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2017年04月2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中藥名·附子

附子爲中藥名,出《神農本草經》。爲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的子根的加工品[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拉丁名

Radix Aconiti Lateralis Preparata(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英文名

prepared common monkshood branched root(《中醫藥學名詞(2004)》)

來源

附子爲毛莨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栽培品)的子根的加工品[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附子或草烏頭之形長而細者名天雄,功專壯陽強腎,餘同附子[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產地

附子主產四川、陝西[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性味歸經

附子味辛,甘,性熱,有毒;入心、脾、腎經[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功效與主治

附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溼的功效[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附子治亡陽汗出,四肢厥冷,脈微欲絕[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附子治脾胃虛寒,心腹冷痛,嘔吐,泄瀉,冷痢,小兒慢驚,陽虛外感[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附子治腎陽不足,畏寒肢冷,陽痿,尿頻,陰寒水腫[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附子治風寒溼痹,陰疽,瘡漏[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用法用量

煎服:制附子,3~9g,回陽救逆可用18~30g,宜久煎[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配伍禁忌

附子反貝母、白蘞、半夏、栝蔞、白及[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使用禁忌

孕婦忌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服藥時不宜飲酒,不宜以白酒爲引[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化學成分

附子含新烏頭鹼、烏頭鹼、次烏頭鹼、消旋去甲基烏藥鹼、棍掌鹼(Coryneine)等生物鹼以及附子脂酸、附子磷脂酸鈣、b2-谷甾醇及其脂肪酸酯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炮製後生物鹼含量大爲減少。

藥理作用

熟附片煎劑有興奮心臟作用,有效成分曾報告爲消旋去甲烏藥鹼及棍掌鹼,二者皆有異丙腎上腺素樣作用,但是否爲附子強心成分,意見不一[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對實驗性關節炎有抗炎作用[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生附子冷浸液可致心律不齊和心跳停止,煮沸後毒性作用大爲降低[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附子磷脂酸鈣及β-谷甾醇等脂類成分具有促進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新陳代謝作用,減少它們在動脈壁的沉着和血液中的含量,曾用於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兔的治療,獲初步效果[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962.

烏頭鹼具局麻(先刺激,後麻醉)鎮痛及抗炎作用,但系劇毒藥,安全範圍小,可使心率減慢、心律紊亂,甚至室顫[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9.。據報告,人口服烏頭鹼0.2mg、川烏3~90g即可中毒致死,致死原因是呼吸中樞及心肌麻痹[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9.。烏頭鹼極易水解,水解後毒性大大減少[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29.

附子中毒

附子又名雄片、本片、明附片等,本品爲毛茛科烏頭屬植物卡氏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 生附子含烏頭鹼、次烏頭鹼、中烏頭鹼及旋去甲烏藥鹼等。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之功效。[參考資料]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266.

不良反應機制

附子生品毒性大,經加工炮製、煎煮及合理配伍可降低附子毒性。附子炮製品煎劑內常用量3~15g,內服中毒量15~30g。附子的主要毒性是引起心律失常且呼吸抑制等。[參考資料]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266.

症狀

附子中毒反應與草烏相同,出現脣舌、手足發麻,運動失靈,心律不整,甚至心臟及呼吸麻痹而死亡。

治療

附子中毒的治療要點爲[參考資料] 張彧主編.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8:266.

1.排毒  立即催吐,洗胃及導瀉,靜脈補充液體,以促進毒物排泄。

2.解毒  用阿托品抑制腺體分泌,抑制平滑肌過度緊張狀態,阻斷迷走神經對心臟的影響及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使之症狀得以減輕或消除。

3.對症治療  呼吸抑制時可給予氧氣吸入及行人工呼吸;休克時行抗休克治療;體溫過低時給予保溫。

附子的藥典標準

品名

附子

Fuzi

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rKA

來源

附子爲毛茛科植物烏頭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月下旬至8月上旬採挖,除去母根、鬚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規格。

(1)選擇個大、均勻的泥附子,洗淨,浸入膽巴昀水溶液中過夜[參考資料]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一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再加食鹽.繼續浸泡,每日取出曬晾,並逐漸延長曬晾時間,直至附子表面出現大量結晶鹽粒(鹽霜)、體質變硬爲止,習稱“鹽附子”。

(2)取泥附子 按大小分別洗淨,浸入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參考資料]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一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調色液使附片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出現油麪、光澤後,烘至半乾,再曬乾或繼續烘乾,習稱“黑順片”。

(3)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淨,浸入膽巴的水溶液中數日[參考資料]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一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去外皮,縱切成厚約0.3cm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曬乾,習稱“白附片”。

性狀

鹽附子

呈圓錐形,長4~7cm,直徑3~5cm。表面灰黑色,被鹽霜,頂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圍有瘤狀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體重,橫切面灰褐色,可見充滿鹽霜的小空隙和多角形形成層環紋,環紋內側導管束排列不整齊。氣微,味成而麻,刺舌。

黑順片

爲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5cm,寬0.9~3cm.厚0.2~0.5cm。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潤具光澤,半透明狀,並有縱向導管束。質硬而脆,斷面角質樣。氣微,味淡。

