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
如奇病,奇邪。《素问·玉版论要》:“奇恒者,言奇病也。”《灵枢·淫邪发梦》:“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素问·至真要大论》:“君一臣二,奇之制也。”“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素问·六节脏象论》:“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焉。”
-
足阳明穴
足阳明穴经外穴名。据《千金翼方》灸煨退风半身不遂法载,穴在“足拇指奇三寸。”奇,指奇缝。即在足背,当一、二趾趾缝端直上3寸处。一说在拇趾尖端直上3寸者(《针灸经外奇穴图谱》)。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奇恒
奇恒①意为不同于平常。《素问·疏五过论》:“善为脉者,必以比类奇恒,从容知之。”②古医经名。《素问·病能论》:“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
-
奇邪
奇邪或作邪气解。《黄帝内经灵枢·口问》:“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窍者也。”《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其病者在奇邪,奇邪之脉则缪刺之。”《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以溢奇邪,以通荣卫。”张景岳注:“奇,异也。邪自皮毛而溢于络,以左注右,以右注左,其气无常处,而不入于经,是为奇邪。”
-
九六补泻
九六补泻为针刺补泻法名,指针刺中以提插、捻转手法配合阴阳奇偶的关系来分别补泻的方法。九六补泻在烧山火、透天凉等刺法中应用。如补法当紧按慢提或向左捻转九次,若未得气,可再行九次,如此重复三遍,使成三九二十七数。本法以数字机械地规定补泻,不切实际,今已少用。
-
常脉
概述:常脉:1.与奇脉对举;2.平脉。与奇脉对举·常脉:常脉与奇脉对举。《难经·二十七难》:“脉有奇常。十二经脉者,常脉也;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常,故谓之奇经。”平脉·常脉:常脉参见平脉。
-
孙兆
孙兆(11世纪)为北宋医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尚药奉御孙用和,有二子,一为奇,一为兆,父子皆以医闻名。官至殿中丞。两人对《黄帝内经素问》等古典医籍更多所研究。兆有《伤寒方》、《伤寒脉诀》等著述,他对林亿、高保衡等校正补注的《黄帝内经素问》加以重新修订,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
蒸大黄丸
《千金》卷二:方名:蒸大黄丸组成:大黄30铢(蒸),枳实18铢,芎18铢,白术18铢,杏仁18铢,芍药12铢,干姜12铢,厚朴12铢,吴茱萸1两。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养胎而用小承气,用法奇矣。小承气而兼温养血气之味,变化尤奇。若资禀凉薄及虚阳上盛之妇谅不处是方也。
-
孙奇
孙奇为(11世纪)为北宋医家。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尚药奉御孙用和,有二子,一为奇,一为兆,父子皆以医闻名。官至殿中丞。两人对《黄帝内经素问》等古典医籍更多所研究。兆有《伤寒方》、《伤寒脉诀》等著述,他对林亿、高保衡等校正补注的《黄帝内经素问》加以重新修订,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
人马汤
《石室秘录》卷四:组成:马尿1碗,人尿半合(童便尤妙)。主治:人感山岚水溢之气,或四时不正之气,或感尸气、病气,腹中生蛇,身上干涸如柴,似有鳞甲者;又因饮食饥饱之时,过于多食,不能消化,腹内乃生鳖甲之虫,似鳖而非鳖者。制备方法:用雄黄1两,白芷5钱,生甘草2两,各为细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
李楼
李楼明代医家。字小山,祈门(今属安徽)人。精于医道,对奇疾怪症,尤有研究。尝辑《奇疾怪症》一册,收集罕见怪症四十九则,意在使医者临证知所适从。现有抄本行世。
-
三十度
