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魚側耳

傘菌目側耳科側耳屬 可食用可栽培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中文學名

鮑魚側耳

拉丁學名

Pleurotus abalonus Han, K. M. Chen et S. Cheng

中文別名

鮑魚菇

同物異名

分類地位

形態特征

子實體中等至大型。菌蓋扇形或半圓形,中央稍凹,直徑5-24cm,暗灰色至污褐色。菌蓋表面有剛毛狀囊體,近圓柱形或近棍棒狀。菌褶延生,有橫脈,寬,奶油色,有時呈現明顯的灰黑色邊緣。菌柄偏生,長5-8cm,粗1-3cm,白色或淺灰白色,內實,質地緻密。褶緣囊體棍棒狀或近柱形,淺褐色。有褶側囊體。擔子四小梗。孢子印奶油白色。孢子無色,光滑,長橢圓形,10.5-13.5×3.8-5μm。

圖例

圖 1 鮑魚側耳 : 1. 子實體, 2. 孢子, 3. 擔子

生態習性

春至秋季生小果榕(Ficus microcarpus)等樹幹的枯死處。

分佈地區

福建臺灣等。

經濟用途

可食用,菌肉肥厚,臺灣及大陸一些地區大面積人工栽培生產。有人認爲此種等於泡囊側耳(P. cystidiosus),但也有人認爲明顯有別,有待進一步研究。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