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
《灵枢·五变》:“胸中蓄积,血气逆留。”又:“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见“留血”。③针术的一种,今称留针法。即针刺得气后,置针于穴上一定的时间,然后再出针。多适用于虚寒之证。《灵枢·经脉》:“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见“留者攻之”。
-
食品采样留检制度
1.每份菜肴烹调完毕后,必须实行食品留验制度。2.留取方法。在当餐发出食品之前,营养师用消毒过的勺或叉,直接从锅或大容器中取出,装在经过消毒的容器内,品种不同的标本应分别放置,注明日期、餐次、饮食种类等。留样数量要多于30g,采集的食物样品置冷藏室或冰箱,保留24h,以备必要时检验。
-
阴挺丹
《江苏省中药成药标准暂行规定汇编》:组成:黄柏(微炒)5两,雄黄2两5钱,五味子(炒)2两5钱,枯矾10两,龙骨(煅)10两。主治:子宫下垂。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呈卵圆形,每丸重1钱5分,用丝棉包好,丝线扎紧,留一长些绳头,再用蜡纸包严,置室内阴凉干燥处。
-
脑烁
脑烁病证名。《千金翼》作“脑烁疽”。本病属于脑疽之虚证,色暗不溃,硬不见脓,溃破不敛。《灵枢·痈疽》:“阳留不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参见有头疽、脑疽条。
-
阳离子淀粉CCS-01
阳离子淀粉CCS-01系季铵型造纸用取代度阳离子淀粉。性状:白色粉末。用途:主要用来提高填料及细小纤维的留着,是优良的助留、助滤剂及中性胶的配用助剂。制备或来源:由玉米淀粉、阳离子剂、催化剂等反应制得。结构式中R,R',R"是指不同或相同的烷基。备注:水分≤14%。pH值(3%水溶液)7.0。加热溶解。
-
高国兰
高国兰,女,1962年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作为中组部、团中央首届“博士服务团”成员,于1999年到江西挂职锻炼并作为特殊人才引进留在江西工作。在妇科肿瘤诊治、体外药敏及肿瘤切除与整形结合方面有较深研究,在临床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国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等全国18个协会任职;
-
玉匮丸
《简易方》引《叶氏录验方》(见《医方大成》卷五):别名:三匮丹组成:大木瓜1个(去皮瓤,作缸子,入附子在内,须留盖子盖之,竹钉签定,蒸熟,取去竹钉),大附子1个(7-8钱重者,用汤浸洗,去黑皮脐,作窍子),辰砂1两(研,入附子窍内,不尽者留入木瓜内铺盖附子)。一法用人参切片,砌定附子于木瓜内蒸,尤妙。
-
滤过碳酸氢排泄百分率
口服法①晨起测血气及尿pH值,根据血气HCO-3值计算出口服NaHCO3剂量,公式为:需补NaHCO3(g)=体重(kg)×60%×(25-实测HCO-3)×84。静脉注射法以每分钟4ml的速度静脉滴注5%NaHCO3500ml,每60min收集尿1次,并同时抽血,测定血浆和尿液中的肌酐与HCO-3浓度,计算其排泄分数。参考值正常人几乎为零。
-
金银花酒
《外科理例》卷一:金银花酒:处方:金银花(生取藤叶)1把。制法:瓷器内烂研,入白酒少许,调和稀稠得宜。功能主治:痈疽发背,乳痈。摘录:《外科理例》卷一《古方汇精》卷二:方名:金银花酒组成:鲜忍冬花叶。用法用量:涂于患处四周,中留一口泻气。制备方法:入砂盆研烂,和葱汁加酒少许,稀稠得宜。
-
尿E3及E/C测定
操作名称尿E3及E/C测定方法及内容1.孕尿E3留24h或12h尿,记总量,取5-10ml送检;E/C留晨尿,随意尿或12h夜尿,取5-10ml送检。若E324h提示胎儿濒危,4mg/24h者胎儿已临死亡。3.单次测定不能准确反映胎儿胎盘功能,必须多次测定,作动态观察。测定值升降在30%以上才算有差异,数值上升表明功能良好。
-
潮水坑