三十度即三十日。《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后皆三十度而有奇也。”谓自始及终都是三十日有零。
-
马应勋
马应勋为明代医生,字启明,原女真族人。少颖悟,承祖岐黄之术,后遇高僧授方书。居城北,以医道济人,有奇验,延之者日百余人。重建育婴所,存活婴无数。后由廪生拔贡。卒年83岁。
-
五行生数
五行生数为五行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即一、二、三、四、五分别为水、火、木、金、土的生数。五行生数、成数一方面把自然数配属五行,便于五行的推演运算,另一方面亦通过生成数的奇偶而与阴阳发生联系,使每一行都可分为阴阳,而阴阳又能统辖五行。
-
包达日玛
包达日玛(1835~其母娜仁·阿柏为著名蒙医正骨医家。继承其母技术而有所发挥。创用“羊瑟博素法”治疗陈旧性骨折,即以刚杀死之羊胃热敷包裹患处,兼用酒泡牛皮固定患肢关节,配以牛奶、动物肉汤治疗,以加速愈合,每奏奇效。
-
汤玠
汤玠为明代妇科医生。武进(今属江苏)人。世业妇人医,有奇效。善用大黄,时有他医视为虚羸,不敢轻药者,往往投大黄而愈。
-
小急
小急为脉学术语。喻脉象的细小而急。《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
-
俞震
俞震清代医家。浙江嘉善人。博览群书,善工诗词,因多病习医,师事金钧,得其奥秘,治病多奇中,遂以医问世。著《古今医案按》(1778年)。选案广泛,按语切当,且予医者治法之巧,于医案著作中卓有影响。门人奚应莲、奚应虬,得其传。
-
杨贲亨
杨贲亨明代医生。江西鄱阳县人。治病多奇效。善用心理精神疗法。如某显贵因目障求治,贲亨谓目障无碍,所惧者股毒发作耳,显贵竟日注意其股,未几日,目障已愈而股亦无恙。贲亨云此乃引火下降。
-
严宫方
严宫方清代医家。字则庵,安徽桐城人。精于医理,尝精研古医经及历代医家诸书,研究演绎,善治奇症,治以奇方。后著《伤寒捷诀》一卷,现有刊本行世。
-
疹筋
疹筋病证名。亦作“狐筋”。证见腹痛,两臂筋脉拘急,脉数。《素问·奇病论》:“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按《甲乙经》“疹筋”作“狐筋”。似是。)
-
赵鄂
赵鄂唐代医家。鄜州(今陕西富县)人。曾为马医,后于京都治愈被当时名医梁新判为不治症之患者,一时名声大振。梁新将其荐于朝廷,官至太仆卿。治病多奇效。
-
章济
章济为章迪之子。章济为宋代针灸医生。章迪之子,承父业,尤精针法,治多奇效。参见章迪:章迪为宋代针灸家。无为(今属安徽)人。为人治病,颇有效验。北宋书法家米芾曾为之书写墓志。其子章济,孙章权,亦承其业。
-
张锐
张锐宋代医家。字子刚,蜀人,后徙居郑州(今属河南)。尝任太医局教授,治病有胆识。曾治一伤寒死已半日妇人,以药灌人,使其大泻而愈。治病多有如此奇效。著有《鸡峰普济方》一书,刊行于世。
-
张三丰
张三丰明代医家。道士,名全一、君宝,辽东懿州(今辽宁阜新)人。游医各地,游走四方,用药多奇效。明太祖尝遣人召之,避而不见。今存有孙天仁所集之《三丰张真人神速万应方》,云为三丰所传者。
-
时尚
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对时尚(流行)作如下解释:(1)时尚的流行范围比时髦狭小,持续时间短,所受到的社会支持也不强烈。所以,时尚必须不断地服从新奇原则,才能引起人们的向往,形成流行。(2)时尚与群众行为相类似,两者都具有高度的暗示性、无结构性和反抗性。③社会上参与时尚流行的成员,符合常态分布。
-
厚德堂集验方萃编
《厚德堂集验方萃编》验方著作。清·奇克唐阿辑。刊于1865年。本书将各种疾病分为头面、目鼻、口、耳、痿痹、咳嗽、中暑、妇科、小儿、疮毒、折伤、解毒等门,每门之前冠以总论(小引),然后列述大量验方。除治病诸方外,尚有药疗结合食疗的补益门等内容。现存清刻本和石印本。
-
如华
如华为脉象。华,通花。喻脉来轻浮软弱如草木之花。《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王冰注:“脉至如华,谓似华虚弱,不可正取也。”
-
丘希彭
丘希彭明代医生。字商臣,邵武府(今属福建)人,其叔丘珏为当地名医,人皆赞其术超过其叔。于金元各家及《内经》等古典著作,均有深研,治病有奇效,且医德高尚。
-
钱国宾
钱国宾明代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临证多有奇效。著有《女科百病问答》四卷、《女科百病补遗》一卷、《备急良方》一卷及《寿世堂医案》。然考其《女科百病问答》与题为朱震亨纂辑之《产宝百问》内容相同。
-
庞铭本
