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丸 2009年12月11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中藥部頒標準

拼音名

Baibu Wan

標準編號

WS3-B-1735-91

處方

百部粉 100g 小雌雞 (去毛爪腸) 1000g

製法

以上二味,將小雌雞蒸燉至熟爛,與百部粉混勻,乾燥,再粉碎成細粉 ,用水泛丸,乾燥,即得。

性狀

本品爲棕色的水丸;氣微,味苦、微甘。

鑑別

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澱粉粒蟬殼形、螺螄形、矩圓形、棒槌形、 類圓形、腎形、類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大多凹凸不平,有的較小端稍尖突,直徑 5 ~62μm,長約至72μm,臍點不明顯,層紋隱約可見。橫紋肌纖維呈不規則或長方形塊片 ,淡黃色,表面具細密橫紋。

檢查

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8 頁)。

功能與主治

潤肺止咳,補虛殺蟲。用於骨蒸勞嗽,肺結核? ?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 9g,一日2 次。

注意

忌生冷、辛辣食物。

貯藏

密封。

《聖濟總錄》卷六十六

組成

百部(焙)半兩,款冬花(去梗)半兩,天門冬(切,焙)半兩,貝母(去心)半兩,桔梗(炒)半兩,紫菀(去苗土)半兩。

主治

咳嗽上喘,唾膿血,胸膈不利,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後、臨臥甘草、烏梅湯送下。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千金》卷十八

組成

百部根3兩,升麻半兩,桂心1兩,五味子1兩,甘草1兩,紫菀1兩,乾薑1兩。

主治

諸嗽,不得氣息,唾膿血。

用法用量

每服3丸,日3次。以知爲度。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用藥禁忌

忌生蔥、海藻、菘菜。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嗽不得息,明明是火逆爲患,故用百部導之於下,升麻散之於上,姜、桂之辛以散火,五味之酸以斂津,紫菀、甘草既能治嗽,並可和血。

《局方》卷四

組成

天門冬(去心)1斤,杏仁(去皮尖,炒)6兩,黃耆6兩,百部根6兩,瓜蔞根16兩,紫蘇22兩,紫菀(去苗,洗)22兩,馬兜鈴22兩,黑參8兩,肉桂(去粗皮)4兩。

主治

肺氣不調,咳嗽喘急,胸膈煩悶,脣乾口燥,面目浮腫,咽嗌不利,積久不愈,及咯唾膿血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食後煎烏梅、甘草湯溫下。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組成

百部(焙)半兩,細辛(去苗葉)3兩,貝母(去心)2兩,甘草(炙)2兩,紫菀(去苗土)2兩,桂(去粗皮)2兩,白朮3兩,麻黃(去根節)3兩,五味子3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4兩。

主治

產後咳嗽,連聲不絕,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薑、蜜湯送下,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實用中成藥手冊》

組成

百部粉、小雌雞。

功效

潤肺,補虛羸,殺蟲。

主治

骨蒸勞嗽,肺結核。

用法用量

每服9g,溫開水送下,日2次。

製備方法

水爲丸,每袋重18g。

用藥禁忌

忌生冷、辛辣食物。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組成

百部(煉幹,炒)3分,麻黃(去節)3分,杏仁40個(去皮尖,微炒,煮35沸,焙乾)。

主治

小兒肺寒壅嗽,微喘。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熱水化下。加松子仁肉50粒,糖丸之,含化尤妙。

製備方法

上爲末,煉蜜爲丸,如皁子大。

《全生指迷方》卷四

組成

百部8兩(爲細末),生地黃5斤(取汁,熬成膏)。

主治

咳嗽,惡熱,脈疾,目赤,頭眩。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後米飲送下。

製備方法

上將地黃膏和百部爲丸,如梧桐子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