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葉(峨嵋山胡椒)

中醫學 中藥材 中藥學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ái bèi yè (é méi shān hú jiāo )

2 出處

《貴州草藥

3 拼音名

Bái Bèi Yè

4 別名

三條筋、三根筋、香葉、糯葉(《貴州草藥》),湄潭臺烏(《貴州藥植目錄》)。

5 來源

樟科植物峨嵋山胡椒的根和葉。全年可採。

6 形態

喬木或灌木。小枝灰褐色,表面有縱溝紋。葉互生,葉片橢圓形或闊橢圓形,革質,長9~13釐米,寬3.5~5.5釐米,全緣,基出脈3條,上面綠色,光滑,下面銀白色,有細毛;葉柄長1釐米左右。花小,黃色,腋生,花被片6。漿果,近球形。

7 生境分佈

生於山間灌木林中。分佈四川、雲南、貴州、廣西等地。

8 性味

《貴州草藥》:"辛,溫。"

9 功能主治

①《貴州草藥》:"止血,生肌,排石。"

②《貴州藥植目錄》:"顧氣寬中,消食止痛。"

10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11 附方

①治小兒尿結石:白背葉根適量,煎水服。(《貴州草藥》)

②治刀斧砍傷:白背葉的葉適量,搗爛,敷傷處。(《貴州草藥》)

12 摘錄

《*辭典》

用到中藥白背葉(峨嵋山胡椒)的方劑

查看更多

用到中藥白背葉(峨嵋山胡椒)的中成藥

查看更多

古籍中的白背葉(峨嵋山胡椒)

查看更多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