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中風:1.卒中;2.外感風邪的病證。
卒中·中風
中風(zhòng衆)(apoplexy[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爲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6.。又稱卒中[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6.[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出《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藏府病形》。是指以突然昏撲,半身不遂,語言謇澀或失語,口舌歪斜,偏身麻木爲主要表現,並具有起病急,變化快,如風邪善行數變的特點的疾病[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因本病起病急驟、證見多端、變化迅速,與風性善行數變的特徵相似,故以中風名之[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中風由於氣血逆亂,導致腦脈痹阻或血溢於腦所致[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患者表現爲卒然昏僕、不省人事,伴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語言不利,或不經昏僕而僅以㖞僻不遂爲主症[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中風患者多在中年以上[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發病前多有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等先兆症狀[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中風屬於腦血管病範圍,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腦出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病[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鍼灸對中風療效滿意,近年研究證實鍼灸不僅擅治中風後遺症,且在急性期也有卓效。中風急性期,出現高熱、神昏、心肺衰竭及消化道大出血者,應進行綜合治療,及時搶救。[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古人論述
在中醫學中,本病又名卒中。《黃帝內經》對中風已有不少記載,當時在認識上以症狀爲主,描述爲“偏枯”、“僕擊”等,治療則重鍼灸。至漢代《金匱要略方論》始定名爲中風,將㖞僻不遂、不識人、舌強難言等症統一於一個疾病。然而,從秦漢直至隋唐,始終認爲本病病因以“虛中外風”爲主,治療多用驅風、扶正的方藥,《備急千金要方》還倡用酒劑和灸法。宋、金、元時期,對中風病因進行了較爲深入的探討,非風學說興起,認爲本病的發生與火氣痰虛有關,非獨外風所致。至明代,內風爲主的病因說得到肯定,從而推動了治療的改革,出現順氣化痰、健脾益氣、養血活血、補腎滋陰等新的治法和相應的方劑,並開創閉脫救治。至清代,中風分類趨於精細,如分爲真中風、類中風、陰中、陽中、熱閉、寒閉等;辨證用藥更爲精當,創制了多種有效方劑,如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迄今仍廣泛用於臨牀。
《黃帝內經》對其症狀,根據發病的不同階段而有着不同的記載。對卒中、昏迷有僕擊、大厥、薄厥等描述;對半身不遂又有偏枯、偏風、身偏不用、痱風等不同的名稱。在病因方面,《黃帝內經》記載很多,如《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篇雲:“虛邪偏客於身半,其人深,內居營衛,營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爲偏枯。”《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篇》雲“陽氣者,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篇》雲:“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爲大厥,厥則暴死,氣復返則生,不返則死。”此外,還認識到本病的發生與體質、飲食、精神刺激、煩勞過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關係,如《黃帝內經素問·通評虛實論篇》曾明確指出:“……僕擊、偏枯……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至於中風的病變部位,根據《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篇》氣血並逆之說,結合《黃帝內經素問·玉機真髒論篇》所云:“春脈如弦……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太過則令人善忘(王冰:“忘,當爲怒字之誤也。靈樞經曰:肝氣實則怒。”)忽忽眩冒而巔疾也。”可見中風病變部位主要在頭部。[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由於後世醫家所處歷史條件以及個人經驗的不同,對中風的病因病機及其治法,意見頗不一致,其發展大體可分爲兩個階段。在唐宋以前主要以“外風”學說爲主,多以“內虛邪中”立論。如《金匱要略方論》認爲:絡脈空虛,風邪乘虛入中,並以邪中淺深,病情輕重而分爲中絡中經、中腑中髒。治療上則多采用疏風祛邪,扶助正氣的方藥。唐宋以後,特別是金元時代,突出以“內風”立論,可謂中風病因學說上的一大轉折。其中劉河間力主“心火暴甚”;李東垣認爲“正氣自虛”;朱丹溪主張“溼痰生熱”。由於歷代醫家在中風病因學說上各言其一,各持己見,易於造成混亂。王履從病因學角度歸類,提出“真中”、“類中”。張景嶽又倡導“非風”之說,提出“內傷積損”的論點。《景嶽全書·非風》中指出:“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內傷,或酒色過度,先傷五臟之真陰……陰虧於前而陽損於後,陰陷於下而陽乏於上,以致陰陽相失,精氣不交,所以忽爾昏憒,卒然仆倒。”該書《厥逆》篇還引《內經》“大厥”之說,指出:“正時人所謂卒倒暴僕之中風,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風。”同代醫家,李中梓又將中風明確分爲閉、脫二證。葉天士又進一步闡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陽偏亢,內風時起”(《臨證指南醫案·中風》)的發病機理。同時在治療上提出:水不涵木,內風時起者,治宜滋液熄風,補陰潛陽;陰陽並損者,治宜溫柔濡潤;後遺症,治宜益氣血、清痰火,通經絡以及閉證開竅以至寶;脫證回陽以參附,使治法益趨完善。而王清任又專以氣虛立說,爰立補陽還五湯治療偏癱,至今仍爲臨牀常用方劑之一。近代醫家張伯龍、張山雷、張壽甫總結前人經驗,開始結合現代醫學知識,進一步探討發病機理,認識到本病發生主要在於肝陽化風,氣血並逆,直衝犯腦。[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中醫治療中風的現代臨牀發展
中醫治療中風的現代臨牀報道,始見於1952年。50年代,以個案資料爲主,亦有用鍼灸治療急性腦出血的多病例觀察。60年代,具有一定數量樣本的臨牀文章逐漸增多,但辨治上,多繼承傳統方藥。自70年代開始,中醫藥治療中風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不少新的方藥研製應用,一些新的穴位刺灸法(如頭針)的發現,使得中風及其後遺症的治療效果,有明顯的提高。80~90年代,可以說是我圄中醫研究中風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所發表的臨牀文章及所積累的病例,臨牀和實驗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着重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在中風基礎理論研究上,應用大量客觀資料,進行對中風病因、誘發因子、中風發病死亡與時間的關係以及中風復發病因等的探索;在中風診斷學的研究上,系統地探討了中風的舌象、脈象的特徵,中風病人腦CT與中醫辨證的關係,中風微觀辨證的規範化問題等;在臨牀治療的研究上)一方面對中醫治則進行了反覆的驗證,如有人對1002例缺血性中風分析,發現應用活血化瘀法則治療,有效率優於其他中、西醫藥治療的效果。另一方面,對方藥進行了不斷的探索、革新。近年來,對治療中風有效方藥進行了篩選和研究,包括水蛭、紅花、川芎、山雞椒、丹蔘等藥物及溫病三寶(安宮牛黃丸、局方至寶丹、紫雪丹)、蘇合香丸等。同時,在藥物研究、劑型改革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另外,鍼灸在治療中風恢復期及後遺症,無論在穴位刺激的多樣化,還是在臨牀療效的客觀化上,也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在中醫辨治中風的機理研究上,早期多基於傳統理論的闡述,近10餘年來,已普遍採用多種現代先進指標,對中風的中醫微觀辨證的具體特點,中藥對中風病人的作用原理,鍼灸治療中風的機理等,都作了比較系統和深入的考察。如腦CT發現中經絡、中臟腑的腦部病理性改變有明顯差異,從甲皺微循環中觀察到,有典型微循環改變的中風病,可分四種類型。又如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藥,在治療缺血性中風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解除血液流變性異常、改善微循環灌流、降低毛細血管脆性等作用。鍼灸也可明顯提高中風患者的腦部血液循環,提高腦組織的氧分壓,加強病竈周圍的腦細胞營養,改善抑制的皮層狀態,從而有利於癱瘓肢體及語言障礙的恢復。
中風的症狀
