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花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ài bái huā

2 全國中草藥彙編》:太白花

2.1 拼音名

Tài Bái Huā

2.2 別名

高山石蕊

2.3 來源

地衣石蕊石蕊屬植物山嶺石蕊Cladonia alpestris (L.)Rabenh.,以全株入藥。四季可採,去雜質,曬乾

2.4 性味

淡,平。

2.5 功能主治

平肝潛陽調經止血。用於頭暈目眩高血壓病偏頭痛鼻衄崩漏月經不調白帶

2.6 用法用量

3~5錢。

2.7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3 《中華本草》:太白花

3.1 出處

出自《陝西中草藥

3.2 拼音名

Tài Bái Huā

3.3 來源

藥材基源:爲石蕊科植物石蕊的枝狀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ladonia stellaris (Opiz)Pouzar et Vez-da[C.alpestris(L.)Rebenh.]

採收和儲藏:四季可採,洗淨;曬乾

3.4 形態

初生地體早期消失。果柄(子器柄)主軸不明顯,爲等長4-6叉廣開分枝,少數分枝爲2-3叉,枝腋間有小穿孔;枝頂端呈星狀排列的尖頭,中央有裂孔;分枝圓柱狀,常形成稠密的球形團叢,高4-10cm,直徑2.5-4cm,中空,稍硬而易碎,遇水後迅速膨脹成海綿狀;表面呈灰綠色或淡黃綠色,平滑,無光澤。果柄無皮層;外髓層絮狀,其上散生有藻紅胞;內髓層軟骨質;果柄近基部呈污灰色,漸次腐爛子囊盤呈褐色,小型,頂生於果柄上。

3.5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高山地帶較乾燥的岩石表面和砂土地的落葉層上以及灌叢下的苔蘚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陝西、甘肅、新疆、雲南等地。

3.6 性狀

性狀鑑別 地衣體子器柄圓柱形,長5=-8cm,分枝稠密,枝腋有小穿孔,上半部黃綠色,下半部灰白色,基部逐漸腐朽。子器頂生,褐色,干時稍硬,易脆,溼時呈海綿狀。

3.7 化學成份

地衣枝狀體含黑荼漬素(atranorin),松蘿酸(usnic acid),珠光酸(perlatolic),2-羥基-4-甲氧基-6-正戊基苯甲酸(2,4-dihydroxy-6-n-pentylbenzoic acid).

3.8 藥理作用

松蘿酸抗菌作用,特別是抗結核桿菌作用。詳松蘿條。

3.9 性味

淡;性平

3.10 歸經

肝;胃經

3.11 功能主治

平肝明目止血調經。。主風陽上擾;頭暈目眩偏頭痛;目疾;鼻衄月經不周;白帶

3.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5g.

3.13 摘錄

《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太白花的方劑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