEMI患者中,从到院至给予静脉溶栓药物(DoortoNeedle,DTN)时间小于等于30分钟的患者数,占同期发病24小时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总数的比例。
-
原级参考测量程序
原级参考测量程序(primaryreferencemeasurementprocedure)又称原级参考程序(primaryreferenceprocedure),是用于获得与同类量测量标准没有关系的测量结果所用的参考测量程序。物质的量咨询委员会——化学计量cccoM)对于这个概念使用术语“原级测量方法”。[JJF1001-2011,4.6注5]
-
原级参考程序
原级参考测量程序(primaryreferencemeasurementprocedure)又称原级参考程序(primaryreferenceprocedure),是用于获得与同类量测量标准没有关系的测量结果所用的参考测量程序。物质的量咨询委员会——化学计量cccoM)对于这个概念使用术语“原级测量方法”。[JJF1001-2011,4.6注5]
-
数量估计法
数量估计法是制作比例量表的一种方法。数量估计法的步骤是:先由主试者呈现一个标准刺激,被试者以此为标准,把其他不同程度的比较刺激与这个标准刺激的主观值进行比较,用数字表示,并计算出其几何平均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制成感觉比例量表。
-
ICU患者收治率
定义:ICU患者收治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多次转入ICU,记为“多人次”。计算公式:意义:ICU患者收治率反映全部住院患者ICU患者的比例及收治情况。
-
ICU患者收治床日率
定义:ICU患者收治床日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床日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床日数的比例。同一患者同一次住院多次转入ICU,记为“多人次”。计算公式:意义:ICU患者收治床日率可以反映全部住院患者ICU患者的比例及收治情况。
-
术中自体血输注率
定义:术中自体血输注率是指在麻醉中,接受400ml及以上自体血(包括自体全血及自体血红细胞)输注患者数占同期接受400ml及以上输血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自体血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异体输血带来的风险,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
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优良率
定义:免疫组化染色优良切片是指达到行业优良标准要求的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免疫组化染色优良切片优良率,是指免疫组化染色优良切片数占同期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免疫组化染色切片优良率是反映病理科免疫组化染色、制片质量的重要指标。
-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及时率
定义: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及时率是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报告的标本数占同期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标本总数的比例。若前一例标本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报告未完成,新标本术中快速病理诊断报告在收到标本后45分钟内完成。计算公式:意义: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及时率是反映病理科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及时率的重要指标。
-
各项分子病理检测室内质控合格率
定义:分子病理检测室内质控合格是指检测流程及结果达到行业标准要求。各项分子病理检测室内质控合格率,是指各项分子病理检测室内质控合格病例数占同期同种类型分子病理检测病例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各项分子病理检测室内质控合格率是反映病理科分子病理诊断质量的重要指标。
-
免疫组化染色室间质评合格率
定义:免疫组化染色室间质评合格,是指参加省级以上病理质控中心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室间质评,并达到合格标准。免疫组化染色室间质评合格率,是指免疫组化染色室间质评合格次数占同期免疫组化染色室间质评总次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免疫组化染色室间质评合格率是反映病理科免疫组化染色质量的重要指标。
-
各项分子病理室间质评合格率
定义:分子病理室间质评合格,是指参加省级以上病理质控中心组织的分子病理室间质评,并达到合格标准。各项分子病理室间质评合格率,是指各项分子病理室间质评合格次数占同期同种分子病理室间质评总次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各项分子病理室间质评合格率是反映病理科分子病理诊断质量的重要指标。
-
细胞学病理诊断质控符合率
定义:细胞学病理诊断质控符合率是指细胞学原病理诊断与抽查质控诊断符合的标本数占同期抽查质控标本总数的比例。抽查标本数应占总阴性标本数至少5%。计算公式:意义:细胞学病理诊断质控符合率是反映病理科细胞学病理诊断质量的重要指标。
-
三秽
三秽为藏医学名词,指人体的三种排泄物,即汗液、尿液和粪便,藏医认为这三种排泄物(秽)有固定的量,三者之间保持固定的比例,其失调可使人致病。
-
连续x线能谱
连续x线能谱(continuousx-rayspectrum)随管电压升高而变化。管电压升高时,最短波长向短波一侧移动;管电压升高时,最强波长向短波一侧移动;管电压升高时,产生的x线总能量将以管电压二次方比例增大。阳极靶物质的原子序数大时,x线总能量增大;x线总能量将随管电流的增大而提高。
-
胸水蛋白质
胸水蛋白质是指胸水中的白蛋白、黏蛋白、铁蛋白等。借助胸水蛋白质指标可分辨胸水的性质:渗出液中的蛋白含量30g/L,胸水/血清比例0.5,黏蛋白反应阳性;漏出液的蛋白质含量30g/L,胸水/血清比值0.5,黏蛋白反应阴性。
-
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
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的定义:肿瘤局部病灶有效控制是指肿瘤消融治疗后1个月内,增强影像学检查证实肿瘤完全消融。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计算公式: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的意义: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有效控制率能反映肿瘤消融治疗后局部病灶的控制情况。
-
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死亡率
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死亡率的定义: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死亡率是指肿瘤消融治疗后30天内死亡(包括因不可逆疾病而自动出院的患者)患者数占同期肿瘤消融治疗患者总数的比例。患者死亡原因包括患者本身病情严重、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
-
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术后死亡率
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术后死亡率的定义: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术后死亡是指实施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治疗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内)死亡,包括因不可逆疾病而自动出院的患者。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术后死亡率是指术后患者死亡人数占同期肿瘤深部热疗或全身热疗治疗患者总数的比例。
-
植入物相关记录符合率
定义:植入物相关记录符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植入物相关记录符合的住院患者病历数占同期使用植入物的住院患者病历总数的比例。
-
临床用血相关记录符合率
定义:临床用血相关记录符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临床用血相关记录符合的住院患者病历数占同期存在临床用血的住院患者病历总数的比例。
-
出院患者病历2日归档率
定义:出院患者病历2日归档率是指单位时间内,2个工作日内完成归档的出院患者病历数占同期出院患者病历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出院患者病历2日归档率=2个工作日内完成归档的出院患者病历数/同期出院患者病历总数×100%
-
出院患者病历归档完整率
定义:出院患者病历归档完整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归档病历内容完整的出院患者病历数占同期出院患者病历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出院患者病历归档完整率=归档病历内容完整的出院患者病历数/同期出院患者病历总数×100%说明:病历内容完整是指归档病历内容符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要求。
-
心力衰竭患者出院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
定义:心力衰竭患者出院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出院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心力衰竭患者出院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出院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医院救治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性。
