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鱼口
《外科正宗》卷三,“夫鱼便者,左为鱼口,右为便毒。近之生小腹之下,阴毛之傍,结肿名曰横痃。”证见:初起结肿,不红微热,行走稍便,无寒热交作者为轻。已成红赤肿痛,发热焮痛,举动艰辛,至夜尤甚者易。初起结肿坚硬如石,牵强刺痛,起坐不便,寒热者重。已溃腐烂,肿痛不减,脓水清稀,孔深口大不敛者险。
-
金樱叶
《*辞典》:金樱叶:出处:《纲目》拼音名:JīnYīnɡY 别名:塘莺薳(《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嫩叶。(《江西民间草药验方》)③治疔、鱼口:金樱叶、野花椒叶,共捣烂,敷患处。(《永类钤方》军中一捻金散)⑤治汤火伤:金樱叶焙干为末,调麻油涂患处,欲愈时加入鳖甲末。
-
羊肉大黄汤
《医林纂要》卷十:组成:大黄1两,川芎8钱,威灵仙8钱,蝉蜕8钱,麻黄(去节)5钱,土茯苓2钱,羊肉(剔骨净)1斤。主治:杨梅疮及鱼口、肾疳,体气壮实者。各家论述:方中大黄荡血分热毒;川芎行血分之气,排筋骨之湿;威灵仙散行经络,去滞壅之毒;蝉蜕其气清虚,去经络、皮肤之热湿;麻黄大启腠理,以宣其毒;
-
清鱼煎
《仙拈集》卷四:方名:清鱼煎组成:川山甲1钱(炒),鳖甲(炙)1钱,全蝎(炒)7个,生大黄3分。主治:鱼口便毒,初起未破用法用量:水煎服。
-
小儿死症
小儿死症为证候名,小儿病势垂危的证候。《幼科指南心法》:“要辨小儿死症,囟门陷下成坑,喉中拽锯气和痰,目闭无神拘管,口唇牙龈粉白,手足恰似冰寒,鸦声鱼口眼常翻,不乳遗尿闷乱。”对于这些危重证候,在当今医疗条件下救治及时,并非都属死症。
-
外疝
外疝为病名。指梅毒发于腹股沟。《外科正宗》卷二:“近之生于小腹之下,阴毛之旁结肿名曰横痃,又名外疝是也。”由不洁交媾,染毒所致。初起如杏核,逐渐长大,坚硬不痛,微热不红。左为鱼口,右为便毒。治宜清血解毒。内服杨梅一剂散或土茯苓合剂。外用鹅黄散。相当于性病引起的腹股沟淋巴结炎。
-
鱼口症
鱼口症病名。系指唇上生疮,形如鱼口,痰涎不收的病证。本病之病因,《喉舌备要》认为此症乃脾经热毒所致。治宜清热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参见驴嘴风。鱼口风等条。
-
黄明膏
处方:牛皮胶1两。制法:入铜器内,好醋和煮,用筷子时时搅动,煮好加铅粉、黄丹各2钱,搅匀,收入罐内,放水中拔去火毒,用布摊贴。功能主治:对口发背,鱼口便毒,及一切痈疽肿毒。未成即消,已成拔脓生肌。用法用量:方中铅粉,《青囊全集》作“轻粉”。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
横痃
概述:横痃:1.经外奇穴名;出《腧穴学概论》。位于臀部,大转子至尾骨尖连线中点外侧一横指处。主治梅毒、横痃、一切痔疾。一般直刺0.5~见《外科正宗》卷三。该病由不洁交媾,染毒所致。症见初起肿物如杏核,逐渐长大,坚硬不痛,微热不红如疮口破溃,则难以收敛。古人并将其分为左为鱼口,右为便毒。治疗见杨梅疮条。
-
败毒良方
处方:黄芩2钱,当归2钱,广胶2钱,怀生地黄3钱,枳壳2钱,连翘2钱,怀牛膝2钱,穿山甲2钱(酒炒)。功能主治:一切大毒,痈疽,发背,疔毒,鱼口,对嘴,无名肿毒。已成形者,服之易脓易愈。注意:孕妇忌服。摘录:《幼科直言》卷六
-
葱青散
别名:葱蜜散处方:葱青、蜜。制法:葱青刮去涎,对停入蜜,调匀。功能主治:诸痔。鱼口便毒,不论已成未成。用法用量:葱蜜散(《梅氏验方新编》卷七)。临床应用:《奇效良方》引唐仲举云:常有一吏人苦痔漏,渠族弟亲合与之,早饭前敷,午后来谢,拜于庭下,云疾已安矣。
-
二角消毒散
处方:雄羊角2斤,血余炭1斤,穿山甲半斤,角刺灰1斤。功能主治:一切无名肿毒,鱼口便毒,杨梅结毒。用法用量:上药俱用文武火煅存性。每服2钱或3钱,酒送下。摘录:《种福堂方》卷三
-
凤仙膏
处方:凤仙花连根茎叶。功能主治:痈疽发背,杖疮蛇伤;对口发背,鱼口便毒,及瘰疬初起,一切肿毒之症。用法用量:《不知医必要》本方用法:洗净风干,捶自然汁,入铜锅内不可加水,将原汁熬稠敷患处,一日一换。注意:已破者禁用。摘录:《绛囊撮要》
-
护龙散
