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殖吸蟲後尾蚴膜反應

化驗及醫學檢查 血清學檢查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ìng zhí xī chóng hòu wěi yòu mó fǎn yìng

2 英文參考

Paragonimus metacercaria membrane reaction

3 概述

並殖吸蟲病(又稱肺吸蟲病)是由吸蟲綱的並殖吸蟲引起。並殖吸蟲的種類較多,在我國致病蟲種主要有衛氏並殖吸蟲斯氏狸殖吸蟲。人分別是衛氏並殖吸蟲和斯氏並殖吸蟲的適宜宿主和非適宜宿主,囊蚴感染人體後,衛氏並殖吸蟲經童蟲發育成蟲;而斯氏並殖吸蟲發育滯留於童蟲階段,因而前者主要引起肺型並殖吸蟲病,後者主要引起皮下型並殖吸蟲病並殖吸蟲病常累及肺、腦、肝、皮膚等多個器官症狀較複雜。

並殖吸蟲具有蟲種(株)和期間共有的和特異的抗原成分,應用其共有的抗原成分利於並殖吸蟲病的診斷,例如2種並殖吸蟲抗原可相互取代用於檢測不同種並殖吸蟲病;用特異的抗原成分則可作進一步的鑑別蟲種或期。用並殖吸蟲抗原檢測血清中的特異抗體時,與血吸蟲病和肝吸蟲病出現交叉反應,用不同純化的抗原可減少或消除此交叉反應。動物實驗結果表明,適宜宿主感染後10d,血清中首先出現抗囊尾蚴抗體,以後滴度漸上升,至30~80d一直處於高峯,90d後漸趨降低持續於低水平;而針對成蟲抗體,最早於感染後40d出現,至80d滴度達高峯,90~100d時下降,並長期保持低水平而略有升降。在非適宜宿主中,於感染後15d出現抗囊蚴抗體,以後滴度不斷上升,到80d時達高峯,以後一直處於高滴度抗體水平;但對成蟲抗體反應卻很弱,且出現較遲。

並殖吸蟲病患者經有效治療後,在第1~2個月之間,抗體水平有增加趨勢,在第3~6個月之間,抗體下降。

5 分類

血清檢查 > 其他

6 並殖吸蟲後尾蚴膜反應的原理

以肺吸蟲囊蚴新脫囊的活後尾蚴抗原,與病人血清特異性抗體相結合,在後尾蚴周圍形成膜狀沉澱,即爲陽性反應

7 試劑

(1)血清

(2)20g/L膽酸溶液

8 操作方法

感染的第二中間宿主分離吸蟲囊蚴,放入含20g/L膽酸溶液中,置40℃溫育1h脫囊。取5條脫囊的後尾蚴置於凹玻片中,加待檢者血清3滴,加蓋玻片密封,置37℃溼盒中溫育24h鏡檢。

9 正常值

陰性反應:後尾蚴體表周圍無反應

10 化驗結果臨牀意義

檢測陽性率爲76.47%~88%,與血吸蟲病人(7%)和肝吸蟲病人有明顯的交叉反應,可用於早期診斷。

11 附註

尾蚴反應方法簡便、敏感性高,有一定特異性,可用於肺吸蟲病早期診斷。缺點是抗原取材和保存不易,推廣應用尚有困難。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