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證略例》

元 王好古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許學士陰證例

始得陰毒

陰毒本因腎氣虛寒,因欲事或食冷物,而後傷風,內既伏陰,外又傷寒,或先感外寒而後伏陰,內外皆陰,則陽氣不守,遂發頭痛腰重,眼睛疼,身體倦怠而甚熱,四肢厥逆冷,額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煩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三二日間或可起行,不甚覺重。診之六脈沉細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大(六脈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陰證也。)若服涼藥,則渴轉甚,躁轉急。有此病證者,急服還陽退陰之藥即安。惟補虛和氣而已,宜服正元散退陰散五勝散陰證不宜發汗,如氣正脈大身熱而未瘥,用藥發汗無妨。

陰毒漸深候

寸口小而尺脈微大,亦同積陰感於下則微陽消於上,故其候沉重,四肢逆冷腹痛轉甚,或咽喉不利,或心下脹滿,結硬躁渴,虛汗不止,或時狂言爪甲面色青黑,六脈沉細而一息七至以來。有此證者,速宜於氣海關元二穴灸三二百壯,以手足和暖爲效,仍服金液丹來複丹玉女散還陽散退陰散之類,隨證選用之。

陰毒沉困候

沉困之候與前漸深之候皆同,而更加困重。六脈附骨取之方有,按之即無,一息八至以上,或不可數,至此則藥餌難爲攻矣!但於臍中灼艾半棗大,三二百壯以來,手足不和暖不可治也。偶復和暖,則以硫黃及熱藥助之。若陰氣散,陽氣來,漸減熱藥而和治之以取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