处方:文蛤(以石灰炒黄色,去灰,出火毒)。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肾漏。阴囊先肿,后穿破,出黄水,疮如鱼口,能致害命者。用法用量:掺5-7次愈。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
化鱼汤
《洞天奥旨》卷九:化鱼汤:处方:金银花1两,当归5钱,生甘草2钱,青黛2钱,地榆2钱,白矾1钱,生黄耆5钱。功能主治:鱼脐疔疮,不论肘腿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洞天奥旨》卷九《洞天奥旨》卷十六:组成:大黄1两,金银花5两,蒲公英5钱,归尾1两,荆芥3钱。主治:便毒、鱼口。
-
鸡蛋饮
处方:鸡蛋1个,芒消2钱。功能主治:肠痈、发背、脏毒、鱼口等证。用法用量:将鸡蛋倾入碗内搅匀,入芒消蒸服,用好酒送下。初起3天之内照服1方,即行消散。注意:皮色不变者勿服。摘录:《验方新编》卷十一
-
金蟾膏
《外科启玄》卷十一:金蟾膏:处方:活虾蟆一个(去骨)。功能主治:发背疔毒。无头都敷上。功能主治:痈疽发背,一切无名肿毒初起。摘录:《寿世保元》卷九《鲁府禁方》卷四:方名:金蟾膏组成:大虾蟆1个(剥去皮,另放后用),大葱白3根。主治:未成鱼口横眼、疙瘩疼痛难忍。用法用量:敷在肿处,用虾蟆皮盖覆膏上。
-
九龙膏
处方:儿茶、血竭、乳香、没药、青木香、山甲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用归尾3两,红花3两,酒煎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鱼口,便毒,悬痈,横痃,初起未成脓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热酒送下。摘录:《卫生鸿宝》卷二
-
山甲内消散
概述:山甲内消散为方剂名,出自《外科正宗》卷三方。当归梢甘草节大黄各9克穿山甲(炒)3大片僵蚕黑牵牛各3克土木鳖3个功能主治:主治鱼口便毒、骑马痈、横痃等初起脓未成者。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空腹服,渣再煎服,大便行三、四次,方进饮食。上药用水、酒各250毫升,煎取400毫升,空腹时服,滓再煎服。
-
水仙膏
概述:水仙膏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功能主治:《温病条辨》卷一方之水仙膏主治湿毒外肿,一切痈疮。用法用量:敷肿处,中留一孔出热气,干则易之,以肌肤上生黍米大小黄疮为度。制备方法:用黄糖或红沙糖和捣如泥。主治对口、发背、乳痈、鱼口、便毒,一切恶毒,无论已破未破,及悬痈诸疮久不收口者。
-
调理丸
处方:槐米4两,川萆薢4两,白藓皮3两,耳子2两,连翘2两,地肤子2两,胡麻仁2两,金银花3两。制法:上共炒磨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杨毒结毒,遍身头面,鱼口便毒,红赤疼痛甚极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早、晚以土茯苓5钱煎汤送下。先服梅毒方,后服此方。注意:忌食茶茗。摘录:《便易经验集》
-
银花饮
处方:银花30克山楂10克蜂蜜250克制法:将银花、山楂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3分钟后取药液一次,再加水煎熬一次,将两次药液合并,放入蜂蜜,搅拌均匀即成。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适用于风热感冒。主治:对口、发背、鱼口、便毒及一切无名肿毒。
-
慈姑叶
《*辞典》:慈姑叶:出处:《纲目》拼音名:C GūY 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慈姑的叶片。性味:①《本草图经》:味甘微苦,寒,无毒。功能主治:消肿,解毒。①《日华子本草》:研敷蛇虫咬。②《本草图经》:涂效诸恶疮肿及小儿游瘤丹毒。③《纲目》:调蚌粉涂瘙疿。④《重庆草药》:(全株)解毒消肿,治鱼口,兼能治粪毒。
-