卒暴昏僕,不省人事,或突然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言語謇澀[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6.。多見於中老年人[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本病可見於腦血管意外及中毒性腦病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6.。
病發前多有眩暈、心悸、肢麻、舌強等先兆[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
其中,症發輕緩而病在經絡者,稱“中經絡”[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僅見半身不遂、肌膚不仁、口喁語澀等經絡證候[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
而症發重急而病在臟腑者,稱“中臟腑”[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症見突然昏僕、神志不清、半身不遂、口喁語澀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中臟腑又分閉證和脫證兩類[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閉證兼見牙關緊閉、兩手緊握、面赤氣粗、喉中痰鳴、二便不通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此爲氣火衝逆、血菀於上、痰濁蒙閉清竅所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
脫證兼見目合口張、手撒遺尿、肢冷脈細弱等,此爲真氣衰微,元陽暴脫所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如真陽外越,則出現汗出如油、兩顴淡紅、脈微欲絕或浮大無根等危象[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
中風的病因
本病多發於中老年人。人至中年,由壯漸衰,氣血虧虛,心、肝、腎三髒陰陽失調,加之憂思惱怒,或飲酒飽食,或房室勞累,或外邪侵襲等誘因,以致氣血運行受阻,肌膚筋脈失於濡養;或陰虧於下,肝陽暴張,陽化風動,血隨氣逆,挾痰挾火,橫竄經隧,矇蔽清竅,而形成上實下虛,陰陽互不維繫的危急證候。[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中風的病因,歷代醫書論述不同[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6.。《醫略十三篇》卷一以北宋前皆宗《靈》、《素》作外風論治;劉河間謂中風非外中於風,是由將息失宜,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東垣以中風非外來風邪,乃本氣自病;丹溪謂中風大率主血虛有痰;王安道則謂劉、李、朱三說是以類中風之病視爲中風而立論,殊不知因於風者,真中風也,因於火、因於氣、因於溼者,類中風而非中風。辨證可分中絡、中經、中腑與中髒[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6.。《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髒,舌即難言,口吐涎。”
積損正衰
年老體衰,肝腎陰虛,肝陽偏亢;或思慮煩勞過度,氣血虧損,真氣耗散,復因將息失宜,致使陰虧於下,肝陽鴟張,陽化風動,氣血上逆,上蒙元神,突發本病[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景嶽全書·非風》:“卒倒多由昏憤,本皆內傷積損頹敗而然。”
飲食不節
嗜酒肥甘,飢飽失宜,或形盛氣弱,中氣虧虛,脾失健運,聚溼生痰,痰鬱化熱,阻滯經絡,矇蔽清竅。或肝陽素旺,橫逆犯脾,脾運失司,內生痰濁;或肝火內熾煉液成痰,以致肝風挾雜痰火,橫竄經絡,矇蔽清竅,突然昏僕,㖞僻不遂[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丹溪心法·中風》:“溼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也。”以及《臨證指南醫案·中風》所云:“風木過動,中土受戕,不能御其所勝……飲食變痰……或風陽上僭,痰火阻竅,神識不清”。
情志所傷
五志過極,心火暴盛,或素體陰虛,水不涵木,復因情志所傷,肝陽暴動,引動心火,風火相煽,氣血上逆,心神昏冒,遂至卒倒無知[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素問玄機原病式·火類》:“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過極而卒中者,由五志過極,皆爲熱甚故也。”
氣虛邪中
氣血不足,脈絡空虛,風邪乘虛人中經絡,氣血痹阻,肌肉筋脈失於濡養;或形盛氣衰,痰溼素盛,外風引動痰溼,閉阻經絡,而致㖞僻不遂[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諸病源候論·風偏枯候》:“偏枯者,由血氣偏虛,則腠理開,受於風溼,風溼客於身半,在分腠之間,使血氣凝澀,不能潤養,久不瘥,真氣去,邪氣獨留,則成偏枯”。
中風的病機
中風的病機較複雜,歸納起來不外虛(陰虛、氣虛)、火(肝火、心火)、風(肝風、外風)、痰(風痰、溼痰)、氣(氣逆)、血(血瘀)六端,其中以肝腎陰虛爲其根本[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風、火、痰是主因;病變涉及心、肝、脾、腎等髒。此六端在一定條件下,互相影響,相互作用而突然發病[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有外邪侵襲而引發者稱爲外風,又稱真中風或真中;無外邪侵襲而發病者稱爲內風,又稱類中風或類中[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從臨牀看,本病以內因引發者居多[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痰
多因嗜食肥甘厚味,酒食無度,溼滯釀痰,或因勞倦、憂思,脾失健運,津液內停,聚溼成痰,痰阻經絡而發爲半身不遂。
風
素體陰虛,陽亢化風,或因七情過極,極而生風,內風旋轉,氣血隨之上衝,可夾痰夾水,絡破血溢,致成中風危候。
火
多爲內生之火,或因將息失宜,或因喜怒過度,以致心火亢盛,肝陽暴張,氣血上逆,心神昏冒,卒發昏僕。
虛
或因年邁力衰,腎元不固,或形體肥胖,氣虛於中,或思慮煩勞,氣血虧損。虛損不足,是導致中風的根本原因,以氣虛、陰虛最常見。氣虛可生痰,又可因氣虛運行無力,而血行阻滯;陰虛則可使肝風動越,心火亢盛,而發生中風之病。
瘀
或因氣血上逆於腦,絡破血出,瘀積不散,或系氣滯血不暢行,氣虛運血無力,瘀阻經絡、清竅,致肢體器官失養而出現半身不遂,失語諸症。
相互影響
痰、風、火、虛、瘀,筏疾病演變過程中,並非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響,密切關聯。臨牀上常見痰火互結,風火相煽,瘀痰阻滯等。
類證鑑別
中風應與癇證、厥證作鑑別[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中風:昏迷時可見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清醒後多有後遺症。
癇證:昏迷時四肢抽搐,多吐涎沫,或發出異常叫聲,醒後一如常人。
厥證:昏迷時多見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無口眼㖞斜,手足偏廢,亦無四肢抽搐等症。
痙證:項背強直,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或見昏迷,但無口眼㖞斜及半身不遂。
此外,《傷寒論·太陽病》所談的以發熱、惡風、汗出,脈浮緩爲主症的中風,是屬外感表虛之證,與本義項名同實異,不屬於本病範疇,詳見本條第二義項“外感風邪的病證·中風”。
中風的辨證治療
中風屬本虛標實之證。在本爲陰陽失調,氣血衰少;在標爲風火相煽,痰溼壅盛,氣血鬱阻。但因病位有淺深,病情有輕重,標本虛實也有先後緩急之差異,輕者僅限於血脈經絡,重者常波及有關臟腑,故中風在臨牀分爲中經絡和中臟腑兩大類。中經絡,一般無神志改變而病輕;中臟腑,常有神志不清而病重。[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在中風的舌象、脈象等診斷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如舌象調查發現,舌質以瘀者多見,舌苔以黃膩、白膩據多,表明本病多爲瘀血、痰熱。另外,出血性中風者多紅絳舌厚苔,缺血性中風者多青紫舌。而脈圖表明,中風病人極大多數爲弦脈,包括弦滑、弦細、弦數、弦實等。
中風輕證:中經絡
中風·中經絡(apoplexy involving channel and collateral[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病在經絡,以口眼斜,肌膚麻木,半身不遂,言語不利,一般無神志改變爲主要表現的中風輕證[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分中絡、中經[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中絡中風(apoplexy involving collateral[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邪在於絡的中風最輕證[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中經中風(apoplexy involving channel[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邪在於經,較中絡略重的中風輕證[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絡脈空虛,風邪入中
絡脈空虛,風邪入中所致中風的症狀
肌膚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口眼㖞斜,語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則半身不遂。或兼見惡寒、發熱、肢體拘急、關節痠痛等症。苔薄白,脈浮數。[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證候分析