白附片

無外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0.3cm。

鑑別

取本品粉末2g,加氨試液3ml潤溼,加乙醚25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揮幹,殘渣加二氯甲烷0.5ml使溶解,作爲供試品溶液。另取苯甲酰新烏頭原鹼對照品、苯甲酰烏頭原鹼對照品、苯甲酰次烏頭原鹼對照品,加異丙醇一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單酯型生物鹼)。再取新烏頭鹼對照品、次烏頭鹼對照晶、烏頭鹼對照品,加異丙醇一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爲對照品溶液(雙酯型生物鹼)。照薄層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B)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各5~10μl,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4:3.6:1)爲展開劑,置氨蒸氣飽和20分鐘的展開缸內,展開,取出,晾乾,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鹽附子在與新烏頭鹼對照品、次烏頭鹼對照品和烏頭鹼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黑順片或白附片在與苯甲酰新烏頭原鹼對照品、苯甲酰烏頭原鹼對照品、苯甲酰次烏頭原鹼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檢查

水分

不得過15.0%(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Ⅸ H 第一法)。

雙酯型生物鹼

照[含量測定]項下色譜條件、供試品溶液的製備方法試驗。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新烏頭鹼對照品、次烏頭鹼對照品、烏頭鹼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異丙醇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製成每1ml各含5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上述對照品溶液與[含量測定]項下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含雙酯型生物鹼以新烏頭鹼(C33H43NO10)、次烏頭鹼(C32H45NO10)和烏頭鹼(C33H43N011)的總量計,不得過0.020%。

含量測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第一增補本)刪除原“總生物鹼”項[參考資料]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一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Ⅵ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

以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爲填充劑;以乙腈四氫呋喃(25:15)爲流動相A,以0.1mol/L醋酸銨溶液(每1000ml加冰醋酸0.5ml)爲流動相B,按下表中的規定進行梯度洗脫,檢測波長爲235nm。理論板數按苯甲酰新烏頭原鹼峯計算應不低於3000。

時間(分鐘)流動相A(%)流動相B(%)
0~4815 →2685→ 74
48~4926 →3574 →65
49~583565
58~6535 →1565 →85
對照品溶液的製備

取苯甲酰新烏頭原鹼對照品、苯甲酰烏頭原鹼對照品、苯甲酰次烏頭原鹼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異丙醇-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製成每1ml各含1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供試品溶液的製備

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2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加氨試液3ml,精密加入異丙醇-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50ml,稱定重量,超聲處理(功率300W,頻率40kHz,水溫在25℃以下)30分鐘,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異丙醇一乙酸乙酯(1:1)混合溶液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濾液25ml,40℃以下減壓回收溶劑至幹,殘渣精密加入異丙醇-二氯甲烷(1:1)混合溶液3ml溶解,濾過,取續濾液,即得。

測定法

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乾燥品計算,含苯甲酰新烏頭原鹼(C31H43NO10)、苯甲酰烏頭原鹼(C32H45NO10)和苯甲酰次烏頭原鹼(C31H43NO9)的總量,不得少於0.010%。

附子飲片

炮製
附片

(黑順片、白附片) 直接入藥。

性狀、鑑別、檢查、含量測定

同藥材。

淡附片

取鹽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換水2~3次,至鹽分漂盡.與甘草、黑豆加水共煮透心,至切開後口嘗無麻舌感時,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曬乾。

每100kg鹽附子,用甘草5kg、黑豆10kg。

本品呈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5cm,寬0.9~3cm,厚0.2~0.5cm。外皮褐色。切面褐色,半透明,有縱向導管柬。質硬,斷面角質樣。氣微,味淡,口嘗無麻舌感。

33H43NO10)、次烏頭鹼(C32H45NO10)和烏頭鹼(C33H43N011)的總量計,不得過0.010%。

鑑別、檢查(水分)、含量測定

同藥材。

炮附片

取附片,照燙法(2010年版藥典一部附錄Ⅱ D)用砂燙至鼓起並微變色。

本品形如黑順片或白附片,表面鼓起黃棕色,質鬆脆。氣微,味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第一增補本)刪除原【含量測定】總生物鹼 項[參考資料]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第一增補本[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鑑別、檢查

同附片。

性味與歸經

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

功能與主治

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用於亡陽虛脫,肢冷脈微,心陽不足,胸痹心痛,虛寒吐瀉,脘腹冷痛,腎陽虛衰,陽痿宮冷,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溼痹痛。

用法與用量

3~15g,先煎,久煎。

注意

孕婦慎用;不宜與半夏、瓜蔞、瓜萎子、瓜蔞皮、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貯藏

鹽附子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黑順片及白附片置乾燥處,防潮。

注:鹽附子僅做[性狀]檢測。

出處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

方劑名·附子

處方

吳茱萸10克,附子10克。

功能主治

據報道,用本方治療鵝口瘡170例,有效率達98%。另據報道,單用吳茱萸粉和米醋調敷兩腳心,連用3晚,治療本病30例,也取得較好效果。

用法用量

共研細末,用米醋調成稀糊狀,分攤於2塊塑料薄膜上,每日晚上敷兩腳心(湧泉穴),外蓋紗布,膠布固定,次晨去掉,連用2晚。

摘錄

《外治方》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