庞铭本清代医家。字警庵。河南内乡人。幼习儒,长而弃儒学医,研究外科。能创立新方,凡遇奇疮异症、无名肿毒,经细心调治多能见效。著《随身录》、《有定集》等,子孙、戚友世传为用。
-
倪向仁
倪向仁清代医生。字紫山。安徽泾县人。世传幼科。六世祖作宾得家传,尤精痘、麻两科,将验方及食禁等汇成《麻科简要》。至咸丰九年(1859年)由向仁初刊此书。后向仁照此书方证治麻疹,常有奇效。
-
马玫
马玫清代医家。字五玉。东光(今属河北)人。精于脉诊,治病多有奇效。著有《脉诀浅说》、《痘疹浅说》等,未见传世。
-
卢似立
卢似立明代医生。浙江杭县人,精通医术,治病每有奇效,与同郡名医沈汝孝等齐名。
-
李可大
李可大明代医生。字汝化,河南杞县人。初习儒,后因母病而自为医,攻读钻研,果为名医。治病多奇中,尝治一虚痢,以人参、五灵脂共入药,论者以为二物相畏,而可大则以相畏之后尚可相使,用之果愈。其治皆类此。
-
洪达珏
洪达珏清代医家。字并玉。江西武宁人。幼习举业,后致力于医学,术精。深得喻昌《医门法律》之旨,诊病分径辨证,设剂奇之。著《医书摘要》,未见传世。
-
格
格①阻拒不通。参“格中”。②指阴阳偏胜、相互格拒的病形。《灵枢·脉度》:“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③脉动坚强搏指之象。《素问·大奇论》:“脉至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
-
风瘤
风瘤为病名。诸瘤证之一种。《外科十三方考》下编:“风瘤其硬如石,受风湿则奇痒难忍”,此之谓也。治宜顺气行痰,方选二陈汤加味。
-
方中矩
方中矩清代医生。字璇圊,四川涪州人。精医术,刚正不阿,治病本于古而不泥于古,多奏奇效。甚重医德,不较个人报酬,邑人重之。
-
被鬾
被鬾(qí奇)出《诸病源候论》。即继病。详该条。
-
汪光爵
汪光爵(1663-1718年)清代医家。又名光园,字缵功,号学舟,江苏吴县人。初攻举子业,屡试不第,改攻医学,治病有奇效。尝著《医要》一书,未见梓行。另有其孙汪元亮、元轼整理之《虚劳论》一文,刊于《吴医汇讲》。
-
十药神书
《十药神书》,书名。1卷。元·葛可久撰。刊于1348年。本书收载了十个治疗虚劳吐血的经验方,分别以甲、乙、丙、丁等天干次序排列。治疗方剂奇而不离于正,大多实用有效,刊本及增补评注本颇多。1949年后有影印本。
-
丁汝器
丁汝器即丁瓒。丁瓒(16世纪)为明代医生。字汝器,号海仙,休宁西门(今安徽休宁)人。世医出身,其先人自宋代即以医为业,其父丁绳于嘉靖初年(16世纪初)以医闻名。瓒继祖业,亦以医名,临证每奇中,卒年60岁。
-
吴士龙
吴士龙为明代医家。号渤海。据安徽《休宁县志》载:精岐黄之术,切脉针灸,投多奇中。
-
八脚虫疮
八脚虫疮为病名,即阴虱疮。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因患处皮肤不洁,阴虱寄生所致。生于前阴毛际,初起红色或淡红色丘疹,奇痒难忍,搔破感染成疮,中含紫点。用百部适量酒浸外搽,或搽银杏无忧散。
-
俾格米人
成年男子平均身长不足150厘米的人种,总称为俾格米人(矮人的意思)。一般散居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地带。因其文化发展很慢,所以研究在人类起源问题时是不可忽视的。两者均具有黑皮肤,厚唇、卷缩头发等共同的特征,但近年从血清蛋白的研究来看,认为两者为不同的系统。不能认为Negrillo和Negrito是同一起源的。
-
外肢
(1)外肢是在脊椎动物中,作为运动器官向体外构成突出物的附属肢可以大致区分为:(1)沿正中线,不成对的正中肢(medianappendage)或奇肢(unpaireda-ppendage)和(2)在两体侧成对的偶肢。可以认为手形肢来源于鳍形肢。在有偶肢的骨胳中可区别为肢带和自由肢,自由肢靠肢带与胴体相连接。(2)外肢也可写成外枝。
-
五行磁吸针磁疗针灸学
郭立文编。该书详细介绍了新型针具五行磁吸针的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具体介绍了心脏病、高血压、胃病、阳痿等45种内科病症,颈椎病、落枕、腰痛等15种外科疾病,痛经、月经失调、妇女更年期障碍等9种妇科病及7种五官科病症、6种儿科疾病的诊治方法,还收集整理了36种常见病、疑难病的奇效验方及11种癌症验方。
-
许裕卿
许裕卿为清代针灸家。徽州(今属安徽)人。行医乡里,善以手指代针,治病有奇验。撰有《逐气符医记》。
-
吴渤海
吴渤海即吴士龙。吴士龙为明代医家。号渤海。据安徽《休宁县志》载:精岐黄之术,切脉针灸,投多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