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牡丹湯 2009年12月04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金匱要略》卷中:大黃牡丹湯

處方

大黃12克 牡丹3克 桃仁9克。瓜子12克 芒消9克

功能主治

瀉熱破瘀,散結消腫。主腸癰初起,右少腹疼痛拒按,甚則局部有痞塊,發熱惡寒,自汗出,或右足屈而不伸,苔黃膩,脈滑數者。

用法用量

上五味,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納芒消,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

備註

本方治症屬於熱毒蘊結於腸,氣血瘀滯不通而成。方中大黃清熱解毒,祛瘀通便;丹皮涼血散瘀爲君,芒消助大黃清熱解毒,瀉下通便爲臣;桃仁、丹皮活血化瘀爲佐,冬瓜仁排膿散結爲使。五味合用,共奏瀉熱逐瘀,散結消癰之功。

摘錄

《金匱要略》卷中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