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英稀痘丹
《冯氏锦囊 痘疹》卷十四:方名:梅英稀痘丹组成:梅花芯7朵(烂研),朱砂(极细,水飞)1钱。功效:稀痘。用法用量:除夕用砂糖调服。出痘必稀,再服1服者,痘可不出。
-
稀痘鼠肉方
《冯氏锦囊 痘疹》卷十四:方名:稀痘鼠肉方组成:雄肥鼠、砂仁。功效:稀痘。用法用量:取雄肥鼠去毛肠秽,用砂仁、食盐和水煮烂食之。痘出稀少。未食荤时与食尤妙。
-
痘衣法
痘衣法人痘接种法之一。取天花患儿贴身内衣,给健康未出痘的小儿穿着二三天,以达种痘之目的。一般在着衣九至十一天时始发热,为种痘已成,此法成功率低。若成功者,发热、出痘证候较缓,不致发生危险。
-
稀痘卿鱼方
《冯氏锦囊 痘疹》卷十四:方名:稀痘卿鱼方组成:鲫鱼不拘大小。功效:稀解痘毒。用法用量:去肠鳞,不可用水洗,将芫荽切细,略用盐,入鱼腹内,外以草纸包裹,火中煨熟,陆续与儿尝食。
-
救偏琐言
《救偏琐言》痘疹专著。清·费启泰撰。刊于1659年。作者认为古人治痘之法,多有所偏,特别是略于攻下、解毒、凉血、清火诸法,因而根据临床经验写成此书。对痘疹的辨证原则和治疗方法论述颇详。书中除讨论了一些具体的痘科辨证外,并附怪痘的图像及备用良方。
-
耳纹看法
耳纹看法指看耳后筋纹诊痘法。见《丹台玉案》六卷。耳后筋纹淡红为吉,若紫黑青白为凶。耳后红筋一条,无枝叶主心经痘;耳边紫黑鱼刺形主肝经痘;耳后苍筋主痘稀、脾经痘;耳后淡白乱如麻,将来必主脾经痘。
-
遂生编
《遂生编》痘疹专著。清·庄一夔撰。刊于1777年。本书专论痘症的辨证治疗。作者主张治痘“宜温补兼散”,忌用寒凉消导,故引录前人主张温补的有关论述与处方编成本书,并附验案。但其重温补、忌寒凉的主张亦未免失之偏颇、现存初刻本。
-
痘浆法
痘浆法人痘接种法之一。即天花患儿的新鲜痘浆,以棉花蘸塞入被接种对象的鼻孔,以此引起发痘,达到预防接种的目的。因本法需直接刺破儿痘,病家多不愿接受,故在古代亦较少用。
-
仁端录
《仁端录》为痘疹专著。十六卷(又有五卷本及十卷本)。又名(仁端录痘疹》、《仁端录痘疹玄珠》。明·徐谦撰。撰年不详。包括痘病总括、辨痘形色、分期调治、痘疹兼杂症、治疗方药及药性、痘病歌赋和杂说等,内容较简明实用。现存清刻本。
-
黄石峰
黄石峰元末医家。擅长于痘科。曾录三十余家医论,结合自己临证治痘经验,将痘疹病因、证候及治法等编成七言韵语,成《痘疹玉髓》四卷。附入名医万全《痘疹世医心法》,易名《秘传痘疹玉髓》,刊行于世。
-
邓旒
邓旒(liú流)为清代医家。号乐天。福建邵武县人。擅长儿科,尤精于麻痘。嘉庆年间(1796~1820)曾在广东学人痘接种术,后在福建推广种痘术。晚年著有《保赤指南车》一书,对儿科杂证,尤其是麻痘有较详尽的叙述。
-
唐威源
唐威源清代医家。字维德。山东益都人。精于儿科,撰《痘科温故集》二卷(1752年)。该书以《内经》五郁之治为本,论痘郁条达之法,且参以己验。书中附有治痘六十三方及治痘后余毒诸方。
-
除泡散
处方:滑石(飞过)4两,白术1两,白芷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有水泡者,或痘有湿烂流水出。用法用量:以银针挑破其痘,令去清水,将此末捻之,内服实浆散。摘录:《种痘新书》卷三
-
邓乐天
邓乐天即邓旒。邓旒(liú流)为清代医家。福建邵武县人。擅长儿科,尤精于麻痘。嘉庆年间(1796~1820)曾在广东学人痘接种术,后在福建推广种痘术。晚年著有《保赤指南车》一书,对儿科杂证,尤其是麻痘有较详尽的叙述。
-
虚痘
虚痘病证名。见《痘疹泄秘》。症见痘出不红润,色灰白,痘顶陷凹。多由气血两虚所致。治宜益气养血,用保元汤加肉桂之类。
-
