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濟湯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醫醇剩義》卷四:既濟湯

處方

當歸6克 肉桂1.5克 沉香1.5克 廣皮3克 澤瀉4.5克 牛膝6克 瞿麥6克 車前6克 苡仁12克 葵花子12克(炒,研)

功能主治

理氣行水。治膀胱脹,少腹滿,小便癃閉。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醫醇剩義》卷四

《醫醇剩義》卷四:既濟湯

處方

當歸2錢,肉桂5分,沉香5分,廣皮1錢,澤瀉1錢5分,牛膝2錢,瞿麥2錢,車前2錢,苡仁4錢,葵花子4錢(炒,研,同煎)。

功能主治

理氣行水。主寒氣上逆,水氣窒塞不通,以致膀胱脹,少腹滿而小便癃。

摘錄

《醫醇剩義》卷四

《救偏瑣言》卷十:既濟湯

處方

荊芥穗、麻黃(去根,蜜炒將黑,地上出火氣)、幹葛根、石膏、川黃連、大黃、蟬蛻、牛蒡。

功能主治

小兒出痘,火毒太盛,時值隆冬而閉塞者。

用法用量

加生薑2片,胡荽1錢,以陰陽水煎服。

摘錄

《救偏瑣言》卷十

《易簡方》:既濟湯

處方

半夏半兩,麥門冬1兩,甘草4錢,人蔘4錢,竹葉5片,熟附。

功能主治

下利發熱者。霍亂後虛煩不得眠。

用法用量

方中熟附用量原缺。

摘錄

《易簡方》

《袁中參西》上冊

方名

既濟湯

組成

大熟地1兩,萸肉1兩(去淨核),生山藥6錢,生龍骨6錢(搗細),生牡蠣6錢(搗細),茯苓3錢,生杭芍3錢,烏附子1錢。

主治

大病後陰陽不相維繫,陽欲上脫,或喘逆,或自汗,或目睛上竄,或心中搖搖如懸旌;陰欲下脫,或失精,或小便不禁,或大便滑瀉。一切陰陽兩虛,上熱下涼之證。

臨牀應用

1.大便滑瀉:一人,年二十餘,稟資素羸弱,又耽煙色,於秋初患瘧,兩旬始愈。一日大便滑瀉數次,頭面汗出如洗,精神頹憒,昏昏似睡。其脈上盛下虛,兩寸搖搖,兩尺欲無,數至七至。延醫二人皆不疏方。愚後至,爲擬此湯(既濟湯),一劑而醒,又服兩劑遂復初。
2.心疼:友人張某某,曾治一少年,素患心疼,發時晝夜號呼。醫者屢投以消通之藥,致大便滑瀉,虛氣連連下泄,汗出如洗,目睛上泛,心神驚悸,周身瞤動,須人手按,而心疼如故。延醫數人皆不敢疏方。張某某投以此湯(既濟湯),將方中萸肉倍作二兩,連服兩劑,諸病皆愈,心疼竟從此除根。

《醫醇賸義》卷四

方名

既濟湯

組成

當歸2錢,肉桂5分,沉香5分,廣皮1錢,澤瀉1錢5分,牛膝2錢,瞿麥2錢,車前2錢,苡仁4錢,葵花子4錢(炒,研,同煎)。

功效

理氣行水。

主治

寒氣上逆,水氣窒塞不通,以致膀胱脹,少腹滿而小便癃。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