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黄附子汤
概述:大黄附子汤记载于《金匮要略方论》卷上,其组成为大黄9g、附子12g、细辛6g,具有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之功效,主治里寒积滞内结,阳气不运所致的寒积腹痛里实证,治宜温里散寒,通便止痛。若强人煮取2升半,分温3服。现代适应证:适应证:本方加减治疗胆绞痛、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痢疾、尿毒症等属寒积者。
-
三台丸
《医心方》卷十引《范汪方》:方名:三台丸组成:大黄1-2两(1方2两,椎碎、熬令变色),葶苈1升(熬令变色),附子1两(煨令坼),杏仁1升(熬令变色),消石1升,柴胡(1方前胡)2两,半夏1两(洗),厚朴1两,茯苓半两,细辛1两。方中仅有细辛一味达肝,于此可以默悟坚症积聚诸方,不独为肝脏一门设也。
-
温下
温下治疗学术语。系下法之一。适用于脏腑间寒冷积滞之疾。如寒实内结,气机不通,滞阻肠胃,症见腹满而实、大便秘结,或胸胁疼痛、手足逆冷、口噤暴厥、苔白腻,脉沉弦或沉迟等。选用温性泻下药,如巴豆霜;或以温热药与寒下药配用,如附子、细辛配大黄。代表方剂有三物备急丸、大黄附子汤等。
-
泻下法
泻下法是治疗里实证的方法。3.润下法用于老年、病后津亏或产后血虚之便秘证和素体阴虚的便秘证。常用药如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松子仁、柏子仁、当归、肉苁蓉、蜂蜜等。常用药如大戟、芫花、甘遂、商陆、黑白丑、葶苈子等。2.孕妇忌用下法,新产后、月经期、年老体弱、伤津及失血者,除润下法外,其余均应慎用。
-
胁下偏痛
胁肋部偏侧疼痛。由阴寒实邪结聚而成。《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胁下偏寒,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医宗金鉴》正误存疑篇以胁下偏痛之“偏”字,当为“满”字。“按胁下偏痛之‘偏’字,当是‘满’字,当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