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面部骨肉瘤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hé miàn bù gǔ ròu liú

2 註解

骨肉瘤是惡性度較高的腫瘤,常發生於青少年,男性較女性多見,約有5%發生於頜骨,下頜骨較上頜骨爲多見,損傷及放射線可能爲誘發因素,骨肉瘤是由腫瘤性造骨細胞腫瘤性骨樣組織腫瘤骨組成,分化較成熟腫瘤骨較多的稱爲成骨骨肉瘤,其惡性程度較低;分化較原始或呈胚胎型,腫瘤骨少的稱爲溶骨性骨肉瘤,其惡性程度較高。

3 臨牀表現

1.早期出現間歇性麻木疼痛,很快轉變爲持續性劇痛反射疼痛

2.生長迅速,牙槽突及頜骨膨大破壞,牙鬆動移位。

3.腫瘤突破骨皮質及骨膜後,面部可出現畸形,表麪皮靜脈怒張,呈暗紅色。

4.X線檢查成骨骨肉瘤骨密度增高,有日光放射狀或蔥皮樣改變,溶骨性骨肉瘤則表現爲蟲蝕樣溶骨改變。

4 診斷依據

1.頜骨部位膨脹腫大,早期出現疼痛

2.生長迅速,牙槽突及頜骨破壞,出現牙鬆動、移位。

3.侵入軟組織時,面部出現畸形及表麪皮靜脈怒張。

4.X線檢查成骨骨肉瘤骨密度增高,有日光放射狀或蔥皮樣改變,溶骨性骨肉瘤則表現爲早蝕樣溶骨改變。

5.病理組織學檢查確診。

5 治療原則

手術治療爲主,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等可作爲輔助治療,切勿以後二者作爲主要治療措施。

6 用藥原則

一般性手術的預防性抗感染選用磺胺類藥物(如複方新諾明)或主要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紅酶素、青酶素等)主範圍較大、同時植骨或同時作較複雜修復者則一般採用聯合用藥,較常用爲:作用於革蘭氏陽性菌的藥物(如青酶素)+作用於革蘭氏陰性菌的藥物(如慶大酶素)+作用厭氧菌藥物(如滅滴靈);手術前後感染嚴重或術創大,修復方式複雜者可根據臨牀和藥敏試驗選擇有效的抗生素

7 輔助檢查

1.對於臨牀表現較典型,腫瘤較侷限者檢查專案以檢查框限“A”爲主。

2.對於臨牀表現不典型,臨別診斷較困難,腫物較大與周圍重要結構關係密切或疑有轉移檢查專案可包括檢查框限“B”和“C”。

8 療效評價

1.治癒:治療後,原發瘤轉移源已徹底切除或消失,創面已基本修復

2.好轉:治療後,腫瘤縮小,症狀減輕。

3.未愈:治療後,腫瘤無縮小,症狀無改善。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