正氣不足,氣血衰弱,故肌膚不仁,手足麻木。正氣不足,脈絡空虛,衛外不固,風邪得以乘虛人中經絡;痹阻氣血,故口眼㖞斜,語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則半身不遂。風邪外襲,營衛不和,正邪相爭,故惡寒,發熱,肢體拘急,關節痠痛,苔薄白,脈浮數。[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一般說,中絡者,病邪較淺,主要症狀爲口眼㖞斜,口角流涎,語言不利。若經絡皆受邪者,病情較重,可出現半身不遂。[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治法
祛風、養血、通絡。[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絡脈空虛,風邪入中所致中風的方藥治療
大秦艽湯[備註]大秦艽湯(《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秦艽、當歸、甘草、羌活、防風、白芷、熟地黃、茯苓、石膏、川芎、白芍藥、獨活、黃芩、生地黃、白朮、細辛加減。方中秦艽、羌活、防風、白芷、細辛解表祛風;地黃、當歸、川芎、赤芍養血行血,即取“血行風自滅”之意;白朮、茯苓健脾祛溼;無內熱者可去生石膏、黃芩,加白附子、全蠍祛風痰、通經絡。若有風熱表證者,可去羌活、防風、當歸等辛溫之品,加桑葉、菊花、薄荷以疏風清熱。若嘔逆痰盛、苔膩脈滑,可去地黃,加半夏、南星、橘紅、茯苓以祛痰燥溼。若手足麻木、肌膚不仁加指迷茯苓丸[備註]指迷茯苓丸(《全生指迷方》):茯苓、枳殼、半夏、風化硝、生薑以通利經絡。年老體衰者,加黃芪以益氣扶正。[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肝陽暴亢
肝陽暴亢型中風的症狀
半身不遂,舌強語蹇,口舌歪斜,眩暈頭痛,面紅目赤,心煩易怒,口苦咽乾,便祕尿黃,舌紅或絳,苔黃或燥,脈弦有力。[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證候分析
由於情志所傷,或勞作過度,致使肝陽暴亢。氣爲血帥,肝陽暴亢,引動瘀血痰濁流竄瘀滯於經絡之中,故見半身不遂、舌強語蹇、口舌歪斜。眩暈頭痛、面紅目赤、心煩易怒,爲肝陽上亢之象。口苦咽乾、便祕尿黃及舌脈,亦爲肝鬱化火之象。[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肝陽暴亢型中風的鍼灸治療
[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治法:平肝潛陽,疏通經絡。
選穴:以督脈、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少陽膽經穴爲主。取水溝、三陰交、曲池、內關、極泉、外關、環跳、陽陵泉、太沖。
隨證配穴:舌強語言不利者,加金津、玉液、廉泉。
刺灸方法:針用瀉法。金津、玉液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方義:督脈“入屬於腦”,水溝屬督脈,內關屬手厥陰經絡穴,可開竅醒神,爲治療中風的主穴之一。三陰交既可疏通經絡,又可滋肝腎之不足,爲標本兼治之穴,亦爲治中風主穴之一。太沖平肝潛陽,清瀉肝火。曲池、極泉、外關、環跳、陽陵泉疏通經絡。
肝陽暴亢型中風的方藥治療
治法:滋陰潛陽,平肝熄風。
處方:天麻10克,生地、赭石、草決明、右決明、丹蔘各30克,玄蔘、赤芍、全蠍、殭蠶各10克,牛膝、菊花各20克,蜈蚣2條。
加減:頭痛眩暈加蔓荊子;噁心嘔吐加竹茹、赭石;便祕加大黃、番瀉葉。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局方至寶丹、安宮牛黃丸、鎮肝熄風湯等。
風痰阻絡
中風·風痰火亢證(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hyperactivity of wind-phlegm-fire[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風挾痰火,上犯腦神,以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語謇澀或不語,感覺減退或消失,頭暈目眩,發病突然,心煩易怒,肢體強急,痰多而黏,舌紅,苔黃膩,脈弦滑等爲常見症的中風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中風·風痰瘀阻證(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wind-phlegm-static blood[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風痰瘀阻經絡,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語謇澀或不語,感覺減退或消失,頭暈目眩,痰多而黏,舌歪,舌暗淡,苔薄白或白膩,脈弦滑等爲常見症的中風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中風·痰溼蒙神證(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phlegm-damp clouding orifices[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痰溼上蒙心神,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語謇澀或不語,感覺減退或消失,神昏,痰鳴,二便自遺,周身溼冷,舌歪,舌紫暗,苔白膩,脈沉緩滑等爲常見症的中風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風痰阻絡型中風的症狀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語蹇,肢體麻木或手足拘急,頭暈目眩,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滑。[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證候分析
痰濁瘀血流竄於經絡之中,故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強語蹇。痰濁瘀血內停,筋脈失於溫煦濡養,故見肢體麻木或拘急。痰濁蒙閉清竅,則見頭暈目眩。舌脈爲痰溼內盛之象。[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風痰阻絡型中風的方藥治療
治法:化痰通腑,通絡熄風。
處方:半夏10克,橘紅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膽星、菖蒲各15克,白朮12克。
加減:痰涎壅盛加竹瀝、天竺黃;眩暈加鉤藤、菊花;舌紅煩躁加鮮生地、沙蔘、麥冬。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半夏白朮天麻湯、導痰湯、滌痰湯等。
風痰阻絡型中風的鍼灸治療
[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治法:利溼化痰,疏通經絡。
選穴:以督脈、足太陰脾經和足少陽膽經穴爲主。取水溝、三陰交、內關、環跳、陽陵泉、極泉、曲池、外關、足三裏、陰陵泉、豐隆。
隨證配穴:胸滿痞悶、不思飲食者,加中脘、內關。語言不利者,加金津、玉液。
刺灸方法:針用瀉法。
方義:水溝、三陰交、內關已如前所述。足三裏、陰陵泉、豐隆相配,健脾利溼化痰。餘穴疏通經絡。
痰熱腑實
中風·痰熱腑實證(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excessive fu-viscera caused by phlegm-heat[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痰熱結於胃腸,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語謇澀或不語,感覺減退或消失,頭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腹脹便幹便祕,舌歪,舌暗紅,苔黃膩,脈弦滑等爲常見症的中風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症狀
半身不遂,舌強不語,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脹便祕,舌紅、苔黃膩或灰黑,脈弦滑大。[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證候分析
腑氣不通,胃腸積熱,耗傷津液,則見腹脹便祕、大便乾結。熱伏於內,脾胃之熱燻蒸於上,故見口粘痰多。身熱面赤,爲陽明熱盛之象。舌脈乃爲痰熱腑實之象。半身不遂等如前所述。[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鍼灸治療
[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治法: 通腑清熱,疏通經絡。
選穴:以督脈、足陽明胃經和足少陽膽經穴爲主。取水溝、三陰交、內關、上巨虛、豐隆、天樞、環跳、風市、陽陵泉、極泉、曲池、外關。
隨證配穴:口乾口臭者,加里內庭、勞富。
刺灸方法:針用瀉法。
方義:上巨虛爲大腸的下合穴,天樞爲大腸募穴,再配以通便要穴豐隆,共達通腑清熱之效。餘穴已如前所述。
氣虛血瘀
中風·氣虛血瘀證(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氣虛血瘀,經脈不暢,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語謇澀或不語,感覺減退或消失,面色晄白,氣短乏力,自汗,舌歪,舌暗淡或有齒痕,苔白膩,脈沉細等爲常見症的中風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症狀
半身不遂,肢體軟弱,偏身麻木,舌歪語蹇,手足腫脹,面色淡白,氣短乏力,心悸自汗,舌黯淡,苔薄白或白膩,脈細緩或細澀。[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證候分析
