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盤草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uè pán cǎo

2 拼音名

Xuè Pán Cǎo

3 別名

葉下紅、紅青菜、雪見草

4 來源

藥材基源:爲脣形科植物貴州鼠尾草血盆草帶根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Salvia cavaleriei Levl.2.Salvia cavaleriei Levl.var. simplicifolia Stib.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5 形態

1.主根粗短,纖維鬚根細長,多分枝。莖單一或基部多發枝,細瘦,四棱形,青紫色,下部無毛,上部略被微柔毛。葉形狀不一,下部的爲羽狀複葉,較大,頂生小葉長卵圓形或披針形,先端鈍或鈍圓,基部楔形或圓形而偏斜,邊緣有疏鋸齒,上面綠色,下部紫色,側生小葉1-3對,常較少小,上部的葉爲單葉,或裂爲3裂片,或於葉的基部裂出一對小的裂片;葉柄長1-7cm,下部的較長,無毛。輪傘花序2-6花,組成頂生的總狀花序,或基部分枝而成總狀圓錐花序苞片披針形,帶紫色;花梗與花序軸略被微柔毛;花萼筒狀,外面無毛,內面上部被微硬毛伏毛,二脣形;花冠藍紫色或紫色,外被微柔毛,內面冠筒中部有疏毛環,冠檐二脣 形,下脣與上部近等長,3裂;能痛雄蕊2,芭室退化,增大成足形,先端相互聯合;退化雄蕊短小;花柱先端不相等2裂,後裂片較短。小堅果黑色,無毛。花期7-9月。

2.血盤草,本變種與正種區別在於:多年生草本,葉全部基出,稀在莖最下部着生,通常爲單葉,心狀卵圓形或心狀三角形,稀三出葉,側生小葉小,先端銳尖或鈍,具圓齒,葉柄比葉片長,無毛或被開展疏柔毛;花序被極細貼生疏柔毛,無腺毛;花紫色或紫紅色。

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海拔530-1300m的多岩石的山坡上、林下、水溝邊。

2.生於山坡、林間或溝渠邊。

資源分佈:1.分佈於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2.分佈於西南及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7 性狀

性鄭州 鑑別,莖四方形,上有細柔毛,單葉對生或單數羽狀複葉,葉片長卵圓形,先端漸尖或鈍,基部略成心形,邊緣圓齒形,上面暗紫色,下面紫紅色,味脈明顯,下面脈上被絨毛,辦公輪狀花序。氣微,味微苦。

8 化學成份

貴州鼠尾草根含丹蔘酚酸(salvianolic acid)A、B、C、H和I,異丹蔘酚酸(isosalvianolic acid)C,紫草酸(lithospermic acid),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

9 藥理作用

1.抗凝血作用,貴州鼠尾草水煎劑0.4g/ml體外具有完全性抗凝血作用

2.耐缺氧作用,貴州 鼠尾草水溶性注射液以相當於 30(生藥)/kg劑量給小鼠腹腔注射,給藥1.5h後極顯着提高小鼠常壓耐缺氧能力,給藥3h後作用有所下降。

10 性味

味微苦;性涼

11 歸經

肺;肝經

12 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活血消腫;清熱利溼。主咳血吐血;鼻血;崩漏創傷出血;跌打傷痛;瘡癰癤腫;溼熱瀉痢帶下

13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研末撒佈傷口或加水搗敷。

14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