绿凤散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方名:绿凤散组成:鸡蛋1个(入瓦罐煮3-4滚,取起,用银簪打30-40孔),芫花(末)1钱。主治:鱼口便毒,瘰疬痰核初起。用法用量:上2味,同煮10-20滚,去药食蛋。
-
五龙丸
《疡科心得集 家用膏丹丸散方》:方名:五龙丸别名:散流注丸组成:山甲(土拌炒)、全虫(酒拌炒)、槐米(炒)、僵蚕(炙)、土贝母(研)各等分。主治:流注、腿痈之半阴半阳者,及鱼口、便毒。用法用量:每服3钱,陈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面糊为丸。附注:散流注丸(《外科传薪集》)。
-
斗鱼属
斗鱼属是鲈形目斗鱼科的1属。仅前鳃盖骨无锯齿;尾鳍上下叶均延长。自吻端经眼至鳃盖有1褐条纹,其上下在眼后又各有1条;背鳍与臀鳍灰黑而有红边;圆尾头鱼,分布于辽河到珠江流域。喜栖居于小溪、河沟、池塘、稻田等缓流或静水中。雄鱼好斗,产卵期集草成巢,雄鱼口吐粘液泡沫,雌鱼产卵其中,卵浮性,受精卵在泡沫内孵化。
-
箸针
箸针指用竹筷扎针以作刺血或火针用。陈实功《外科正宗·卷四》:重者,“用粗线针扎在箸头上,在患处点刺出血。”又卷三:鱼口便毒,“用粗线针二条,将竹箸一头劈开,将针离分半许,夹在箸头内,以线扎紧…近人有以竹筷头横扎缝衣针七枚,用以扣击皮肤,作皮肤针用,亦属此类。
-
针烙法
针烙法医疗技术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其方法与适应症各有不同。其一为切开排脓,用于深部脓肿,或慢性脓肿之排脓不畅者,或痈肿皮厚小口,脓水出之不快者,或疖肿皮薄内溃成脓者。其二用于消肿,凡鱼口便毒、横痃冷疔等不溃不消之顽证,针之以引毒外出。此法不宜用于治疗红肿热痛之急症。
-
会毒散
处方:贝母5钱,大黄5钱,角刺5钱,山甲(炙)3钱,槐角3钱,连翘2钱。功能主治:鱼口便毒。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
黑塔子叶
《*辞典》:黑塔子叶:出处:《重庆草药》拼音名:HēiTǎZǐY 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叶。功能主治:鲜叶捣泥(干叶打粉)敷冷结子疮,鱼口、汤火烫伤。摘录:《*辞典》
-
盐麸树白皮
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Y nFūSh B iP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已去掉栓皮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盐麸子条。功能主治:治血痢,肿毒,疮疥。①《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血痢,杀蛔虫,并煎服之。②《湖南药物志》:治无名肿毒,恶疮疥痛,鱼口下疳,蛇犬咬伤,煎水洗。
-
鱼胶饮
方出《疡医大全》卷二十四,名见《卫生鸿宝》卷二:方名:鱼胶饮组成:白鱼胶5钱(锉)。主治:鱼口。用法用量:空心以匙挑放舌上,须多用酒吞下,其药直达患处;如疮大可再制5钱,服之即消,如已溃亦效。制备方法:铜锅炒黑色略带黄些,研细末,用老酒调成团。
-
通水丹
《疡医大全》卷二十四:方名:通水丹组成:芫花不拘多少(拣净,晒干)。主治:下部诸疮,鱼口便毒,横痃腹痈,小便淋沥等,初起人壮气实者。用法用量:每用5分,将大枣2-3枚去核,夹药在内,空心嚼下,冷茶过口。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
-
熟铧膏
《鸡峰》卷二十四:方名:熟铧膏组成:熟铧1个(就光处用清油灯熏)。主治:小儿鱼口白点危笃者。用法用量:以竹杖缠母或父头发1块子,如皂子大,浸药在上,揩口中,使睡着。须臾白点自无。制备方法:以乳汁调成膏。
-
口唇险症
口唇险症为症状名,指表现于口唇部的危重症状。包括口唇反卷、口张气直、口如鱼口、颤摇不定、口不复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