痰濁瘀血流竄經絡,故見半身不遂、舌歪語蹇。氣主動,主煦之,氣虛則肢體軟弱、面色淡白、氣短乏力。氣主化津,又主攝津,氣虛不能化水則手足腫脹。氣虛不能攝津,則心悸自汗。舌脈爲氣虛血瘀或氣不化津之象。[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方藥治療
治法:益氣活血,祛瘀通絡。
處方:黃芪30~120克,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地龍、牛膝各10克,雞血藤30克。
加減:肢癱重加桂枝、杜仲;語蹇加菖蒲、遠志;納呆加砂仁;痰多加瓜蔞、陳皮。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補陽還五湯等。
鍼灸治療
[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治法:補脾益腎,疏通經絡。
選穴:以督脈、足陽明胃經和足少陰腎經穴爲主。取水溝、三陰交、氣海、足三裏、腎俞、大椎、環跳、風市、陽陵泉、極泉、曲池、外關。
隨證配穴:便溏、納呆者,加天樞、中脘。
刺灸方法:針用平補平瀉法,或加灸。
方義:氣海、腎俞補益元氣,足三裏補後天之本以益氣行血。若加灸,其效更著。大椎爲諸陽經交會穴,有助陽止汗的作用。餘穴已如前所述。
陰虛風動
中風·陰虛動風證(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wind stirring due to yin deficiency[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陰虛風動,以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語謇澀或不語,感覺減退或消失,眩暈耳鳴,手足心熱,咽乾口燥,舌歪,舌紅瘦,少苔或無苔,脈弦細數等爲常見症的中風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症狀
半身不遂,肢體麻木,舌強語蹇,心煩失眠,眩暈耳鳴,手足拘攣或蠕動,舌紅,苔少或光剝,脈細弦或數。[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證候分析
肝腎不足爲釀成中風的根本,肝腎之陰不足,則筋脈失養,故見肢體麻木。陰虛則陽亢,故見眩暈耳鳴。風從內生,風主動,故手足拘攣或蠕動。虛火內生,內擾神明,故心煩失眠。舌脈亦爲陰虛內熱之象。[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鍼灸治療
[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治法: 滋陰潛陽,熄風通絡。
選穴:以督脈、足少陰腎經和足厥陰肝經穴爲主。取水溝、三陰交、腎俞、太溪、神門、大陵、太沖、極泉、曲池、環跳、陽陵泉。
隨證配穴:咽乾便祕者,加照海、廉泉、天樞。
刺灸方法:針用補法。
方義:腎爲先天之本,內藏元陰元陽,故以腎俞、太溪補腎陰而治其本。太沖爲肝經原穴,可潛降上亢之風陽以治眩暈耳鳴。用心與心包經的原穴神門、大陵調心氣,與補腎陰之穴相配可交通心腎而治心煩失眠。餘穴已如前所述。
肝腎陰虛,風陽上擾
中風·風火上擾證(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upward disturbance of wind-fire[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風火上擾清竅,以半身不遂,口舌斜,言語謇澀或不語,感覺減退或消失,病勢突變,神志迷昏,頸項強急,呼吸氣粗,便幹便祕,尿短赤,舌紅絳,苔黃膩而幹,脈弦數等爲常見症的中風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肝腎陰虛,風陽上擾所致中風的症狀
平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少寐多夢,突然發生口眼㖞斜,舌強語蹇,或手足重滯,甚則半身不遂等症。舌質紅或苔膩,脈弦細數或弦滑。[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證候分析
腎陰素虧,肝陽上亢,故平時頭暈頭痛,耳鳴目眩。腎陰不足,心腎不交,則少寐多夢。風陽內動,挾痰走竄經絡,脈絡不暢,故突然口眼㖞斜,舌強語蹇,半身不遂。脈弦主肝風。弦細而數,舌質紅系肝腎陰虛而生內熱。若苔膩,脈滑是兼有溼痰。[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治法
滋陰潛陽,熄風通絡。[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肝腎陰虛,風陽上擾所致中風的方藥治療
鎮肝熄風湯[備註]鎮肝熄風湯(《醫學衷中參西錄》):淮牛膝、龍骨、生白芍、天冬、麥芽、代赭石、牡蠣、玄蔘、川楝子、茵陳蒿、甘草、龜版加減。方中白芍、玄蔘、天冬滋陰柔肝熄風;龍骨、牡蠣、龜版、代赭石鎮肝潛陽;重用牛膝引血下行;加天麻、鉤藤、菊花以增強平肝熄風之力。痰熱較重者,加膽星、竹瀝、川貝母以清化痰熱。心中煩熱者,加梔子、黃芩以清熱除煩,頭痛較重者,加羚羊角、石決明、夏枯草以清熄風陽。失眠多夢者,加珍珠母、龍齒、夜交藤、茯神以鎮靜安神。[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中經絡的鍼灸治療
半身不遂者取肩髃或極泉、手五里或曲池、外關或內關、合谷或陽池、環跳或居謬、陽陵泉或足三裏、解溪或懸鐘、崑崙或風市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
病程日久者,上肢宜配取大椎、肩外俞;下肢宜配取腰陽關、白環俞[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也可配刺健側穴,或加電針[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
語澀加廉泉、通裏,肌膚不仁可用皮膚針輕叩局部[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
口眼歪斜取地倉、頰車、合谷、迎香、顴髎、下關等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
流涎加承漿、地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
中風重證:中腑臟
中風·中臟腑(apoplexy involving zang and fu-viscera[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病在臟腑,以突然昏迷,不能言語,多有神志改變爲主要表現的中風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分中腑中風、中髒中風[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中腑中風(apoplexy involving fu-viscera[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邪入於腑,以突然昏倒,甦醒後可見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語困難,或伴有大小便不通等爲常見症的中風重證[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中髒中風(apoplexy involving zang-viscera[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邪入於髒,以突然昏迷,不能言語,脣緩不收,口角流涎等爲常見症的較中腑略重的中風最重證[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病在臟腑。症見突然昏僕、神志不清、半身不遂、口㖞語澀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
根據正邪情況,中臟腑有閉證和脫證兩類[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均爲危重重證,治法不同,所以必須分辨清楚,以便正確進行臨牀救治。[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閉證以邪實內閉爲主,屬實證,急宜祛邪[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症狀兼見牙關緊閉、兩手緊握、面赤氣粗、喉中痰鳴、二便不通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此爲氣火衝逆、血菀於上、痰濁蒙閉清竅所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
脫證以陽氣欲脫爲主,屬虛證;急宜扶正[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症狀兼見目合口張、手撒遺尿、肢冷脈細弱等,此爲真氣衰微,元陽暴脫所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
中風昏倒,不省人事,首先要辨清閉證與脫證。臨牀以閉證較多見,脫證較少見。但是,閉證與脫證並可互相轉化,又可同時並見。閉證治不及時或誤治,或正不勝邪,可轉爲脫證。脫證經過治療,正氣漸復,症狀逐漸消失,亦可有好轉之機。所以,在閉脫轉化的過程中,往往出現閉、脫二證互見的證候。因而在治療時要隨時掌握標本緩急和扶正祛邪的原則。一般情況下,閉證以開閉祛邪,治標爲主;脫證以固脫扶正,治本爲主。閉脫互見者,要權衡主次,標本兼顧。閉證如出現脫證症狀,是病情轉重的趨勢,在祛邪的同時,應注意扶正。[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閉證
中風閉證(apoplexy with blocking syndrome[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邪入營血內閉,以突然昏僕,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兩手握固等爲常見症的中風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閉證的主要症狀是突然昏僕,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痙。根據有無熱象,又有陽閉和陰閉之分。[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中風閉證的鍼灸治療
