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肾利水
温肾利水为治法之一。是一种以温补肾阳清除水湿的方法。肾阳虚则气化不利,易致水湿内停。针灸常选肾俞、命门、太溪、阴陵泉、气海、关元等穴,针用补法,宜灸。或配中极、委阳,针用泻法。症见四肢浮肿、面色苍白、腰部酸冷、小便不利,舌淡、苔薄白,脉沉细弱等,代表方剂为济生肾气丸。
-
水郁折之
为治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水郁的根本病机多在于肾。如肾阳衰微,症见颜面苍白,头晕眼花,腰部酸痛,四肢发冷,小便短少,面及下身浮肿不退,按之凹陷不起,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可用温肾利水法,以调节制约,增强气化功能。他如汗法、逐水法、利小便法等,也属水郁折之的范围。
-
肾虚水泛
肾虚水泛为病机。肾主水,与膀胱相表里,若肾阳虚弱不能主水,则膀胱气化不利,小便量少,同时也影响脾的运化,不能温化水湿,留溢肌肤,致水湿泛滥形成水肿。症见全身浮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尿量减少、腰痛酸重、畏寒肢冷、心悸气促、舌淡胖、苔白润、脉沉细等。常见于慢性肾炎、肾变性等。治宜温肾利水。
-
肾喘
肾喘证名。《景岳全书·喘促》:“水病为喘者,以肾邪干肺也。”实者泻肺逐水,虚者温肾利水,选用泻白散、直指神秘汤、真武汤、加减金匮肾气汤等方。《石室秘录》卷二:“气喘不得卧,吐痰如涌泉者,舌不燥而喘不甚,一卧则喘,如此非外感之风邪,乃肾中之寒气也。治以温肾化饮,用六味丸加附子、肉桂大剂饮之。
-
利湿
利湿指用具有利湿作用的穴位,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方法。针灸临床上常分为:温阳利湿、滋阴利湿、清暑利湿及清热利湿等。适用于水湿壅盛所致的癃闭、淋浊、水肿等证。有淡渗利湿,温阳利湿,滋阴利湿,清湿利湿,清热利湿,温肾利水等法。
-
加味滋肾汤
处方:黄柏、知母、肉桂、车前、木通、滑石。功能主治:淋病。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本方乃古方滋肾丸加味,为清热温肾利水之剂。以黄柏、知母清膀胱之热为主,少量肉桂温化肾气为佐,益以利水之车前、木通、滑石以通其淋,故为用于湿热结于下焦不化为淋之良方。摘录:《杂病证治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