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周圍炎 2009年01月22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疾病別名

肩周炎

疾病分類

普通外科

疾病概述

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俗稱漏肩風。多見於50歲左右的人。發病原因與受寒、外傷有關。另外,肩關節長期不活動或上肢缺少功能鍛鍊,也容易發病。

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初起時爲輕度肩部疼痛,以後逐漸加重,有進可向頸、耳、前臂放射。肩關節活動障礙,患側手不能摸褲袋、扎褲帶、摸背、梳頭、甚至洗臉、漱口等。

本病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推拿、熱療、鍼灸及局部注射醋酸氫化考的松等。另外,患側肩部功能鍛鍊也極爲重要。

疾病描述

簡稱肩周炎,俗稱凝肩。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及關節囊的慢性損傷性炎症。因關節內、外粘連,而以活動時疼痛、功能受限爲其臨牀特點。

症狀體徵

1.本病女性多於男性,左側多於右側,亦可兩側先後發病。多爲中、老年患病。

2.逐漸出現肩部某一處痛,與動作、姿勢有明顯關係。隨病程延長,疼痛範圍擴大,並牽涉到上臂中段,同時伴肩關節活動受限。如欲增大活動範圍,則有劇烈銳痛發生。嚴重時患肢不能梳頭、洗面和扣腰帶。夜間因翻身移動肩部而痛醒。病人初期尚能指出疼痛點,後期範圍擴大,感覺疼痛來於肱骨。

3.體檢,叄角肌有輕度萎縮,斜方肌痙攣。崗上肌腱、肱二頭肌長、短頭肌腱及叄角肌前、後緣均可有明顯壓痛。肩關節以外展、外旋、後伸受限最明顯,少數人內收、內旋亦受限,但前屈受限較少。 4.年齡較大或病程較長者,X線平片可見到肩部骨質疏鬆,或崗上肌腱、肩峯下滑囊鈣化徵。

疾病病因

1.肩部原因 ①本病大多發生在40歲以上中老年人,軟組織退行並變,對各種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是基本因素;②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生的慢性致傷力是主要的激發因;③上肢外傷後肩部固定過久,肩周組織繼發萎縮、粘連。④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後因治療不當等。

2.肩外因素 頸椎病,心、肺、膽道疾病發生的肩部牽涉痛,因原發病長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續性痙攣、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竈,轉變爲真正的肩周炎。

病理生理

肩關節周圍的病變主要發生在盂肱關節周圍,其中包括:

①肌和肌腱。可分兩層。外層爲叄角肌,內層爲崗上肌、崗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圓肌四個短肌及其聯合肌腱。聯合肌腱與關節囊緊密相連,附着於肱骨上端如袖套狀,稱爲旋轉肩袖或肩袖。肩袖是肩關節活動時受力最大結構之一,易於損傷。肱二頭肌長腱起於關節盂上方,經肱骨結節間溝的骨纖維隧,此段是炎症好發之處。肱二頭肌短頭起於喙突,經盂肱關節內前方到上臂,受炎症影響後肌肉痙攣,影響肩外展、後伸。

②滑囊。有叄角肌下滑囊、肩峯下滑囊及喙突下滑囊。其炎症可與相鄰的叄角肌、崗上肌腱、肱二頭肌短腱相互影響。

③關節囊。盂肱關節囊大而松馳,肩活動範圍很大故易受損傷。 上述結構的慢性損傷主要表現爲增生、粗糙及關節內、外粘連,從而產生疼痛和功能受限。後期粘連變得非常緊密,甚至與骨膜粘連,此時疼痛消失,但功能障礙卻難以恢復。

診斷檢查

1.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可因頸5神經根受到刺激出現肩部疼痛,而長時間疼痛、肌痙攣又可導致慢性損傷性炎症。故頸椎病可有肩部症狀,也可繼發肩周炎。二者主要鑑別點是頸椎病時單根神經損害少,往往有前臂及手的根性疼痛,且有神經定位體徵。此外,頭頸部體徵多於肩周炎。

2.肩部腫瘤 肩部腫瘤雖較其他疾病少見,但後果嚴重。臨牀上有時將中老年人的肩痛長期以肩周炎或頸椎病治療,從而延誤診斷。因此,凡疼痛進行性加重,不能用固定患肢方法緩解疼痛,並出現軸向叩痛者,均應攝片檢查,以除外骨病。

治療方案

1.肩周炎有其自然病程,一般在1年左右能自愈。但若不配合治療和功能鍛鍊,即使自愈也將遺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

2.早期給予理療、鍼灸、適度的推拿按摩,可改善症狀。

3.痛點侷限時,可局部注射醋酸強地松龍、能明顯緩解疼痛。

4.疼痛持續、夜間難以入睡時,可短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並加以適量口服肌松馳劑。

5.無論病程長、短,症狀輕、重,均應每日進行肩關節的主動活動,活動時以不引起劇痛爲限。

預後及預防

避免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等所產生的慢性致傷因素。

特別提示

1、注意肩關節局部保暖,隨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避免受寒受風及久居潮溼之地。

2、避免過度勞累,避免提重物,注意局部保暖。

3、要加強身體各關節的活動和戶外鍛鍊,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損傷。

4、老年人要加強營養,補充鈣質,如喫牛奶,雞蛋,豆製品,骨頭湯,黑木耳等,或口服鈣劑。

5、急性期不宜做肩關節的主動活動,可採用熱敷、拔火罐、輕手法推拿、按摩等方法綜合治療,注意熱敷時不要燙傷。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