治療閉證,可同時配合鍼灸療法,收效更快[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閉證取人中、十二井、太沖、豐隆、勞宮等穴爲主[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牙關緊閉加頰車、下關;舌強不語加啞門、廉泉[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
陽閉
除突然昏僕,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痙外,還有面赤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寧,苔黃膩,脈弦滑而數[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肝陽暴張,陽升風動,氣血上逆,挾痰火上蒙清竅,故突然昏僕,不省人事。即《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篇》所說:“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爲大厥”。風火痰熱之邪,內閉經絡,故見面赤、身熱、口噤、手握、氣粗、口臭、便閉、苔黃膩,脈弦滑數等。[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清肝熄風,辛涼開竅。[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先灌服(或用鼻飼法)局方至寶丹[備註]至寶丹(《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硃砂、麝香、安息香、金銀箔、犀角、牛黃、琥珀、雄黃、玳瑁、龍腦或安宮牛黃丸[備註]安宮牛黃丸(《溫病條辨》):牛黃、鬱金、犀角、黃連、硃砂、冰片、珍珠、山梔、雄黃、黃芩、麝香、金箔衣以辛涼透竅;並用羚羊角湯[備註]羚羊角湯(《醫醇賸義》):羚羊角、龜版、生地、丹皮、白芍、柴胡、薄荷、蟬衣、菊花、夏枯草、石決明加減以清肝熄風,育陰潛陽。方中羚羊角爲清肝熄風主藥,配菊花、夏枯草、蟬衣,使火降風熄,則氣血下歸;龜版、白芍、石決明育陰潛陽;丹皮、生地涼血清熱。如有抽搐,可加全蠍、蜈蚣、殭蠶。痰多者,可加竹瀝、天竺黃、膽南星。如痰多昏睡者可加鬱金、菖蒲以增強豁痰透竅之力。[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中風·風火閉竅證(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wind-fire blocking orifices[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風火上擾,矇蔽清竅,以突然昏僕,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體強痙,口眼斜,兩目斜視或直視,面紅目赤。口噤,項強,兩手握固拘急,甚則抽搐,舌紅,脈數沉等爲常見症的中風閉證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兩目斜視或直視,面紅目赤,肢體強直,口噤,項強,兩手握緊拘急,甚則抽搐,角弓反張,舌紅或絳,苔黃而燥或焦黑,脈弦數。[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肝陽暴亢,陽升風動,氣血上逆蒙閉清竅,竅閉神匿,神不導氣,故出現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風火上亢,氣血逆亂,閉阻經絡,故見面紅目赤[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兩目斜視或直視、肢體強直、口噤項強、兩手握緊拘急或抽搐、角弓反張等症狀。舌脈亦爲風火逆閉之象。
[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治法:開竅醒神,清肝熄風。以督脈、手厥陰心包經穴爲主。
處方:水溝、十宣、內關、風池、太沖
隨證配穴:抽搐甚者,加合谷、陽陵泉。
刺灸方法:針用瀉法。十宣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方義:督脈“入於腦”,水溝屬督脈,刺之可開竅醒神。十宣放血爲急救常用之法,可通調十二經脈氣血以開關通竅。內關爲心包經之絡穴,心包爲心之外衛,既可代心受邪,又可代君行令,心主神明,故針內關可調神開竅,使心神復明。太沖、風池可清肝熄風。
中風·痰火閉竅證(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phlegm-fire blocking orifices[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痰火互結,矇蔽清竅,以突然昏僕,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肢體強痙拘急,口眼斜,鼻鼾痰鳴,面紅目赤,躁擾不寧,大便祕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沉等爲常見症的中風閉證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突然昏倒,昏憒不語,躁擾不寧,肢體強直,痰多息促,兩目直視,鼻鼾身熱,大便祕結,舌紅,苔黃厚膩,脈滑數有力。[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痰溼內蘊,鬱而化火,痰火上蒙清竅,故見突然昏倒、昏憒不語。躁擾不寧,爲痰火上擾心神所致。痰火閉阻經絡,則出現肢體強直、痰多息促、兩目直視。舌脈及便祕身熱亦皆爲痰火之象。[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治法:開竅醒神,豁痰清熱。
選穴:以督脈、手厥陰心包經和足,陽明胃經穴爲主。取水溝、十宣、內關、豐隆、天突。
隨證配穴:尿閉者,加中極、合谷。
刺灸方法:針用瀉法。十宣用三棱針點刺出血。
方義:水溝、內關已如前所述。十宣既可通關開竅,亦可瀉熱。脾爲生痰之源,豐隆爲足陽明胃經絡穴,以蠲化痰濁,通便清熱;配天突可增強豁痰之效。
中風·痰火瘀閉證(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caused by phlegm-fire stasis and blocade[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痰火瘀閉,以突然昏僕,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痙,面赤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寧,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沉等爲常見症的中風閉證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陰閉
除上述閉證的症狀外,還有面白脣暗,靜臥不煩,四肢不溫,痰涎壅盛,苔白膩,脈沉滑緩。[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痰溼偏盛,風挾痰溼,上蒙清竅,內閉經絡,故突然昏僕,不省人事,口噤不開,兩手握固,肢體強痙等症。痰溼屬陰,故靜臥不煩,痰溼阻滯陽氣,不得溫煦,故四肢不溫,面白脣暗。苔白膩,脈沉滑緩等均爲溼痰內盛之象。[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豁痰熄風,辛溫開竅。[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急用蘇合香丸[備註]蘇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白朮、青木香、犀角、香附、硃砂、訶子、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蓽撥、蘇合香油、燻陸香、冰片溫開水化開灌服,(或用鼻飼法)以溫開透竅,並用滌痰湯[備註]滌痰湯(《嚴氏濟生方》):制半夏、制南星、陳皮、枳實、茯苓、人蔘、石菖蒲、竹茹、甘草、生薑煎服。方中以半夏、橘紅、茯苓、竹茹燥溼化痰;菖蒲、膽南星開竅豁痰;枳實降氣以利風痰下行。可加天麻、鉤藤以平肝熄風。[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中風·痰溼蒙竅證(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phlegm-damp clouding orifices[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痰溼矇蔽清竅,以突然神昏迷睡,半身不遂,肢體癱瘓不收,面色晦垢,痰涎湧盛,四肢逆冷,舌暗淡,苔白膩等爲常見症的中風閉證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突然神昏迷睡,半身不遂,肢體癱瘓不收,面色晦垢,痰涎湧盛,四肢逆冷,舌黯淡,苔白膩,脈沉滑或緩。[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痰溼偏盛,風挾痰溼,上蒙清竅,內閉經絡,故突然昏迷、半身不遂、肢體癱瘓不收。痰溼屬陰,阻滯陽氣,肢體不得溫煦,故面色晦垢、四肢逆冷。痰涎湧盛、舌脈,均爲痰溼內盛之象。[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治法:開竅醒神,豁痰熄風。
選穴:以督脈、手厥陰心包經和足陽明胃經穴爲主。取水溝、十宣、內關、足三裏、三陰交、豐隆、氣海。
隨證配穴:排痰不爽者,加天突。
刺灸方法:針用平補平瀉法,十宣點刺出血。氣海、足三裏可鍼灸並用。
方義:督脈“入於腦”,水溝屬督脈,刺之可開竅醒神。十宣放血爲急救常用之法,可通調十二經脈氣血以開關通竅。內關爲心包經之絡穴,心包爲心之外衛,既可代心受邪,又可代君行令,心主神明,故針內關可調神開竅,使心神復明。足三裏、三陰交相配可健運脾胃,以溫化痰濁。再加豐隆可增強豁痰之功。氣海可溫通陽氣以治四肢不溫,又可助脾胃之氣而化痰。
