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臂
臂为人体部位名。指肘以下腕以上的部分。为手三阴、手三阳经脉所过。《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
-
下膊
下膊即前臂。指肘以下,腕以上的部分。《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下肘内,循臂内后廉。”2.臂即上肢由肩至腕部分。即上臂和前臂的合称。《类经图翼》:“肘之上下皆名臂。”
-
脱血
脱血病证名。血液脱失之证。《素问·平人气象论》:“臂多青脉,曰脱血。”《类经·色脉类》:“血脱则气去,气去则寒凝,凝泣则青黑,故臂见青色,言臂则他可知矣。”“凡脉盛者邪必盛,邪盛者卧必不安。今脉盛而卧安,知非气分阳邪,而为阴虚脱血也。”
-
染色体倒位
染色体倒位(inversion)是由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发生了两次断裂,产生的断片颠倒1800后重新连接造成的。一个倒位杂合体如果着丝粒在倒位环的外面,则在减数分裂后期会出现“断片和桥”的现象,即一条染色单体的两端都有一个着丝粒,成为跨越两端的“桥”,同时伴随一个没有着丝粒的断片。
-
臂热
臂热证名。指病人自觉手臂发热。多因风热外侵或血虚内热所致。《灵枢·论疾诊尺》:“臂中独热者,腰腹热。”《杂病源流犀烛·肩臑肘臂腕手病源流》:“臂忽发热极痛,为风热也,宜桑枝浓煎汤,多服。臂发热痛,从里彻外,为血衰也,宜秦艽地黄汤。”
-
痔科体育疗法
痔科体育疗法指加强肛门的功能锻炼,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防治痔科疾病的一种体育疗法,分站式和卧式两种。站式:(1)两腿交叉站立,先收臀,夹腿,提肛,然后全身放松。卧式:(1)仰卧床上,两脚交叉,先全身各部尽量放松,接着臂部及大腿用力夹紧,同时肛门如忍粪状缓缓用力上提。
-
捧心生
捧心生旧病名。亦名儿捧母心。见清·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相当于臂位分娩,儿两臂上举。属难产的一种。古人观察到儿臂上举,误以为儿捧母心以致难产,故名。
-
形神庄气功
形神庄气功为气功功法。是一套十节动功,由庞鹤明所倡。此功式子单纯,难度不大,着重运动韧带小关节和平时不运动的关节;神与形合,以形引气,形松意充。具有舒筋强身,增智益神的作用。其功法:1.鹤首龙头气冲天;3.立掌分指畅经脉;5.俯身拱腰松督脉;7.平足开胯分前后;9.弹腿跷足旋太极;10.回气归一转混元。
-
白蝶兰属
中文名白蝶兰属拼音名baidielanshu拉丁名Pecteilis中国植物志17:395描述PecteilisRaf.白蝶兰属,兰科,4种,分布于亚洲热带至亚热带地区,我国有白蝶兰P.susannae(L.叶数枚,从基部向上渐尖,并逐渐过渡为苞片;总状花序具数朵花;花粉块2,由小块粘合而成,有长的花粉块柄和粘盘,粘盘藏在蕊喙臂顶端之下。
-
鸟戏
鸟戏为导引法。模仿鸟类动作的一种体操活动。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西汉初年(公元前168年前)帛画《导引图》有“鹤□”、“鹞”等图。《后汉书·华佗传》始列入五禽戏中。《云笈七韱·导引按摩》(似为宋以前著作)有简单动作记述:“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鼓力,右二七。此后流派甚多。
-
上骨
上骨指臂之上骨,即桡骨。《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循臂内上骨下廉。”
-
儿捧母心
儿捧母心为病名,即捧心生。见清·叶其蓁《妇科切要》。捧心生为旧病名,亦名儿捧母心。相当于臂位分娩,儿两臂上举。属难产的一种。古人从现象观察,误以为儿捧母心以致难产,故名。见清·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
-
乙醚注射液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测定血循环时间,主要测定臂到肺的血循环用量用法:将1ml乙醚与2ml灭菌等渗盐水相混和,自臂静脉注入到嗅到乙醚味为止,正常者为4~6秒.注意事项:1.注射部位有疼痛感。2.勿漏出血管外。3.明显心力衰竭者免用。规格:注射液:3ml。
-
胳膊
胳膊即膊。膊为人体部位名。一说指上臂外侧面。《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又名(月合)膊,肐膊。《伤科补要》卷一:“臂者上身两大支之通称也,一名曰肱,俗名肐(胳)膊。”
-
双侧擒拿法
是指用两手从背后经患者腋下,将食、中、无名指按住锁骨上缘,两肘臂压住患者胁肋,胸部贴紧患者背部后,两手沿锁骨用力向左右两侧肩胛拉开,两肘臂和胸部将患者胁肋及背部压紧,三方面同时用力,以治疗急性咽喉疾病咽喉肿胀、疼痛剧烈、吞咽困难、口噤难开等病症的治法。
