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莧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ái xiàn

2 《*辭典》:白莧

2.1 出處

《別錄》

2.2 拼音名

Bái Xiàn

2.3 別名

糠莧,細莧(《別錄》),野莧、豬莧(《本草圖經》),假莧菜(《廣州植物誌》),綠莧(《拉漢種子植物名稱》)。

2.4 來源

莧科植物皺果莧的全草或根。春、夏採收。

2.5 形態

一年生草本,高40~80釐米,全體無毛。莖直立,少分枝。葉卵形至卵狀矩圓形,長2~9釐米,寬2.5~6釐米。先端圓鈍而微缺,具小芒尖,基部近截形;葉柄長3~6釐米。花單性或雜性,密生,綠色;穗狀花序腋生,或集成頂生圓錐花序苞片小苞片幹膜質,披針形,小;萼片3,矩圓形或倒披針形;雄蕊3;柱頭2~3。胞果扁球形,不裂,極皺縮,超出宿存萼片。種子褐色或黑色。花期6~7月。

2.6 生境分佈

生田野間。分佈我國南北各地。

2.7 化學成份

葉含維生素C35.1毫克%。

2.8 性味

甘淡,涼。

①《本草圖經》:"大寒。"

②江西《草藥手冊》:"甘淡,涼。"

2.9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治瘡腫,牙疳,蟲咬。

①盂詵:"莧:補氣,除熱,通九竅。"

②《綱目》:"利大小腸。治初痢,滑胎。"

③江西《草藥手冊》:"清熱,解毒,利屎,止痛,明目。"

2.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2兩。外用:煎水洗,搗敷;或煅研外擦。

2.11 附方

①治瘡腫:野莧、龍葵。煎水洗。

②治走馬牙疳:野莧根煅存性,加冰片少許,研勻擦牙齦

③治蛇咬傷:野莧全草,搗敷患處。(①方以下出江西《草藥手冊》)

④治蜂蠆螫傷:野莧,挼擦之。(姚僧坦《集驗方》)

2.12 摘錄

《*辭典》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