中風·痰濁瘀閉證(apoplexy with syndrome of blockade of phlegm-turbidity and static blood[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是指痰濁瘀閉,以突然昏僕,不省人事,牙關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痙,面白脣暗,靜臥不煩,四肢不溫,痰涎壅盛,舌淡,苔白膩,脈滑沉等爲常見症的中風閉證證候[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學名詞(2010)[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脫證
中風脫證的症狀
突然昏僕,不省人事,面色蒼白,瞳神散大,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氣息短促,手撒肢冷,汗多膚涼,大小便自遺,肢體軟癱,舌紫或舌痿,脈散細弱或脈微欲絕。[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證候分析
由於元陽衰微已達極點,陽浮於上,陰竭於下,陰陽有離決之勢,正氣虛脫,心神頹敗,故見突然昏僕,不省人事,面色蒼白、大目合、瞳神散、口張、鼻鼾、手撒、舌痿、大小便失禁等五臟敗絕的危症。呼吸低微,多汗不止,四肢厥冷,脈散細弱而微、氣息短促、舌紫、或微、苔白膩等均是陰精欲絕,陽氣暴脫之徵。[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治法
益氣回陽,救陰固脫。[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中風脫證的方藥治療
立即用大劑參附湯[備註]參附湯(《婦人良方》):人蔘、熟附子、姜、棗合生脈散[備註]生脈散(《魯急千金要方》):人蔘、麥冬、五味子。方中以人蔘、麥冬、五味子大補氣陰,附子回陽救逆。如汗多不止者,可加黃芪、龍骨、牡蠣、山萸肉以斂汗固脫。[參考資料] 張伯臾主編.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208-213.
處方:人蔘10~15克,附子10~15克。
用法:急煎湯灌服或鼻飼。
常用成方:參附湯、四逆湯加人蔘等。
療效:上述四型,共治療2203例,基本痊癒680例,顯效746例,有效692例,無效及死亡85例,總有效率爲96.1%。
中風脫證的鍼灸治療
脫證取神闕、關元等穴,用大艾炷多壯灸[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虛汗不盡加陰郄;虛陽浮越者重灸命門、氣海俞、腎俞等穴[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
[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治法:回陽固脫。
選穴:以任脈、督脈穴爲主。取關元、神闕、足三裏、水溝、內關。
隨證配穴:煩躁不安者,加四神聰。
刺灸方法:以大艾炷灸關元、神闕,無問壯數,以危候轉輕爲佳,足三裏可鍼灸並施。水溝、內關平補平瀉法。
方義:關元爲任脈與足三陰經的交會穴,且又聯繫命門之真陽,故爲陰中有陽之穴;神闕位於臍中,臍爲生命之根蒂,真氣所繫;故取任脈的關元、神闕兩穴重灸,以回陽救逆而救虛脫。足三裏可益氣養血。水溝、內關開竅醒神。
後遺證
中風經過救治,神志清醒後,多留有後遺證,如半身不遂,言語不利,口眼㖞斜等。要抓緊時機,積極治療。同時配合鍼灸、推拿按摩等綜合療法,並適當活動鍛鍊,以提高療效。
半身不遂
氣虛血滯,脈絡瘀阻:由於氣虛不能運血,氣不能行,血不能榮,氣血瘀滯,脈絡痹阻,而致肢體廢不能用。在症狀上除半身不遂,肢軟無力外,並伴有患側手足浮腫,語言蹇澀,口眼㖞斜,面色萎黃,或暗淡無華,苔薄白,舌淡紫,或舌體不正,脈細澀無力等。治宜補氣活血,通經活絡。方用補陽還五湯[備註]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當歸尾、川芎、黃芪、桃仁、地龍、赤芍、紅花加味。該方重用黃芪補氣,桃仁、紅花、當歸、赤芍、地龍養血活血化瘀。加全蠍、烏梢蛇、川牛膝、桑枝、地鱉蟲、川斷等以增強通經活絡之力。如小便失禁者,可加桑螵蛸、山萸肉、肉桂、益智仁、五味子等補腎收澀之品。如下肢癱軟無力甚者,加桑寄生、鹿筋等補腎壯筋之品。如上肢偏廢者,加桂枝以通絡。如患側手足腫甚者,可加茯苓、澤瀉、苡仁、防己等淡滲利溼。如兼見語言不利者,加鬱金、菖蒲、遠志以祛痰利竅;兼口眼㖞斜者,加白附子、全蠍、殭蠶等以祛風通絡;如肢體麻木者,加陳皮、半夏、茯苓、膽南星以理氣燥溼而祛風痰;大便祕結者,加火麻仁、郁李仁、肉蓯蓉等潤湯通便。
肝陽上亢,脈絡瘀阻:肝陽上亢,火升風動,氣血並逆於上,絡破血溢,經脈阻塞,而致半身不遂。患側僵硬拘攣,兼見頭痛頭暈,面赤耳鳴,舌紅絳,苔薄黃,脈弦硬有力,治宜平肝潛陽,熄風通絡。方用鎮肝熄風湯[備註]鱉甲煎丸(《金匱要略方論》):鱉甲、烏扇、黃芩、柴胡、鼠婦、乾薑、大黃、芍藥、桂枝、葶藶子、石葦、厚朴、丹皮、瞿麥、紫葳、半夏、人蔘、鷹蟲、阿膠、蜂房、赤硝、蜣螂、桃仁或天麻鉤藤飲[備註]天麻鉤藤飲(《雜病診治新義》):天麻、鉤藤、生石決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梔、黃芩、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加減。
語言不利
風痰阻絡:風痰上阻,經絡失和,故舌強語蹇,肢體麻木,脈弦滑。治宜祛風除痰,宣竅通絡。方用解語丹[備註]解語丹(《醫學心悟》):白附子、石菖蒲、遠志、天麻、全蠍、羌活、南星、木香、甘草。方中天麻、全蠍、膽南星、白附子等以平肝熄風祛痰;遠志、菖蒲、木香等以宣竅行氣通絡;羌活祛風。
腎虛精虧:腎虛精氣不能上承,故音喑失語,心悸、氣短及腰膝痠軟。治宜滋陰補腎利竅。方用地黃飲子[備註]地黃飲子(《宣明論方》):生地黃、巴戟天、山萸肉、石斛、肉蓯蓉、五味子、肉桂、茯苓、麥冬、炮附子、石菖蒲、遠志、生薑、大棗、薄荷去肉桂、附子,加杏仁、桔梗、木蝴蝶開音利竅。
肝陽上亢,痰邪阻竅:可予天麻鉤藤飲[備註]天麻鉤藤飲(《雜病診治新義》):天麻、鉤藤、生石決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梔、黃芩、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或鎮肝熄風湯[備註]鎮肝熄風湯(《醫學衷中參西錄》):淮牛膝、龍骨、生白芍、天冬、麥芽、代赭石、牡蠣、玄蔘、川楝子、茵陳蒿、甘草、龜版加石菖蒲、遠志、膽南星、天竺黃、全蠍以平肝潛陽、化痰開竅。
口眼㖞斜
多由風痰阻於絡道所致,治宜祛風、除痰、通絡,方用牽正散[備註]牽正散(《楊氏家藏方》):白附子、殭蠶、全蠍。方中白附子祛風、化痰、通絡;殭蠶、全蠍熄風、化痰、鎮痙。本方用散劑吞服較用湯劑療效爲佳。口眼𥆧動者加天麻、鉤藤、石決明以平肝熄風。
中風的療效標準
(1)按照統一標準,採用計分法評定:①神志狀態:清醒4分;恍惚(思睡、喚醒後能與人言)3分;迷濛(嗜睡、呼之答不確切)2分;神昏1分;昏憒(神昏兼脫證)0分。②語言表達:正常4分;亠般表達、命名不能3分;說話成句而表達不清2分;不能說單詞、詞組1分;語言不能或基本不能0分。③上肢肩關節:正常4分;上舉全而肌力差3分;上舉平肩或略過肩2分;上舉不到肩1分;不能動或前後略擺動0分。④上肢指關節:正常4分;手指分別動作有效而肌力差3分;握拳伸指2分;屈指、握不成拳、不會伸1分;不能動0分。⑤下肢髖關節:正常4分;抬高45度以上3分;不足45度者2分;擺動、能平移1分;不能動0分。⑥下肢趾關節:正常4分;伸屈自如、力弱3分;伸屈不全2分;略動1分;不會動0分。⑦綜合功能:生活自理、自由交往4分;基本自理、尚有部分功能不全3分;部分自理、需人輔助、可行走2分;站立邁步、需人照料1分;臣卜牀0分。
(2)療效評定:滿分爲28分,起點分不超過18分。基本痊癒:積分>24分;顯效:積分增加超過10分;有效:積分增加超過4分;無效:積分增加不足4分或反而減少者;死亡。
中風的其他療法
專方治療
腦脈復原湯
組成:黃芪20克,丹蔘15克,水蛭15艽,川芎12克,寄生15克,杜仲10克,五加皮10克,黃精10克,靈芝6克,青皮9克,葛根15克,石菖蒲10克,赤芍10克,珍珠3克(衝),茯苓15克,紅花10克,菊花10克,地龍15克,全蠍6克,白花蛇1條,膽星10克,海藻10克,白附子10克,黃連10克。
加減:風痰上擾,痰火搏結,去黃芪,加牛膝、川軍;氣血虛弱,經脈失養,加白朮、人蔘。
用法:水煎成500毫升,早晚兩次服下,每日1劑;亦可共研細末,過100目篩,分裝人膠囊,每日7.5~9克,分2~3次吞服。
療效:本方主要用於缺血性中風,共治療652例,基本痊癒256例,顯效276例,有效102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97.2%。
腦血康口服液
組成:由動物類活血化瘀藥物提取製成,配方從略。用法:每日3次,每次10毫升。口服,昏迷者可鼻飼。大便乾結可加服大黃粉3克;痰盛加服竹瀝水。
療效:共治療180例,基本痊癒107例;壺效挽例,有效1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爲90%。腦血康具有增強吞噬細胞功能、促進血腫吸收、加速纖維蛋白溶解、改善腦部微循環等作用。
清開靈注射液。
組成:配方從略。
用法:取清開靈注射液40~60毫升,兌人葡萄溏注射液500毫升,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用28天爲一療程。
療效:本藥主要用於邪熱、痰濁、瘀血等標實症狀突出的中風急性期,不宜用於氣虛、陽虛、脫症等。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111例,基本痊癒32例,顯效22例,有效36例,無效及死亡21例,總有效率爲81.1%;治腦出血23例,基本痊癒7例,顯效6例,有效8例,無效及死亡2例,總有效率爲91.3%。
紅丹
組成:丹藥(系水銀、火硝、皁礬、食鹽煉製而成)50克,石青(白砒、硫磺煉製而成)25克,銀翠(銀塊、石青煉製而成)150克,麝香25克,牛黃5克,羚羊角5克,熊膽5克,冰片5克,棗泥250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爲細末,充分混合,以棗泥爲粘合劑,研勻搓丸,每丸0。5克。以硃砂爲衣,裝瓶密封備用。口服或鼻飼,每天2次,每次1丸,7天爲一療程。
療效:除腦水腫加甘露醇外,以本藥治療371例,基本痊癒171例,顯效84例,有效90例,無效26例,總有效率爲93%。
再生丸
組成:全蠍、麝香、鹿茸、白花蛇、當歸、川芎、赤芍、杜仲、防風、木瓜、天麻、桂枝、高麗蔘、馬錢子、全瓜蔞、枸杞等共30味。