潮水坑指主要在海岸的潮间带,退潮时海水在低凹处贮留形成的水坑,大小千差万别,于涸时间随低潮面的高度而异,每日都有变化。日照、降雨等气象条件的影响不同,在其中生活的生物的活动也有变化,所以水潭中的水温、盐份、氢离子浓度、溶解氧等水质条件的变化是复杂的。在潮间带水坑中栖息的生物主要为低潮带群落所构成。
-
经皮内固定
经皮内固定亦称经皮穿针固定。术者以手指固定骨折块,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经皮肤穿入不锈钢针一枚,斜同上固定骨折块,或用两枚针交叉固定,将针尾弯成钩形留于皮外,亦可将针尾增粗如钉尾状,埋于皮下,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肘直角托板加肘“8”字绷带固定3周。复位后需拍摄X线片检查,一般固定时间3~
-
目闭
目闭为症状名。指闭目不欲开。《黄帝内经灵枢·大惑论》:“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气盛,阴气盛则阴蹻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治宜补气养肝。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
痀挛
痀(jū,音拘)挛证名。即“拘挛”。指筋骨拘急挛缩,肢节屈伸不利。参“拘挛”。《灵枢·邪客》:“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详拘挛条。
-
蛋白质生物价
蛋白质生物价(biologicalvalue;BV)是指蛋白质储留量占吸收量的百分比。计算见式(6):其中储留氮及吸收氮的计算见式(7)、式(8):储留氮=吸收氮-(尿氮-尿内源氮)…(7)吸收氮=摄入氮-(粪氮-粪代谢氮)…
-
吕祖仙膏
《卫生鸿宝》卷二:组成:生山药1段(洗净,去皮)、碎火石数钱。主治:一切无名肿毒,痈、疽、疮疖阴阳等症。用法用量:涂患处,中留1孔出气,易2-3次。制备方法:和匀捣烂。
-
收毒外消膏
《直指》卷二十二:别名:内消膏组成:黄明牛皮胶(长流水半升溶开)1两,虢丹(再煎,柳枝急搅5-6沸)1两。用法用量:以鸡羽摊于疮上,留口。如未破,敷,肿自消。制备方法:上药候冷收入瓷合。附注:内消膏(《普济方》卷二八四)。
-
芸香丸
《养老奉亲》:组成:鹿角1两(烧令红,候冷研),芸苔子半两(微炒)。主治:风血留滞,下成肠风、痔疾。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食前饭饮送下;温酒送下亦得。制备方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十枣散
《杨氏家藏方》卷三:组成:穿山甲1两,干枣10个。主治:但热不寒疟。用法用量:每服2钱,当发日日未出时,井花水调下。制备方法:上同烧灰留性,研为细末。
-
行血定痛丸
《简明医彀》卷五:组成:玄胡两半,滑石5钱,红花5钱,官桂5钱,红曲5钱,桃仁30粒。主治:素喜食热物,死血留于胃,痛。用法用量:每服40丸,生姜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蒸饼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
圣枣散
《杨氏家藏方》卷十六:组成:大枣49枚(烧灰留性)。主治:乳痈。用法用量:外敷。制备方法:不拘痈大小,尽用枣灰及粪堆下土,细研3-4钱和匀,以新汲水调敷。
-
五炒川楝丸
《医学入门》卷七:组成:川楝肉5两(1两斑蝥1个炒,1两小茴5钱、盐5分炒,1两故纸3钱炒,1两黑丑3钱炒,1两萝卜子1钱炒。去各药,留小茴、故纸)。主治:钓肾,诸疝。用法用量: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
神龙散
《鸡峰》卷二十四:方名:神龙散组成:胡桐律3两,雄黄3两。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用时先以温浆水漱口,再取药一剜耳子许,掺贴患处。制备方法:上入坩锅子内,以文武火烧,烟尽为度;取出火,以小瓦子盖口,掘地坑子放于内,用新土培,留口出烟;经宿,研细,入真麝香少许。