-
可摘保持器
如霍利保持器是由Hawley在1919年设计的常用活动保持器,由中位双曲唇弓(唇弓的水平段位于前牙切龈距的中点)、两侧最后磨牙的单臂和塑料基托所组成。为了增强固位,有的可在双曲唇弓上焊前磨牙的单臂卡环,也有的在两侧后牙做连续卡环,并装置邻间钩;基托的边缘应与牙列舌侧牙面密贴。
-
染色体多态性
染色体的多态性又称异态性(heteromorphism)是指正常人群中经常可见到各种染色体形态的微小变异。这种变异主要表现为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或着色等方面的变异。例如表现的D和G组的随体增大、重复(双随体)或缺如,短臂的长短,1、9、16号染色体的次缢痕区加长或缩短,染色体着线粒区的荧光强度变异等。
-
异态性
染色体的多态性又称异态性(heteromorphism)是指正常人群中经常可见到各种染色体形态的微小变异。这种变异主要表现为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或着色等方面的变异。例如表现的D和G组的随体增大、重复(双随体)或缺如,短臂的长短,1、9、16号染色体的次缢痕区加长或缩短,染色体着线粒区的荧光强度变异等。
-
陈肝疮
陈肝疮病名。生于两臂之痈疽。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陈乾疽。多因体质素虚,复由风热之毒壅结所致。好发于两臂,其状若疖,但疼痛难忍,肿胀,或剧痒甚。治宜扶正祛邪,内服加味黄芪汤。
-
袋唇兰属
中文名袋唇兰属拼音名daichunlanshu拉丁名Hylophila中国植物志17:155描述HylophylaLindl.袋唇兰属,兰科。花多朵,排成顶生的较密集的总状花序;唇瓣近袋状;花药长,披针形;花粉块2,具长的花粉块柄与粘盘。过去一些学者曾把蕊柱上有一对臂状附属物的种类另立一属,称Dicerostylis,但近代多数学者均主张予以合并。
-
疚疽
疚疽病名,痈疽发于两腋及两臂等内侧者。《刘涓子治痈疽神仙遗论·决生死法》:“内疚疽发两腋下及两臂并两手掌中,寒热而振,血(疑“衄”字)嗌干,饮多即呕,烦心,六、七、八日宜汗。”《医宗金鉴》卷六十七作疚疽,即米疽,证治详该条。
-
中心粒
中心粒是中心体的主要结构,成对存在,即一个中心体含有一对中心粒,且互相垂直形成"L"形排列。长为0.4μm,是中空的短圆柱状结构。圆柱的壁由9组间距均匀的三联管组成,三联管是由3个微管组成,每个微管包埋在致密的基质中。
-
七抱三撑
七抱三撑为气功练功用语。指两臂配合呼吸时的外撑与内抱的不同用力法式。见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其方法要领即吸气时,使两臂以十分之七的力量向内环抱;呼气时,使两臂以十分之三的力量向外撑张。
-
前臂托板
可用于限制已整复固定的前臂发生旋转及下垂,使患肢保持于功能位置,从而利于骨折断端愈合。该器械多用木质材料制作,所需长度应从尺骨鹰嘴到手指端,宽以前臂横径为度,为便于手握,可于远端作一圆术柱形把手,并将其置于病者患臂下,挂颈部将患肢悬于胸前。
-
牵拉肘复位法
牵拉肘复位法正骨手法之一。适用于牵拉肘(即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整复。如以右肘为例:手法复位者坐于患者患肢外侧,以左手拇指置于患肘桡骨小头部,余指对握肘内侧;当右手持患臂作旋后同时牵引伸肘动作时,左手拇指下压桡骨小头,当医者感到复位的滑动声后,可再作2-3次伸屈肘关节的活动即可。
-
偏齿
偏齿对侧的齿根。《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上循臂,乘肩颙,上曲颊偏齿。”
-
藕节毒
藕节毒病名。指痈疮生于臂部者。出《外科医镜》。即臂痈。详该条。
-
懦懦
懦懦柔弱无力状。《灵枢·五变》:“皮肤薄而其肉无(目囷),其臂懦懦然。”
-
挪手腕法
挪手腕法正骨手法之一。腕关节脱臼整复方法。见《陈氏秘传》。其方法步骤:如以右腕为例:患者应正坐仰掌,施术者以左手托捏伤臂固定不动,再以右手握其掌部,用力拔伸,如感觉有关节滑动声,即说明已复位。
-
肩内俞
肩内俞为经外奇穴名。见《腧穴学概论》。位于肩髃与云门连线中点直下1寸处。主治肩臂疼痛不举。一般直刺0.5~1.0寸;可灸。
-
黑砂瘤
黑砂瘤病名。瘤肿之一种。出《外科正宗》卷二。瘤多生于臂腿等处,大小不等,以手捏起,内有黑如沙之内容,软硬不一。宜用针刺破瘤体,剔去其中黑砂,或以手术摘除。
-
骨火丹
骨火丹病名。小儿丹毒之一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证见丹之初起,渐从臂发,其色由正赤转变为黑色,甚则见骨者。治可用蒜捣烂厚敷患处。其余可参见丹毒及附骨疽条。
-
鹚痈
鹚痈病名。①指生于臂撑上者之痈。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②指手心毒偏于掌边者。出《医宗金鉴》卷六八。临床以患处红肿高突,疼痛剧烈为其特征。余证治可参见手心毒条。