用法:鹿茸切片油炸,馬錢子沙炒去毛皮,餘藥按常規炮製。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煉蜜爲丸,每丸爲2.5克。每晚服3~5丸,最大量不超過7丸。如需白天服,以1~2丸爲宜。妊娠、重感冒、腹瀉及血壓過高者禁用。2~3個月爲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300例,基本痊癒279例,顯效8例,有效6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爲97.7%。
血栓解
組成:水蛭、鬱金、川芎。
用法:上藥以1.5:2:3的比例進行粉碎、混合,加人賦形劑後壓制成片,每片重0.3克。每日服3次,每次6片。
療效:共治療211例,基本痊癒97例,顯效73例,進步5例,無效36例,總有效率爲82.9%。
參麝活絡九
組成:系在大活絡丸基礎上減去21味藥,增加三七等,共34味。配方從略。
用法:每丸重3克,1日3次,每次1丸,3個半月爲一療程。
療效:共治療173例,基本痊癒79例,顯效32例,有效50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爲93.1%。
抗癱靈
組成:制馬錢子300克,水蛭30克,白花蛇30克,川芎30克,蜈蚣30克。
用法:馬錢子按藥材炮製規範加工。先將白花蛇和蜈蚣共研細飠粉(以減少毒副作用),再與研爲細粉的其他三藥合勻,裝人膠囊,每粒含藥粉3克,貯瓶備用。於每晚睡前開水送服1~5粒。服後即臥牀,切忌活動。應從小劑量開始服,服後肢體有蟻行、灼熱或麻
木感,均屬正常反應。如無此反應,次日遞增2粒,以後隔週遞增1粒,連服90天,停服2~3月。
療效:共治療100例,基本痊癒31例,顯效38例,有效24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爲93%。
鍼灸治療
體針
取穴:主穴:分二組。甲組:內關、水溝、極泉、委中、三陰交、尺澤;乙組:肩榭、曲池、外關、合谷、環跳、陽陵泉、足三裏、太沖、懸鐘。配穴:分二組。甲組:吞嚥困難加風池、翳風;手指屈曲不能加合谷;失語加金津、玉液;乙組:肢癱加肩貞、後溪、風市、秩邊、崑崙、豐隆;面癱加頰車、地倉;失語加啞門、廉泉。
操作:每次取一組,主、配穴對應選用。內關,直刺1~1.5寸,用提插捻轉手法(瀉法)1分鐘;繼刺人中,向鼻中隔下斜刺5分,用雀啄法(瀉法),至流淚或眼球溼潤爲度。三陰交,成45度角進針1~1.5寸,採用提插補法,以病人下肢抽動爲度。極泉,宜直刺進針1~1.5寸,提插瀉法,至肢體連續抽動3次爲度。尺澤、委中針法與極泉同。風池、翳風,快速捻轉手法運針半分鐘。合谷用提插瀉法。金津、玉液以三棱針點刺。第2組穴,針刺得氣後,持續捻轉提插2分鐘,留針15~20分鐘。每5分鐘運針一次。亦可接通電針儀,以斷續波,強度以病人肢體抽動並感舒適爲度。每日1次,10~15次爲一療程。
療效:第一組針法稱醒腦開竅法,適於腦出血恢復期及腦梗塞任何一期治療,共治療671例,其中腦出血患者54例,基本痊癒28例,顯效15例,有效11例,總有效率100%;腦梗塞617例,基本痊癒366例,總有效率爲99.4%。第二組穴共治療中風後遺症1013例,總有效率在83%~96.9%之間。
下肢-環跳 陽陵泉 足三裏 解溪 崑崙 方義
隨證配穴:半身不遂—患側井穴點刺出血以接續經氣,上肢-肩髎 陽池 後溪,病程日久-大椎 肩外俞,下肢-風市、懸鐘,病程日久-腰陽關 白環俞,經筋屈曲拘攣-肘部取曲澤,腕部取大陵,膝部取曲泉,踝部取太溪,陽病取陰,語言蹇澀-啞門 廉泉 通裏,肌膚不仁-皮膚針叩刺患部。
操作:毫針刺,每日1次,每次留針20~30min,10次爲一療程。
方義 手足陽明和足厥陰經脈均上達頭面,取地倉、頰車穴疏調局部經氣,遠取合谷、內庭、太沖乃循經取穴,以調本經經氣。
隨證配穴 按病位酌配牽正、水溝、下關等穴。
操作 毫針刺,平補平瀉,每日1次,每次留針20~30min,10次爲一療程。
方義 肝陽化火生風,氣血上逆,痰濁而升,矇蔽清竅,取十二井穴,接逸十二經氣,調和陰陽;水溝醒腦開竅;太沖潛陽降逆,平肝熄風;豐隆宣通脾胃氣機,蠲化痰濁。
隨證配穴 牙關緊閉-下關、頰車;兩手握固配合谷;語言不利-啞門、上廉泉。
操作 十二井穴點刺放血,水溝向上斜刺瀉法,太沖、豐隆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
方義 關元爲任脈和足三陰經交會穴,可扶助元陽;神闕爲生命之根蒂,真氣所繫,以回陽固脫。
隨證配穴 汗出不止-陰郄、復溜,小便失禁-三陰交。
操作 關元穴大炷艾灸,神闕隔鹽艾灸,直至四肢轉溫爲止。
頭針
方一
選對側運動區爲主,配合足運感區[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失語者加語言區。捻鍼時鼓勵患者作患肢運動[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適用於中經絡半身不遂者[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注:中風後遺症的治療,可參照中經絡的治療[參考資料] 高忻洙,胡玲主編.中國鍼灸學詞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
方二
取穴:
頂顳前斜線
頂旁1線
頂旁2線
操作:選28~30號長1.5~2.0寸毫針,針與頭皮呈30。夾角快速刺入頭皮下,快速捻轉2~3min,每次留針30min,留針期間反覆捻轉2~3次。治療時讓患者活動肢體,隔日1次。
取穴:主穴:運動區、感覺區。配穴:暈聽區、足運感區、語言2區
操作:以主穴爲主,語言不利加語言2區;眩暈加暈聽區;下肢癱瘓明顯加足運感區。患肢對側取穴,足運感區針雙側,沿頭皮進針至規定深度後,以每分鐘200~250次頻率持續捻轉3~5分鐘,留針15分鐘,或接電針儀,以500~700次/分頻率連續波刺激15~20分鐘,強度以患者可耐受爲宜。每日1次,15~20次爲一療程。
療效:以上法共治療1805例,總有效率在93.4%~98.5%之間。
方三
選對側運動區爲主,並可配足運感區,失語者加語言區。適用於中風後遺半身不遂的患者。
眼針
取穴:上焦、下焦。
操作:取患側爲主,可配合健側。先在穴區用點眼棒或三棱針柄在眼周眶按壓,尋得反應點(表現爲酸、麻、脹、重或發熱、發涼感),以左手指按壓眼球,使眼眶皮膚繃緊,右手持32號5分針輕輕沿皮橫刺或直刺,不用手法,留針5~15分鐘。每日1次,15~20次爲一療程。
療效:本法只限於缺血性中風的早期患者,肌肉肢體已變形者,療效差。觀察453例,總有效率爲97%左右。
耳針
方一
選穴:腦點 皮質下 肝 三焦
方法:毫針刺,中等刺激強度,每日1次;後遺症隔日刺1次,每次留針30min;亦可用王不留行籽貼壓。
方二
腎、肝、心、皮質下、腦幹、枕、額。以毫針刺入,產生酸脹感,留針40min。留針期間,每隔10min捻鍼1次。
電針
根據癱瘓部位,可在頭、上肢、下肢部各選兩個穴位,用毫針針刺,得氣後加電針,用疏密波,電流強度以患者肌肉微顫爲度。每次20min。
單方驗方
①蝮蛇抗栓酶注射液
組成:蝮蛇抗栓酶,每支含量0.25單位。
用法:第一週,以0.25單位加250毫升生理鹽水靜脈滴注,每日1次;第二週增至0.5單位加250毫升生理鹽水靜脈滴注,亦每日1次,用藥2~3周爲一療程。本藥主要用於治療腦梗塞病人。
療效:共治療缺血性中風病人325例,基本痊癒71例,顯效128例,有效84例,無效42例,總有效率爲87.1%。
②山雞椒注射液
組成:山雞椒,每毫升含生藥2克。
用法:肌肉注射,每次5毫升,每日2次,20天爲一療程,或靜脈注射,20毫升加等量10%葡萄糖注射液,每日1次,20天爲一療程。本藥亦主要用於治療腦梗塞病人。
療效:共治療缺血性中風病人118例,基本痊癒63例,顯效25例,有效21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爲92.4%。
③川芎嗪注射液
組成:磷酸川芎嗪,每支2毫升含40~50毫克。
用法:靜脈滴注。每次以80~100毫克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滴注,每日1次,10次爲一療程,療程間隔5~7天。本藥主要用於腦梗塞病人。
療效:共治療缺血性中風病人267例,基本痊癒82例,顯效109例,有效55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爲92.1%。
推拿療法
取穴:頭部:感覺區、運動區、足運感區、語言區、百會;上肢:合谷、手三裏、曲池、外關、養老、少海、肩貞、肩濡;下肢:足三裏、豐隆、絕骨、殷門、委中、環跳、命門;腹部:氣海、關元、神闕;背部:大椎。
操作:急性期以頭穴爲主,行揉、點、按、推等法,然後在肢端穴位點按,操作時間各爲5分鐘。恢復期,亦先以同法推按頭穴,接着令患者取仰臥位,用揉、滾法對上、下肢進行放鬆,點按俞穴,放鬆關節;再令其取俯臥位,施術於督脈及兩側膀胱經線,用掌根從大椎穴平推至骶部3~5遍,點按俞穴,最後用拍打法從上至下拍打數遍,時間15分鐘。上法每日1次,20~30日爲一療程,療程間隔3~4天。
療效:共治療中風病人147例,基本痊癒57例,顯效33例,有效47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爲93.2%。
氣功療法
功法:導引靜坐法。導引用擦掌、熨目、按陽明、轉耳輪、鳴天鼓、叩齒、鳴天鼓、擦腎腰、捶環跳、掌擦臉面、擦湧泉穴,共12法,視患者情況行之。靜坐包括趺坐、立腰、垂廉、抵齶、咽津、調息、正念、內視八要點。導引每日上午行1~2次,靜坐每日下午行1~2次,每次1小時。
療效:以上法共治療38例,基本痊癒22例,顯效12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爲97.4%。
其他措施
急性腦出血病人應保持安靜,儘量減少移動,頭部放置冰袋,隨時吸出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中風病人急性期均應加強護理,更換體位,防止肺部感染和褥瘡。症狀穩定後應逐步加強肢體功能鍛鍊,包括被動運動和自主運動。同時要加強心理治療,以增強患者康復的信心。危急患者需配合西醫藥物及手術治療。
中風患者的護理
中風患者的護理尤爲重要,應注意防止褥瘡,保證呼吸道的通暢,並囑患者適時加強功能鍛鍊。[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中風的預防方法
臨牀應重視預防。如年逾40,經常出現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偶有發作性語言不利、肢體痿軟無力者,多爲中風先兆,應加強防治。[參考資料] 石學敏主編. 鍼灸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108-113.