-
祛阴救痘丹
《辨证录》卷十四:方名:祛阴救痘丹组成:人参1钱,当归3钱,白术3钱,附子3分,荆芥1钱,黄耆3钱。主治:小儿阴症之痘疮,痘疮虚空,而色又清白,发痒中塌,身寒颤,咬牙不已,腹中虚胀,上吐下泻,脉复沉细微弱。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用参、耆、归、术以补气血,气旺而阴自难留,血足而阳自可复;
-
砒油方
《外科证治全书》卷三:方名:砒油方组成:红砒1钱(敲细如粞)。主治:鹅掌风,手足掌心,燥痒起皮,坚厚枯裂。用法用量:凡患风之处,先以火烘皮热,以油擦之,1日3次,至愈乃止。制备方法:上药用麻油1两,煎至砒枯烟尽为度,去砒留油听用。
-
雄黄款冬花散
《普济方》卷二十七:方名:雄黄款冬花散组成:款冬花半两,佛耳草半两,明雄黄1钱(研)。主治:肺痿喘嗽,痰涎壅盛。用法用量:频嗅吸药烟。制备方法:上为末,置于碗内,停灰火上,铄药熏,纸盖碗口留眼。
-
茱萸木瓜丸
《魏氏家藏方》卷八:方名:茱萸木瓜丸组成:大宣木瓜1个(去瓤,留顶盖,入吴茱萸填满,用竹签札定顶盖,入瓷瓯内,上甑蒸,候木瓜熟烂)。主治:脚气,腿膝疼痛,或肿或不肿,及脚气上冲,步履艰辛者。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木瓜汤送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将茱萸研为末,却将木瓜搜和为丸,如绿豆大,焙干。
-
香鳗
《石室秘录》卷三:方名:香鳗组成:肥鳗1斤,白薇半两,小茴香3钱,甘草1钱,薏仁5钱,榧子10个(去壳)。主治:肺痨。用法用量:乘饥时饱餐1顿,不可少留些须,以食尽为度。制备方法:上于砂锅内用水煮烂,加五味和之。
-
桃皮膏
《圣济总录》卷一○一:方名:桃皮膏组成:桃皮(去粗黑者)5两(锉,以水1斗,煮取5升,去滓,先温吃半盏,余留洗头),豉(炒,研)半两,白面(炒)半两。主治:白秃发落。用法用量:先以桃皮汁洗头,并吃讫,后以水调豉、面末敷之。
-
消毒神效散
《古方汇精》卷二:方名:消毒神效散别名:消毒神效丹组成:鲜山药5两(不见水),土朱1两,松香1两,白洋糖1两,全蝎10个。主治:发背,痈疽,乳痈,一切外患。用法用量:上共捣烂,围之留顶,药上盖纸,周时1换。初起即散,已成者,搽3次,收小出毒随愈。
-
消横(疒亶)膏
《良朋汇集》卷五:方名:消横(疒亶)膏组成:鱼膘1两。主治:便毒。用法用量:水熬,入角皂末1两,捣泥,又入姜黄末2钱,麝香3分。摊贴疮,留顶。
-
烟油膏
《验方新编》卷十一:方名:烟油膏组成:烟杆中烟油。主治:疔。用法用量:厚敷四周,留头不敷,少刻疔破出水而愈。如有红丝者,用烟油离丝3寸处敷之,丝即不走。
-
秘传枳壳丸
《朱氏集验方》卷三:方名:秘传枳壳丸组成:枳实18片(去瓤),巴豆27粒,丁香27粒。主治:积气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以姜盐汤送下。制备方法:将枳实2片合作1个,入巴豆、丁香各3粒,线缚定,用黄子醋1碗,煮令干,去巴豆,留小盏醋糊为丸,如绿豆大。
-
秘传秋石丹
《松崖医径》卷下:方名:秘传秋石丹组成:雪梨20个,甘松半斤。主治:劳怯及火证。制备方法:用童便1大缸,以新水一半搅和,候澄清,辟去清者,留浊脚,又入新水同搅,候澄去清者,再入捣碎雪梨20个,又入甘松半斤,熬水1小桶,同搅,以白绵布一方,滤去滓,候澄清,辟去清者,留浊脚,晒干为细末。
-
通阳汤
《医门补要》卷中:方名:通阳汤组成:茯苓、附子、干姜、草果、陈皮、厚朴、车前子、椒目。主治:寒湿鼓胀。寒湿留着中焦,清阳不布,满腹坚胀,面黄,不渴不食,脉沉迟。
-
至效独乌膏
《外科启玄》卷十一:组成:独活、草乌、南星、肉桂各等分。主治:背痈疽发毒肿硬痛。用法用量:用好米醋调敷患处,留头,纸盖,干则醋润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四宝汤
《疡医大全》卷十六:组成:当归3钱,生地黄3钱,升麻3钱,赤芍药3钱。主治:牙痛。用法用量:水2钟,煎1钟,服一半;留一半漱口,吐去。
-
茄子散
