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生風

中醫病因病理學名詞 中醫學 中醫基礎理論 中醫病機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í xū shēng fēng

2 英文參考

spleen deficiency causing wind[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註解

脾虛生風病機[1] 。指脾虛氣弱,無以濡養筋脈筋脈失養而虛風內動的病理變化[2] 。多由吐瀉或藥餌損脾所致[2]。主要表現爲手足微有抽搐,伴肢體逆冷,口鼻氣微,昏睡露睛等症[2]。《張氏醫通·諸風門》:“若體倦神昏不語,脈遲緩四肢欠溫者,脾虛生風也。”治宜溫補脾胃爲主,用歸脾湯鉤藤羌活六君子湯炮姜肉桂、蠍尾等[2]

4 參考資料

  1. ^ [1]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751.
  2. ^ [2]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