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楤木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óng cōng mù

2 全國中草藥彙編》:紅楤木

2.1 拼音名

Hónɡ Sǒnɡ Mù

2.2 別名

棘莖楤木

2.3 來源

五加科紅楤木Aralia echinocaulis Hand.-Mazz.,以根入藥。

2.4 生境分佈

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廣東、廣西。

2.5 性味

微苦,溫。

2.6 功能主治

活血破瘀,祛風行氣清熱解毒。主治跌打損傷骨折骨髓炎,癰疽,風溼痹痛,骨痛

2.7 用法用量

0.5~2兩。

2.8 摘錄

全國中草藥彙編

3 《中華本草》:紅楤木

3.1 出處

出自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

3.2 拼音名

Hónɡ Sǒnɡ Mù

3.3 英文名

Root-bark of Spinystem Aralia

3.4 別名

老虎刺鳥不踏、紅刺筒、紅鳥不宿、紅毛刺桐、紅鳥不踏刺、紅刺桐、虎椒刺、千枚針、紅葉大貓刺、紅葉雨傘刺、紅刺黨、刺莖楤木

3.5 來源

藥材基源:爲五加科植物棘莖楤木的根及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alia echinocaulis Hand.- Mazz.

採收和儲藏:全年或秋,冬季挖取根部,或剝取根皮,洗淨,切片,鮮用或曬乾

3.6 形態

小喬木,高約3m。分枝密生細直的刺,刺長7-14mm。葉互生;柄長25-40cm,疏生短刺托葉和柄基部合生,栗色;葉爲二回羽狀複葉,長35-40cm或更長,每羽片有小葉5-9,基部有小葉1對,葉片膜質至薄紙質,小葉無柄,頂生小葉有柄,葉片卵狀長圓形至披針形,長4-11.5cm,寬2.5-5cm,先端長漸尖,基部圓形至闊楔形,側生小葉基部有時略歪斜,兩面均無毛,下面灰白色,邊緣疏生細鋸齒,側脈6-9對。由多數傘形花序組成頂生的圓錐花序,長30-50cm,主軸和分枝有糠屑狀毛,後毛脫落;傘形花序有花12-20朵,稀更多,總花梗長1-5cm,苞片卵狀披針形,長約1cm;花萼無毛,邊緣有5個小齒;花白色,花瓣5,卵狀三角形,雄蕊5,花絲長約4mm;子房5室,花柱5;離生。核果球形,漿果狀,熟果黑色,直徑2-3mm,有5核,花柱宿存,長1-1.5mm。花期6-8月,果期9-11月,

3.7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物海拔2600m左右的山地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3.8 性味

味微苦;辛;性平

3.9 功能主治

祛風除溼;活血行氣解毒消腫。主風溼痹痛;跌打腫痛;骨折胃脘脹痛疝氣崩漏骨髓炎;癰疽;蛇咬傷

3.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搗敷。

3.11 注意

孕婦慎服。

3.12 各家論述

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活血破瘀,祛風行氣清熱解毒。治跌打損傷骨折,婦女敗血骨髓炎,癰疽,狂犬咬傷,風溼痹痛。

3.13 摘錄

《中華本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