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診遵經》

清 汪宏

目錄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診口形容提綱

聞之舌以舒捲爲用。口以開闔爲用。各一其陰陽也。且口者脾之竅。心之外戶也。難經七衝門。謂脣爲飛門。齒爲戶門。以其開闔運動。聲音從口出。飲食從口入。四通五達。爲臟腑之衝要也。察之之法。蓋有十焉。曰張、曰噤、曰撮、曰僻、曰振、曰動、曰頦落、曰口齧。由是分其燥溼。辨其寒熱。其爲病亦可見矣。何言之。張則開而不閉。噤則閉而難開。撮則上下有蹙聚之形。僻則左右有緩急之狀。振者寒慄鼓頷。急急搖振。動者開闔其口。頻頻運動。頦落者似張。而頦不能闔。口齧者似動。而齧不頻開。燥由津液之幹。溼屬唾涎之滑。是故張主虛。噤主實。撮爲邪正交爭。正氣衰而邪氣勝。僻是經筋相引。急爲正而緩爲邪。振乃陽明之虛。動緣胃氣之絕。頦落者。頰車不收。病在陽明之脈。口齧者。腎臟將敗。病達胃腑之經。是皆口之形容也。然形容雖有燥溼之分。燥溼亦有虛實之辨。故燥雖屬熱。溼雖屬寒。而上下表裏不同。臟腑陰陽亦異。苟不合之四診。參之五官。則知其燥而不知其所以燥。知其溼而不知其所以溼。將治熱而熱不除。療寒而寒不退。其不倒行逆施也者幾希。若夫口之五色着於脣。口之五味詳於問。又當參伍相證焉。庶乎體益明而用益達矣。他如浸淫瘡。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推而論之。即痘瘡廣瘡。及諸痛瘡瘍。其順逆亦猶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