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體催乳素瘤臨牀路徑(2011年版) 2011年05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垂體催乳素瘤臨牀路徑(2011年版)》由衛生部於2011年4月7日衛辦醫政發〔2011〕49號印發。

垂體催乳素瘤臨牀路徑(2011年版)

一、垂體催乳素瘤臨牀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一)適用對象。

第一診斷爲垂體催乳素瘤(ICD–10:D35.2 M82710/0)。

(二)診斷依據。

根據《協和內分泌代謝學》(史軼蘩主編,科學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Wilson JD主編,Harcourt Publishers Limited,1998年,第九版)和《臨牀診療指南–內分泌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1.性腺功能減退和泌乳:女性表現爲月經紊亂或閉經,男性表現爲性功能低減。部分患者可合併泌乳或觸發泌乳。

2.垂體腺瘤壓迫周圍組織的臨牀表現:如頭疼、視野缺損;部分患者合併其他垂體功能減低的臨牀表現。

3.血清學測定催乳素水平顯著升高。

4.鞍區MRI提示垂體有佔位性病變。

5.除外其他垂體疾病以及原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生理性、藥理性催乳素水平的升高。

(三)選擇治療方案的依據。

根據《協和內分泌代謝學》(史軼蘩主編,科學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Wilson JD主編,Harcourt Publishers Limited,1998年,第九版)和《臨牀診療指南–內分泌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1.藥物治療:溴隱亭爲首選藥物。

溴隱亭治療適用於:對溴隱亭敏感、無不可耐受及不良反應的患者。

對溴隱亭不耐受或治療效果不佳者可選用其他多巴胺受體激動劑。

不適用藥物治療情況:肝腎功能異常、對藥物治療不敏感或不能耐受其副作用。

2.手術治療:大腺瘤及出現腫瘤壓迫症狀、各種原因不能堅持藥物治療以及藥物治療效果不佳者。

3.放療或伽馬刀治療:不作爲一線治療。適用於不能耐受藥物及手術治療或手術後輔助治療患者。

(四)標準住院日爲10–14天。

(五)進入路徑標準。

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CD–10:D35.2 M82710/0垂體催乳素瘤疾病編碼。

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時,但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牀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

(六)住院期間檢查項目。

1.必需的檢查項目:

(1)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

(2)肝腎功能、血糖、血脂和電解質;

(3)X線胸片、心電圖、腹部超聲、乳腺及婦科超聲(女性);

(4)視力、視野檢測;

(5)鞍區MRI:平掃+增強(對於微腺瘤應該做動態增強);

(6)PRL(休息狀態下)至少兩次。若PRL水平明顯升高,做溴隱亭敏感試驗,以選擇確定藥物治療的有效性;

(7)垂體前葉功能檢查:GH、IGF-1、甲狀腺功能、性腺功能、腎上腺皮質功能等,必要時行相關的興奮或抑制試驗。

2.根據患者病情可選擇的檢查項目:

(1)有多飲和多尿的症狀時行垂體後葉功能檢查;

(2)女性患者監測基礎體溫。

(七)藥物選擇。

1.多巴胺激動劑:溴隱亭等。

2.垂體前葉功能低減者補充相應激素。

3.垂體後葉素:根據是否存在中樞性尿崩症合理用藥,如醋酸去氨加壓素或鞣酸加壓素等。

(八)出院標準。

1.一般情況良好。

2.採用藥物治療者可服藥後門診治療。

3.採用手術治療轉相關科室手術。

4.採用放療或伽瑪刀輔助治療的患者轉放療科。

(九)變異及原因分析。

垂體生長激素/催乳素混合瘤、多發內分泌腺瘤病(MEN)和McCune–Albright綜合徵患者不適用該路徑。

二、垂體催乳素瘤臨牀路徑表單

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爲垂體催乳素腺瘤(ICD–10:D35.2 M82710/0)

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院號:           

住院日期:             日  出院日期:          日 標準住院日:10–14天

日期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 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

□ 完成病歷書寫

□ 完善輔助檢查

□ 醫師查房,初步確定治療方案

□ 向患者及其家屬告知病情及診治方案,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 完成首次病程記錄等病歷書寫

□ 必要時上級醫師查房,明確診斷,指導治療

□ 完成醫師查房記錄

□ 必要時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情變化及相關檢查結果

□ 上級醫師查房

□ 完善入院檢查項目

□ 進行必要的相關科室會診

□ 住院醫師完成上級醫師查房記錄等病歷書寫

長期醫囑:

□ 內分泌病護理常規

□ 一/二/三級護理

□ 飲食

□ 用藥依據病情下達

臨時醫囑:

□ 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

□ 肝腎功能、血糖、血脂、電解質

□ 垂體前葉及後葉功能檢查

□ X線胸片、心電圖、超聲、垂體MRI(平掃+增強)

□ 視力視野檢查

長期醫囑:

□ 一/二/三級護理

□ 飲食

□ 用藥依據病情下達

臨時醫囑:

□ 補充必要檢查

□ 其他醫囑

主要護理

工作

□ 介紹病房環境、設施和設備

□ 入院護理評估

□ 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 宣教(內分泌病知識)

□ 觀察病情變化

□ 按時評估病情,相應護理到位

 

病情變異記錄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日期

住院第3-7天

住院第8-12天

住院第13-14天

(出院日)

□ 三級醫師查房

□ 根據檢查結果制定治療方案

□ 三級醫師查房,注意病情變化

□ 住院醫師完成病歷書寫

□ 觀察服用藥物後副反應及催乳素變化

□ 不能耐受藥物治療的患者轉腦外科或放療科

□ 上級醫師查房,確定有無併發症情況,明確是否出院

□ 完成出院記錄、病案首頁、出院證明書等

□ 向患者交代出院後的注意事項,如:返院複診的時間、地點,發生緊急情況時的處理等

長期醫囑:

□ 一/二/三級護理

□ 飲食

□ 用藥依據病情下達

臨時醫囑:

□ 複查異常化驗

□ 依據病情需要下達

長期醫囑:

□ 一/二/三級護理

□ 飲食

□ 用藥依據病情下達

臨時醫囑:

□ 複查異常化驗

□ 依據病情需要下達

出院醫囑:

□ 出院帶藥

□ 定期門診隨訪

□ 監測血常規、肝腎功能、催乳素、垂體激素監測

主要

護理

工作

□ 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 心理與生活護理

□ 觀察患者情況

□ 心理與生活護理

□ 指導患者生活護理

□ 出院帶藥服用指導

□ 特殊護理指導

□ 交待常見的藥物不良反應,囑其定期門診複診

病情

變異

記錄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無  □有,原因:

1.

2.

護士

簽名

醫師

簽名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