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絲疔 2015年06月05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紅絲疔爲病症名。又稱紅線疔、血絲疔。指從四肢創口發出紅線,漸向軀幹蔓延的一種外科病症。中醫屬疔瘡範疇。多由手足療或皮膚破損,感染邪毒,沿經向上走竄所致。本病與現代醫學的急性淋巴管炎類似,是由細菌自四肢部傷口侵入,沿淺層淋巴管擴散而引起的淋巴管炎。臨牀多見於四肢內側發出一條或數條紅線,漸向上蔓延至肘腋或膝彎,摸之索條樣、壓痛,局部皮膚紅腫發熱。輕者無全身症狀,重者則伴寒熱、頭痛、乏力等症。也可出現高熱、神昏、頭痛等“走黃”現象[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04.

鍼灸治療:用三棱針或粗針沿紅絲的終點依次向起點點刺出血,間隔約寸許,並挑破初起瘡頭。如出現疔瘡走黃現象,應及時採用綜合療法急救[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304.

因化膿性感染誘發淋巴管發炎之證候。出《證治準繩·外科》卷二。又名赤疔、血箭疔、紅線疔、金絲瘡、血絲瘡、紅演疔、血絲疔、紅絲瘡、紅絲血箭疔、紅演兒、紫疥斑。病因火毒凝聚,或因破傷感染誘發。其證多見於手足,生於手者,紅絲入腋;生於足者,有紅絲入腹股,均屬重症。證見:初起者,局部紅腫熱痛,繼而則見有紅絲起於傷腫處,並沿手臂或小腿迅速向心走竄。嚴重者,全身寒熱,頭痛乏力,食納減少。治宜清熱解毒,可內服五味消毒飲加減,外治當急取紅絲之遠端處挑刺截斷,使血出,以阻斷其向心走竄之勢。同時,還可於距挑刺處約寸許之遠端再予放血,提高截斷其路徑之效果。外治法還有用燈心蘸煙油,於紅線走行之盡頭處燒灸一壯;或可同時審慎應用刺其疔頭者。另有用浮萍草嚼爛外敷之方法,也可於紅絲盡處刺斷,塗搽離宮錠子治療。相當於急性淋巴管炎。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