袁句
袁句清代医家。字大宣,号双梧主人。河南洛阳人。曾任职于刑部,精医药。凡病叩门者,皆为之诊治。因其儿女半伤于痘,乃精研痘科,历十六载,撰《天花精言》六卷(又名《痘症精言》)(1753年)。
-
保赤全书
《保赤全书》儿科著作。二卷。明·官橓撰,李时中增补。刊于1585年。卷上为痘病诊治,凡92论;卷下为女人出痘、麻疹证治及痘疹治疗方剂。全书有论有方,简明扼要。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明刻本等。
-
痘癞
痘癞病名。小儿痧痘继发感染之疮疡。见《医宗金鉴》卷七十六。即痘风疮。详见小儿痘风疮条。
-
六味稀痘饮
别名:稀痘饮处方:山楂1钱,紫草1钱,牛蒡子1钱,防风1钱2分,荆芥1钱2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将发痘。用法用量:稀痘饮(《科明医彀》卷六)。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七
-
痘疔
痘疔病证名。出《痘疹泄秘》。长于痘疮内的疔,其色紫黑,疔形坚实,随痘而出,多先见疔而后见痘形,生长较快。为热毒积于肌肉间,随痘而出所致。
-
许豫和
许豫和(1737~)为清代医家。字宣治,号橡村。安徽歙县人。曾专心研究痘疹多年,采集诸家有关论述,结合个人临证,撰有《重订幼科痘疹金镜录》、《橡村痘诀》、《痘诀余义》、《怡堂散记》、《散记续编》、《小儿诸热辨》、《橡村治验》等书,合称《许氏幼科七种》(刊于1785)。
-
许橡村
许橡村即许豫和。)为清代医家。字宣治,号橡村。安徽歙县人。曾专心研究痘疹多年,采集诸家有关论述,结合个人临证,撰有《重订幼科痘疹金镜录》、《橡村痘诀》、《痘诀余义》、《怡堂散记》、《散记续编》、《小儿诸热辨》、《橡村治验》等书,合称《许氏幼科七种》(刊于1785)。
-
许宣治
许宣治即许豫和。)为清代医家。字宣治,号橡村。安徽歙县人。曾专心研究痘疹多年,采集诸家有关论述,结合个人临证,撰有《重订幼科痘疹金镜录》、《橡村痘诀》、《痘诀余义》、《怡堂散记》、《散记续编》、《小儿诸热辨》、《橡村治验》等书,合称《许氏幼科七种》(刊于1785)。
-
胡廷训
胡廷训明代儿科学家。曾采《古今医鉴》、《济世全书》、《寿世保元》等有关痘疹诸论,撰《补遗痘疹辨疑全幼录》四卷。陆道元《痘疹金镜录补遗》(1618年)系袭胡氏书而成,后人不察,特奉《金镜录》为痘疹之章程,而《补遗痘疹辨疑全幼录》殆废而不行。
-
张琰
张琰清代医家。字逊玉,山东宁阳县人。世代业医,尝祖承聂久吾之种痘术,普及种痘术,为人种痘达万人。晚年撰《种痘新书》,为我国早期种痘方面的专书,内容丰富,影响很广。
-
柳樊邱
柳樊邱明代医家。字可封。贵溪(今属江西)人。擅长痘科,治病多效。曾著痘疹专著,后经谭起岩整理成《痘疹神应心书》二卷。
-
郑大忠
郑大忠明代儿科学家。字英翰。榕邑(今福建福州)人。先习儒,后习医。尤专痘疹。初崇丹溪,后采百家,乃得痘疹证治旨要。施于临床。十全八九。晚年撰成《痘经会成保婴慈幼录》(一名《痘经会成》)九卷(1599年)。
-
水靥
水靥为病证名。指痘疮结靥而有脓水溢出者。明·聂尚恒《痘疹慈航》:“痘靥时,有外溃而脓水淋漓者,谓之水靥。”
-
天花精言
《天花精言》为痘疹专著。六卷。清·袁句撰。刊于1755年。卷一~三专论痘疹的治疗;卷四为痘疹图说;卷五论药性;卷六备用诸方,共录验方11首。此书又有四卷本,名《痘症精言》,内容略有增补。
-
蒙头
蒙头异痘之一。指痘出蒙头满面。为痘毒上攻头部所致。治宜疏解败毒,用《医宗金鉴》松肌通圣散。
-
六味饮
