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卵巢卵黃囊瘤相關的文獻報道

相關文獻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卵巢卵黃囊瘤

疾病別名卵巢內胚竇瘤疾病代碼ICD:C56疾病分類婦產科疾病概述卵黃囊瘤(yolksactumor)是卵巢惡性生殖細胞瘤(OGCT)中最常見的一種腫瘤。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卵巢腫瘤分類中將原通用名卵巢內胚竇瘤改爲卵黃囊瘤。卵巢卵黃囊瘤多發生於年輕患者。常見症狀有腹部包塊(76%)、腹脹、腹痛(50%)及腹水(86%)。腫瘤壞死、出血可使體溫升高,而有發熱症狀(50%)。少數患者尚因有胸腔積液而氣憋,但胸腔積液並不意味着胸腔轉移。有的於手術後10~14天消失,有的死後屍檢也找不到胸腔器官內有轉移,似爲麥格徵。疾病描述卵黃囊瘤(yolksactumor)是卵巢惡性生殖細胞瘤(OGCT)中最常見的一種腫瘤。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卵巢腫瘤分類中將原通用名卵巢內胚竇瘤改爲卵黃囊瘤。因爲其可將幾種不同病理形態的亞型包括在內,而內胚竇瘤意味的病理形態比較侷限,但仍保留“內胚竇瘤”這個名詞爲卵黃囊瘤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