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路融合術

手術 先天性脊柱側彎的手術 小兒外科手術 脊柱的手術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òu lù róng hé shù

2 英文參考

posterior fusion

3 手術名稱

後路融合術

4 分類

小兒外科/脊柱的手術/先天脊柱側彎的手術

5 ICD編碼

81.00

6 概述

後路融合術用於先天脊柱側彎的手術治療。 先天脊柱側彎是由於椎體畸形引起的脊柱縱向生長平衡產生的脊柱側向彎曲,發病部位通常分爲頸胸段、胸段、胸腰段和腰骶段。一般認爲,大多數先天脊柱側彎是由非遺傳性的、胚胎環境因素引起的,但這些因素在病史上往往很難確定。形成側彎的病理改變可以由於:①分節不良,單側分節不良或單側未分節骨橋比較常見,所產生的側彎易於加重;②形成不良,椎體側方形成不良較前方和後方形成不良常見,可以是楔形椎體半椎體畸形;③混合畸形引起的先天脊柱側彎,是由於額狀面上分節不良和形成不良所致,畸形可以是單側未分節骨橋合併有半椎體,也可以是半椎體合併有分節不良(圖12.29.2.1-0-1)。由於先天脊柱側彎常常僵硬,可能難以矯正,在側彎較小時早期發現和正確治療至關重要,而不要等側彎很嚴重時做補救性的手術。在所有畸形中最易加重的是既有凸側半椎體,又有凹側一側未分節骨橋形成,胸腰段畸形進展最爲嚴重。少數先天脊柱側彎可以用矯形支具治療,如較長且可彎曲的側彎、可以牽引或側向彎曲後可矯正的側彎以及異常與正常椎體混雜的側彎。支具治療對較銳而僵硬的短段側彎無效。75%的先天脊柱側彎是進展型的,手術是最根本的治療方法。手術方法主要包括:無或有器械矯形固定的後路融合術前後路聯合融合術、前後路聯合凸側半骨骺阻滯術以及半椎體切除術

7 適應

後路融合術適用於診斷明確的先天脊柱側彎,均有行後路融合術的指徵,特別是僵硬型,支具矯正無效,側彎加重者。

8 禁忌症

1.有椎管內和脊髓發育畸形,不宜單純後路融合,而應與神經外科醫師共同討論治療方案。

2.全身情況不良、有重要臟器疾病。

3.手術區域附近皮膚感染病竈。

9 術前準備

1.攝脊柱全長X線側位  瞭解脊柱先天畸形類型和程度。CT和MRI檢查瞭解有無椎管內畸形脊髓發育畸形

2.電生理學檢查  可做肌電圖脊髓誘發電位檢查,以瞭解有無脊髓神經損害表現。

3.年齡較小的病兒,自體髂骨供骨量有限,應準備骨庫植骨材料。

4.術前定位  術前1d做臨牀棘突定位,以求術中入路準確無誤。

5.抗生素作用  術前24h開始給予足量廣譜抗生素,保證術中有效抗生素濃度,是防止術後感染的有效方法

11 手術步驟

11.1 1.切口

自預定融合節段上1~2個椎體至下一個椎體做直切口(圖12.29.2.1-1,12.29.2.1-2)。

11.2 2.顯露椎板

沿切口方向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對小血管出血用電灼止血自切口下端向上端顯露棘突,切開棘上韌帶,向兩側剝離(圖12.29.2.1-3,12.29.2.1-4)。用骨膜剝離器緊貼棘突及椎板,自骨膜下將胸段椎旁肌推到橫突尖,在腰椎則顯露到關節突外方即可。在肌肉與椎板間填入紗布起到暫時壓迫止血作用。用自動牽鉤分別將脊椎凹凸側椎旁肌牽開以擴大顯露範圍(圖12.29.2.1-5~12.29.2.1-7)。

11.3 3.植骨牀準備和植骨

用咬骨鉗和刮匙清除所有融合區的軟組織。徹底去除小關節突的軟骨面,並將椎板鑿成魚鱗狀。將融合節段的棘突縱行劈開,將準備好的自體或異體條形骨板嵌入棘突裂隙中,縱貫整個融合節段。餘植骨材料修成火柴桿樣,皮質骨和松質骨混合植入兩側椎板上和小關節間隙,填滿、塞實(圖12.29.2.1-8)。

11.4 4.器械內固定

Harrington或其他脊柱後路內固定器械只能用於提高融合率和穩定支撐,具體操作方法詳見有關部分。

11.5 5.關閉切口

充分止血生理鹽水沖洗傷口,逐層縫合切口

12 中注意要點

1.在顯露椎板時,注意椎板的發育異常,以免誤入椎管,造成脊髓神經的意外損傷

2.爲了獲得最好的融合環境,應儘量減少軟組織損傷,從植骨區中去掉無血運組織,去掉骨表面和小關節表面的骨皮質。

13 術後處理

後路融合術術後做如下處理:

1.術後臥石膏牀或穿戴堅固支具。

2.使用支具直到堅固融合。

14 併發症

1.植骨未融合,假關節形成。

2.融合部位彎曲,可能出現“曲軸”現象。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