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及食管燒傷

耳鼻喉科 疾病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ū xī dào jí shí guǎn shāo shāng

2 疾病分類

耳鼻喉科

3 治療方案

3.1 治療

1.氣管食管異物,一般皆可在內鏡下取出。

2.有呼吸困難者,必要時應先行氣管切開術,經切口將異物取出。

3.食管異物有多次小量出血或大量出血者,應警惕大血管損傷的可能性,宜請胸外科協同處理。

4.對食管異物患者,切忌用強行吞嚥食團的方法處理,無條件治療者應及時轉院。

3.2 術後處理

1.無食管損傷者,可進流食或軟食;有損傷或炎性反應較重者,禁食至少48h,而後逐漸進流食或軟食食管穿孔者,禁食期間予以鼻飼,必要時輸液

2.疑有食管損傷穿孔或炎性反應較重者,注射抗生素注意體溫、查白細胞計數,密切觀察縱隔有無病變,必要時作胸部X線透視或攝胸片。

3.3 護理

1.氣管及食管異物取出後,一般禁食2~3h(全麻者待完全清醒),然後按醫囑給飲食。

2.呼吸道異物取出後應予蒸氣吸入,並按醫囑用藥。注意呼吸,若小兒有Ⅲ度呼吸困難,應作氣管切開術,術後按氣管切開護理。

3.對食管異物患者,疑有食管損傷穿孔者,在異物取出後應加強口腔護理,以減少感染機會。

4 相關出處

內科學第五版》、《外科學第五版》、《兒科學第六版》、《內科學第六版》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