-
臂阴
臂阴为人体部位名。指臂的内侧。《黄帝内经灵枢·经筋》:“循臂阴入腋下”。《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
-
臂阳
臂阳为人体部位名。指臂的外侧。《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
-
臂风毒
臂风毒病名。指痈发生于臂部肩髃穴处者,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二。即肩风毒。详该条。
-
按神经取穴
按神经取穴为取穴法之一。包括按神经节段取穴、按周围神经的走向和分布取穴、按神经系统的间接联系取穴等。如手指麻木,取正中神经上的内关、桡神经上的曲池或臂丛神经上的一些穴位;小腿疼痛,取腓神经上的阳陵泉、胫神经上的委中及坐骨神经或骶丛上的一些穴位等。
-
人参条
出处:《本草从新》原作参条拼音名:R nShēnTi o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功能主治:《本草从新》:生津,止渴,补气。其性横行手臂,指臂无力者服之甚效。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摘录:《*辞典》
-
四妙煎
《仙拈集》卷二:组成:槐花子5钱,桃核仁5钱,细茶叶5钱,芝麻5钱。主治:肩臂筋骨疼痛。用法用量:瓦罐盛药,用水6-7碗,熬折一半,热服。
-
贴药芫花散
方出《得效》卷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五四引《经验良方》:方名:贴药芫花散组成:芫花根。主治:臂腿间忽一两点痛,著痛不可忍。用法用量:米醋调,随大小敷之。贴敷不住,须以纸花覆其上,用绢帛扎定。制备方法:上为末。
-
五加灰涂方
《圣济总录》卷一八二:方名:五加灰涂方组成:五加叶、五加根(烧灰)。主治:小儿废灶丹,从两脚赤,及从臂曲上起。用法用量:涂丹,干即易之。以愈为度。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取打铁磨刀槽中水调如糊。
-
平行律
平行律是不同类群的动物,由于生活在极为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对等的器官出现了相似的性状,这个现象称为平行律。例如有袋目的大袋鼠和啮齿目的跳鼠都过地面跳跃的生活,因此都具有适应跳跃生活的较长的后肢,以及其尾有支持身体的作用;
-
十六部
十六部出自《素问·调经论》。1.十六部指手、足经脉十二,蹻脉二,督脉一,任脉一,共十六部。2.十六部指手足二,九窍九,五脏五,共十六部。3.十六部指两臂,两肘,两腘,两股,身之前后左右,头之前后左右。
-
天灵
天灵为经外奇穴名。出《中医杂志》。位于胸部,在左右腋窝皱襞前端直上1寸,向内旁开0.5寸处。垂臂取之。左右计2穴。主治狂躁不安、伤人自伤、口中唱骂不休、痴呆症。一般稍向外斜刺1~2寸。
-
颈臂
颈臂为经外奇穴名。出《芒针疗法》。位于锁骨内1/3与中2/3交点向上1寸,当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处。主治上肢麻木、瘫痪、肩臂风湿痛等。一般沿水平方向直刺0.5~0.8寸,勿向下刺,避免刺伤肺尖、引起气胸。颈臂
-
顶旁二线
顶旁二线为头针刺激区名。位于顶旁一线外侧,距督脉2.25寸。自正营穴起沿经线往后刺2寸。主治肩臂、手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等。
-
循
循为经络学名词。见《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经脉沿着某一部位行走称循。《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循臂内上骨下廉。”
-
腋灵
腋灵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位于肩前部,在左右腋窝前皱襞直上0.5寸,胸大肌之下缘处。垂臂取之。左右计2穴。主治癫狂、痴呆等。一般直刺0.3~0.5寸。
-
臂宁
臂宁为经外奇穴名。出《青海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资料选编》。位于上臂近端伸侧面,腋前皱襞外开一横指,再向下一横指处。主治肘臂神经痛,肘臂厥冷、痉挛,上肢瘫痪,指端知觉异常,一般直刺1.0~
-
力劈华山
力劈华山为一种推拿练功的方法,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屈肘交叉于胸前,缓缓向两侧分开,肘部微屈,四指并拢,两臂同时用力上下劈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