-
心力衰竭患者出院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使用率
定义:心力衰竭患者出院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出院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心力衰竭患者出院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使用率=出院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医院救治心力衰竭患者的规范性。
-
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使用率
定义: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住院期间给予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CRT使用率=住院期间给予CRT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医院救治心力衰竭患者的情况。
-
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率
定义: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住院期间死亡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占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死亡率=住院期间死亡的心力衰竭患者数/同期心力衰竭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心力衰竭患者救治效果。
-
二尖瓣手术术中经食道超声使用率
定义:二尖瓣手术术中经食道超声使用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二尖瓣手术术中使用经食道超声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二尖瓣手术术中经食道超声使用率=二尖瓣手术术中使用经食道超声的患者数/同期行二尖瓣手术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过程规范性。
-
主动脉瓣手术住院死亡率
定义:主动脉瓣手术住院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主动脉瓣手术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主动脉瓣手术住院死亡率=行主动脉瓣手术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数/同期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主动脉瓣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发生率
定义:主动脉瓣手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主动脉瓣手术后连续机械通气时间大于等于24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说明:拔管后再次机械通气时间不计算在内。
-
主动脉瓣手术后脑卒中发生率
定义:主动脉瓣手术后脑卒中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主动脉瓣手术后发生脑卒中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主动脉瓣手术后脑卒中发生率=行主动脉瓣手术后发生脑卒中的患者数/同期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主动脉瓣手术非计划二次手术率
定义:主动脉瓣手术非计划二次手术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主动脉瓣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患者数,占同期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主动脉瓣手术非计划二次手术率=行主动脉瓣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患者数/同期行主动脉瓣手术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先心病介入治疗心脏压塞发生率
定义:先心病介入治疗心脏压塞发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先心病介入治疗发生心脏压塞的患者数,占同期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先心病介入治疗心脏压塞发生率=行先心病介入治疗发生心脏压塞的患者数/同期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先心病介入治疗非计划二次手术率
定义:先心病介入治疗非计划二次手术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先心病介入治疗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患者数,占同期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先心病介入治疗非计划二次手术率=行先心病介入治疗后非计划二次手术的患者数/同期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先心病介入治疗住院死亡率
定义:先心病介入治疗住院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先心病介入治疗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数,占同期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先心病介入治疗住院死亡率=行先心病介入治疗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数/同期行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
定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的例数,占同期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总例数的比例。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或单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后病变残余狭窄50。且冠状动脉血流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3级。
-
导管消融治疗住院死亡率
定义:导管消融治疗住院死亡率导管消融治疗住院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行导管消融治疗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数,占同期行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导管消融治疗住院死亡率=行导管消融治疗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数/同期行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总数×100%意义:评价手术诊疗质量情况。
-
DRF
DRF为表示辐射防护物质有效性指标之一的剂量减低系数(dose-reductionfactor,法facteurdered-uctiondedose)的简称。防护物质的效果是随给予量、防护对象和射线的LET等改变。
-
体疗
体疗古代医学分科之一,相当于现在的内科。早在唐代,太医署已将医科进一步划分为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角法等五个专科,且学生比例和修业年限也有一定差别。体疗修业年限最长,为七年。学生数量最多,占太医署医学生总数的1/2。宋以后,改称大方脉,此种称谓一直沿袭至清末。
-
空间感知综合障碍
空间感知综合障碍,即对事物的大小、比例和空间结构产生感知综合障碍。表现视物变形,视物显小,视物错位,非真实感等。
-
七基质
七基质为藏医学名词。指人体中的七种基本物质,即血、唾液、骨、髓、脂肪、肉、精。这些物质在体内都保持一定的量和比例,互相协调和平衡,任何失衡都将引起人体发生疾病。
-
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
定义:麻醉开始是指麻醉医师开始给予患者麻醉药物。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是指麻醉开始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取消的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可以体现麻醉计划性和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
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
定义: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是指入PACU超过3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意义: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指标可以体现手术和麻醉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
ICU气管插管拔管后48h内再插管率
定义:ICU气管插管拔管后48h内再插管率是指气管插管计划拔管后48h内再插管例数占同期ICU患者气管插管拔管总例数的比例。不包括非计划气管插管拔管后再插管。计算公式:意义:ICU气管插管拔管后48h内再插管率可以反映对ICU患者脱机拔管指征的把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