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骨小頭半脫位

疾病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ráo gǔ xiǎo tóu bàn tuō wèi

2 概述

1671年由Fournier首先描述。是嬰幼兒常見的肘部損傷之一。發病年齡1-4歲,其中2-3歲發病率最高,佔62.5%男孩比女孩多,左側比右側多。當肘關節伸直,前臂旋前位忽然受到縱向牽拉時容易引起橈骨小頭半脫位。常見的是大人領患兒上臺階時,牽拉胳膊時出現。

3 診斷

有上肢被牽拉病史,肘部疼痛,無腫脹和畸形關節有屈曲,橈骨頭處有壓痛。X線檢查陰性

4 治療措施

復位時不用麻醉,先將前臂旋後,伸肘稍加牽引,拇指肘前橈骨小頭處,屈曲肘關節,必要時前後旋轉前臂,可感到復位的響聲,復位後肘部及前臂可活動自如。復位後用三角巾懸吊一週。如活動疼痛或復發,宜用石膏固定於屈肘90度2周,應注意勿提拉小兒手臂,防止復發。4~6歲後橈骨頭長大,即不易脫出。

5 臨牀表現

脫位時肘部疼痛,患兒哭鬧,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敢旋後和屈肘,不肯舉起和活動患肢,橈骨頭部位壓痛,X線檢查陰性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