方出《证类本草》卷二十九引《胜金方》,名见《玉尺》卷一:方名:茄子散组成:茄子(留花作种,通黄、极大者)。妇人血黄。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欲卧酒调服,1夜消尽无痕迹也。制备方法:切作片,如一指厚,新瓦上倍干,为末。
-
脱茧风凉膏
《外科十三方考》:方名:脱茧风凉膏组成:鸡蛋5个(煮,去白留黄),麻油、雄黄末5钱。功效:润茧消核。主治:瘰疬。用法用量:敷搽患处润茧,其核自落。制备方法:将蛋黄入麻油内,久煎去滓,倾入碗内,加雄黄末搅匀。
-
绵花膏
《鲁府禁方》卷四:方名:绵花膏组成:香油4两,鸡子5个(煮熟,去白留黄,入油煠紫色),黄柏5钱(去粗皮,入油煠褐色。绵纸滤过,再入锅内下黄蜡4两,倾碗内,坐水盆,入麝香少许),乳香、没药、孩茶、轻粉、雄黄、蟾酥、片脑、血竭任意同加。
-
三圣锭
《良朋汇集》卷五:方名:三圣锭组成:陈石灰(水飞,细末)1斤,蜗牛50个,马齿苋(绞汁)多些。主治:初起无名大疮,疔毒。用法用量:用水醋研,涂疮上。初觉便涂,5日后留顶圈上,干则又换。制备方法:晒干作锭。
-
银河丸
《朱氏集验方》卷三:方名:银河丸组成:黑牵牛1两,硫黄半两。主治:腰痛。用法用量:每服50粒,用温酒盐汤空心吞下。制备方法:上同炒令牵牛熟,留硫黄裹在牵牛上,不用研碎。
-
子宫内灸丸
《外台》卷三十三引《广济方》:方名:子宫内灸丸别名:内灸丸组成:麝香2分(研),皂荚10分(涂酥炙,削去黑皮子),蜀椒6分(汗)。主治:无子。用法用量:以绵裹纳产宫中,留少绵线出。觉憎寒不净下多,即抽棉线出却丸药,1日1度换之。无问昼夜皆纳。制备方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酸枣仁大。
-
煮鸭方
《蕙怡堂方》卷二:方名:煮鸭方组成:大雄鸭1只,大蠊蛇(长尺余者)3-4条。主治:大麻风,手足拘挛,发眉尽落者。用法用量:将鸭饿1-2日,次早将蛇寸断与食之,俟鸭腹化,即杀鸭,干拔毛,去肠留肫等用酒加作料煨熟吃之。再饮酒数杯,令微醺获暖,取汗令透,避风数日。
-
紫玉散
《绛囊撮要》:方名:紫玉散组成:白及8钱,黄柏4钱,大黄4钱,姜黄3钱,南星4钱,东丹5钱,矾红2钱,土贝4钱,血竭1钱。用法用量:用井水调敷,留头,以纸摘碎盖上,干则连纸自落,再敷不必水洗,并不可用天落水调。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疏邪荆防散
《疡科捷径》卷中:方名:疏邪荆防散组成:荆芥、象山贝母、牛蒡子、桔梗、甘草、防风、前胡、杏仁、马勃、莱菔汁。主治:紧喉风,缠喉肿痛,咽喉风火留滞壅塞,痰声如拽锯。用法用量:水煎服。
-
蓉豆散
《古方汇精》卷二:方名:蓉豆散组成:芙蓉叶(或根,或花。鲜者捣烂,干者研末)、赤小豆(研末)各等分。主治:一切外症初起,已成未成者。用法用量:涂疮四围,中间留顶,干则频换。制备方法:上用蜜调。
-
移毒消肿散
《青囊秘传》:方名:移毒消肿散组成:紫槿皮(炒)5两,赤芍(炒)1两,香白芷(晒燥,不可炒)1两,独活(炒)1两5钱,石菖蒲(晒,不可炒)1两。功效:痈毒生于骨际及膝上,不急治难以收功,以此药移之。用法用量:以好酒和葱白5茎,煎滚。调搽,不必留顶,1日1换。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藤子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一:方名:藤子散组成:榼藤子1枚,鸡冠花1两,鲮鲤甲(鳞)7片。主治:牝痔。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温酒调下,日3次,不拘时候。与嘉谷散相间服。制备方法:上药都入藏瓶内,盐泥固济,留一小眼子,用炭火烧,烟绝为度,入麝香少许,同研细。
-
熨烙当归散
《御药院方》卷八:方名:熨烙当归散组成:防风(去芦头)1两,当归(去芦头)1两,藁本(去土)1两,独活(锉,去土)1两,荆芥穗1两,顽荆叶1两。主治:寒湿留注,腰腿疼痛,经脉逆滞不得宣通。用法用量:每用药1两半,盐4两慢火炒令热,用绢袋盛之,去痛处熨烙。制备方法:上为粗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