处方:山楂1钱,紫草1钱,牛蒡子1钱,防风1钱2分,荆芥1钱2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稀痘。主用法用量:水煎服。痘将发之时服之。摘录:《大生要旨》卷五
-
龙硼丹
处方:硼砂5分,青黛5分,山豆根5分,冰片5厘。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痘后咽喉肿痛。用法用量:吹喉。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七
-
汪若源
汪若源明代医家。履贯欠详,尝著《痘疹大成》,又名《汪氏痘书》,刊刻于世。
-
紫草酒
《冯氏锦囊 痘疹》卷十四:方名:紫草酒组成:紫草5钱,醇酒半盏。主治:痘夹黑点子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许学文
许学文为明代医家。安徽合肥人。精通医术,尤其长于痘疹科。活人甚众。著有《痘科约旨》、《保赤正脉》二书,均佚。另有《孙真人宝训》,未见行世。
-
刘沛生
刘沛生清代医家。字雨亭,号外秾。江苏仪征人。家中世代为儿科医,其于痘疹一证,颇有专长。尝有语云“顺者勿庸治,逆者无可治,所待治者险证耳。”其治痘证几百无一失。
-
单锁口
单锁口病名。系指嘴角一侧生有天花,板硬而活动受碍的病证。《医宗金鉴》卷五十七:“一嘴角有痘(天花)一粒,较诸痘独大,板硬无盘,名曰单锁口……”
-
白雪汤
处方:干姜末3分。功能主治:痘虚弱不浆不靥,及痨瘵。用法用量:人乳1钟和服。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
醍醐饮
《玉案》卷六:方名:醍醐饮组成:当归1钱,桔梗1钱,白术1钱,川芎1钱,熟地1钱2分,桂枝6分。功效:托痘。主治:痘症见标太重。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
邓梧主人
邓梧主人即袁句。袁句为清代医家。字大宣,别号双梧主人。河南洛阳人。于1753年撰《天花精言》一书(又名《痘症精言》)(1755年刊行),专门论述种痘法。
-
叶大椿
叶大椿为清代医生。字子容。梁溪(属江苏无锡)人。精于痘科,撰《痘学真传》八卷(1732)。
-
叶子容
叶子容即叶大椿。叶大椿为清代医生。字子容。梁溪(属江苏无锡)人。精于痘科,撰《痘学真传》八卷(1732)。
-
叶向春
叶向春为清代医家。字完初。江苏华亭(今松江)人。长于治疗小儿痧痘,编著有《痘科红炉点雪》一书。
-
叶完初
叶完初即叶向春。叶向春为清代医家。字完初。江苏华亭(今松江)人。长于治疗小儿痧痘,编著有《痘科红炉点雪》一书。
-
人参补声饮
《痘疹仁端录》卷十:组成:人参、阿胶、牛蒡、杏仁、麦冬、石菖蒲、淡竹叶、粘米。主治:痘后音哑。
-
托里无忧散
《救偏琐言 备用良方》:组成:黄耆、人参、甘草、僵蚕、白芷、桔梗、当归、川芎、炒占米、大枣。主治:痘至6-7日,身不热,痘不燥,亦不甚红,囊不充肥者。
-
射干鼠粘汤
《痘疹仁端录》卷十:方名:射干鼠粘汤组成:生地、白芍、玄参、牛蒡、射干、山豆根。主治:痘后咽痛。
-
一字金丹
一字金丹为《证治准绳·幼科》集六方。组成为紫花地丁、蚤休、山慈菇。为细末,每服一字,开水送下。治痘毒及痘黑陷倒靥,干枯不起。
-
补中化毒汤
处方:陈皮、白术、砂仁、神曲、甘草、山楂肉。功能主治:痘后伤食腹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
蝉退膏
处方:蝉退、白芷、地骨皮、白芍各等分。功能主治:痘痒不能食,色淡白者。用法用量:熬膏服。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