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五加皮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áo wǔ jiā pí

2 拼音名

Máo Wǔ Jiā Pí

3 別名

紅毛五加皮、刺五甲、刺甲皮

4 來源

藥材基源:爲五加科植物糙葉藤五加的莖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anthopanax lercorrhiazus (Oliv.)Harms var.fuluescens Harms et Rehd.

採收和儲藏:5-6月砍取1年生枝條,截成長70cm左右的段,用木棒輕輕敲打,使皮與木心分離,抽去木心,取淨皮曬乾

5 形態

灌木,高1.5-3m。老枝灰色或灰紅色,無刺或近於無刺;幼枝密生,暗共同以,有斜倒刺;當年生枝紫紅色;葉互生或數葉簇生於短枝上;葉有小葉5,稀4-6;葉柄較葉爲長,有細棱,無毛或疏生短刺毛;小葉倒卵形至長橢圓形,一般長4-13cm,寬2-6cm,頂端1片較大,兩側小漸次細小,次細上,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銳利鋸齒,稀重鋸齒,一面有糙毛,下面脈上有黃色短柔毛;小葉近於無柄,密生黃色短柔毛。傘形花序單生於短枝梢,有藥多數;總花梗長約2cm,被剛毛;萼筒與子房合生,先端5齒裂;花瓣5,白綠以;雄蕊5,與花瓣互生子房5室,柱頭5枝,取決合成柱。果實卵狀圓形,綠色,直徑約4mm。花期6月。

6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3100m的森林或灌木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陝西、甘肅、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7 性狀

性狀鑑別:根皮呈不規則筒狀,有的呈片狀,長8-15cm,厚約2mm,外表麪灰褐色,有縱皺紋,皮孔橫裂,灰白色或黃白色;內表面灰黃色或淡黃色,有細縱紋。體輕質脆,斷面不平坦,灰白色。氣微香,味微苦、辛而澀。

顯微鑑別 與刺五加相似,但韌皮纖維略少,少數具有較厚的橫隔,演粉粒有復粒。

8 鑑別

量化鑑別 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適量,溫浸2h,製成100%(W/V)溶液,作供試品液,另取紫丁香甙、β-谷甾醇、異貝殼衫烯酸及4-甲氧基水楊醛爲對照品,點樣於同一哇膠G-CMC-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水(7:3:1,下層澄清液)展開15cm,噴以10%硫酸深液,於105℃,加熱4min後顯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的色斑。

9 性味

味辛;苦;性溫

10 歸經

歸肝;腎經

11 功能主治

祛風溼;強筋骨;活血止痛。主風溼痹痛;拘攣麻木腰膝痠軟;足膝無務;跌打損傷陰囊溼疹

12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煎湯洗。

13 注意

陰虛火旺者慎服。《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陰虛火旺者忌用。”

14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