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協同性壞疽

皮膚性病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ì jun1 xìng xié tóng xìng huài jū

3 疾病概述

細菌性協同性壞疽首由Meleney描述,又名手術後進行性協同性壞疽、Meleney協同性壞疽、慢性穿鑿性竇道潰瘍。有人認爲與Brocq命名的幾何圖形侵蝕潰瘍都是細菌性協同性壞疽同義名;是一種皮下組織感染,但亦侵犯筋膜板。

4 症狀體徵

本症多發生於胸、腹手術或腹腔膿瘍、胸腔引流之後,有時亦可發生結腸造口手術或迴腸造口手術部位的四周或其它外傷之後。損害處有自發痛及壓痛,多發於手術或損傷後2周。初起損害中心爲一紫紅色結節,四周繞以紅暈,進而皮損形成三區,即中心爲淡紫紅色壞死,外周爲紫紅色,再外圍爲鮮紅色區。當損害再向外擴展時,壞死區內緣溶解,呈潛行性,最後,損害中心區肉芽形成,但不斷進行。損害的深度常僅侷限於皮下脂肪上1/3處,很少深入肌膜,通過脂肪層的感染通道可出現衛星損害。全身有微熱,常有貧血營養不良

慢性潛行性潰瘍或Meleney潰瘍與本症可能是同一疾病,其特點除有潰瘍外,尚有衛星損害,且在遠隔原發性潰瘍的外圍發生原發性潰瘍瘻管潰瘍的邊緣呈潛行性。

5 疾病病因

病原菌主要是細小嗜氧鏈球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此外,病損處尚可培養出變形桿菌腸道桿菌、假單孢菌及梭狀芽孢桿菌等。

6 診斷檢查

根據有外科手術或外傷史,典型的三區表現的特點,可以診斷,但必須與一些皮膚及皮下組織感染性壞疽相鑑別。

7 治療方案

早期廣泛切開,清除壞死組織,全身給予足量抗生素,在抗生素控制感染的情況下,局部可使用皮質類固醇軟膏,以促使潰瘍的癒合。

治療細菌性協同性壞疽的穴位

查看更多

細菌性協同性壞疽相關中成藥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