醫案
何任醫案
包××,女,64歲。1974年5月3日初診。患者中風以後,半身不遂,口喁流涎,語言蹇澀,尿多不禁,脈緩。宜益氣通絡。
處方:黃芪30克,地龍4.5克,炒殭蠶9克,當歸9克,川芎4.5克,山萸肉6克,桃仁6克,紅花6克,石菖蒲6克,赤白芍各6克。7劑。
於5月10日複診。服後流涎見少,尿略減,半身稍能活動。原方再續:黃芪30克,當歸9克,川芎4.5克,地龍6克,桃仨6克,石菖蒲9克,熟地12克,白芍12克,紅花9克,萸肉9克,鉤藤12克910劑。上方服完已能扶持起立,言語大致清楚。
按:王清任補陽還五湯是治中風不語、半身不遂的有效方劑o本病屬氣虛血滯,脈絡瘀阻的症候,系本方之適應症。以黃芪補氣爲主,配合當歸、川芎、桃仨、紅花、地龍等活血通絡之品,使氣足血行,脈絡得通而獲效。
鍼灸臨證指南
莫×,女,61歲,因半身不遂、失語8日,在某醫療站治療無效而來住院。檢查:嗜睡,神志恍惚,語言不清,面紅,瞳孔左略大於右,左側鼻脣溝變淺,伸舌偏向左側,兩肺可聞及痰鳴音,呼吸深快。左側上、下肢不能活動,膝反射減弱,血壓28.0/15.5kPa,腦脊液呈血性。脈弦有力。西醫診斷:高血壓、腦出血。針十二井穴出血,太沖、三陰交、豐隆用瀉法,留針20min。輔以吸氧。次日二診,神志清楚,反應遲鈍,聲音低微,能進少量飲食,頭痛,左側上、下肢不能活動,舌淡紅,苔黃膩,脈弦數。針刺手法同前,加風池、百會、上廉泉、左曲池、合谷、環跳。治療5次,頭痛大減,言語清楚,伸舌仍偏向左,左側上、下肢能抬起,左手握力仍差,血壓20.0/8.0kPa。舌脈同前。經1個月治療左手能抬高過頭,握力好,步行端正,能承擔家務勞動。
石學敏鍼灸臨證集驗
張×,男,67歲,入院日期1980年9月23日。主訴:左半身不遂伴語言欠流利13日。病史:患者於9月11日夜間感受風寒,翌日晨出現左半身不遂。神清,肢麻言蹇,足不能行,遂送某醫院治療。腰穿示腦脊液無色透明。診斷:“腦意外”。予脈通、抗感染治療。9月23日轉我院治療。症狀:神清,口歪,患肢無自主運動,語言欠流暢,無頭痛、頭暈,二便可控,血壓32.0/16.0kPa(否認既往有高血壓史)。舌紅,苔黃膩而幹,脈弦細。診斷:①中醫:中風(中經絡)。②西醫: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栓形成。辨證:肝腎陰虛,肝陽偏亢,值感風寒,引動內風,上擾清竅,竅閉神匿,神不導氣而發爲本病。治法:醒腦開竅,滋補肝腎,疏通經絡。選內關、水溝、三陰交、極泉、尺澤、委中、風池、上星透百會。操作:先針雙側內關,進針1寸,施捻轉提插複式瀉法,施術1min;繼針水溝,進針5分,採用雀啄瀉法,以眼球溼潤或流淚爲度;三陰交沿脛骨後緣與皮膚呈45°角進針1~1.5寸,用提插之補法,使下肢抽動3次爲宜,極泉、尺澤用提插瀉法,使上肢抽動3次爲度;委中穴採用仰臥位直腿抬高取穴,進針1寸,用提插瀉法,使下肢抽動3次爲度。風池穴針向喉結,針2寸,採用小幅度快頻率捻轉補法,施手法1min;上星透百會用捻轉補法。治療結果:治療1周後,左下肢直腿抬高40°,左上肢能曲肘,上舉平胸,語音清。2周後攙扶可行走,繼之獨立行走,左上肢抬舉過頭,唯左手握力稍差。4周後肢體功能如常,語言清楚,痊癒出院。
中風用藥規律
中風用藥,古今有所不同,分述如下:
(1)對歷代醫家409首方中統計,中風用藥333種,其中應用較爲集中的藥物如下表:
應用頻度(次) | 藥 物 |
100~195 | 甘草、人蔘、當歸、防風、茯苓。 |
50~96 | 白朮、生薑、附子、川芎、白芍、半夏、熟地、肉桂、黃芪、羌活。 |
30~49 | 陳皮、麻黃、獨活、辰砂、乾薑、天麻、牛膝、麥冬、南星、生地、細辛、大黃、麝香、杏仁、薄荷、山萸肉。 |
(2)對民國初年以前部分著名醫家共23位的56則醫案(實際統計51則)統計表明;用得最多的是甘草,其次依次爲茯苓、人蔘、半夏、白朮、陳皮、當歸、生薑、黃芪、牛膝、竹瀝、麥冬、熟地(10次以上)。
(3)建國後部分醫家統計77例醫案,用藥221種,用得最多的是當歸(50次),其次爲白芍、鉤藤、茯苓、甘草、半夏、牛膝、生地、菖蒲、地龍、黃芪(30次以上)。
(4)對80年代發表的20首專方(治療人數2656例)用藥情況統計,歸納如下表:
應用頻度(例) | 報道文獻(篇) | 藥 物 |
>1500 | 11~17 | 丹蔘、當歸、地龍、川芎。 |
1001~1499 | 6~10 | 黃芪、紅花、赤芍、水蛭。 |
≤1000 | 桃仁、全蠍。 | |
101~1000 | 3~5 | 白花蛇、寄生、鉤藤、牛膝、海藻、馬錢子、葛根、膽南星、雞血藤、蜈蚣。 |
50~100 | 2~3 | 大黃、柴胡、白附子、黃連、石菖蒲、鬱金、杜仲、黨蔘、山萸肉、肉蓯蓉、枸杞子、全瓜蔞、甘草、淫羊霍、三七、防風、木瓜、天麻、桂枝、茯苓、枳實。 |
由上可以看出,古代用藥以扶正祛邪、補益氣血、祛風除痰爲主。多用味甘之藥,少用苦寒之品,與受內虛邪中學說影響有關。民國初以前用藥品種及使用規律大致與古方劑類似,以扶正祛邪爲主,但順氣祛痰、養血熄風藥物增加。建國後,在用藥上則重視養血益氣、平肝熄風。近十餘年來,活血化瘀藥物的應用急劇增加。曾對黃芪、當歸、川芎、紅花、赤芍、桃仁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進行測定,發現含有鐵、錳、銅、鉻、鍀等,對中風患者的微量元素失常有明顯的調節作用,表明活血益氣的藥物對治療中風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關於真中風、類中風
真中風簡稱真中[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83.。係指外中風邪而致的中風病[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83.。與類中風之風從內生者不同[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83.。《醫略十三篇》:“真中風者,真爲風邪所中。”症見猝然倒僕,昏不知人,或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舌強不能言[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83.。治療大法:外見寒熱等六經形證者,治宜疏解風邪爲主,用小續命湯加減;內有二便不通,而形氣尚盛者,治以通利爲主,宜三化湯或《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麻仁丸;外無六經之形證,內無便溺之阻隔,僅見口眼㖞斜,言語不利,或半身不遂等症者,宜養血祛風,用大秦艽湯加減;如見痰涎壅盛,昏不知人,屬於閉證者,先與開竅,宜至寶丹之類;若伴見口開、手撒、眼合、遺尿、鼻鼾、汗多等症,屬於脫證者,急用大劑理中湯或參附湯以扶正固脫[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83.。本病可見於腦血管意外等疾患[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83.。
類中風簡稱類中[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21.。指風從內生的中風病[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21.。見《醫經溯洄集·中風辨》。因非外中風邪,故亦稱非風[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21.。多由腎陰不足,心火熾盛,肝陽偏亢,肝風內動,或氣虛血虛,或爲溼痰壅盛,化熱生風所致[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21.。《臨證指南醫案·中風》華岫雲按:“肝爲風髒,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榮,故肝陽偏亢,內風時起。”《類證治裁·中風》:“迄乎河間主火,謂心火暴盛,腎水虛衰;東垣主氣,謂猝中乃本氣自病;丹溪主痰,謂溼生痰,痰生熱,熱生風,……皆辨明類中之由,與真中症異。”
外感風邪的病證·中風
中風指外感風邪的病證,是太陽表證之一[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66.。《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曰中風。”
關於傷寒、太陽中風
傷寒爲指感受寒邪的太陽表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641.。《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備急千金要方·傷寒》:“王叔和曰:……夫傷寒病者,起自風寒,入於腠理,與精氣分爭,榮衛否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氣在孔竅、皮膚之間,故病者頭痛,惡寒,腰背強重。此邪氣在表,發汗則愈。”
太陽中風爲病名,太陽經病之一,亦稱太陽表虛證[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8.。中風是外感風邪之意,與猝然倒地、口眼㖞斜的中風不同[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8.。太陽中風的特徵是發熱惡風,汗出脈緩[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8.。《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爲中風。”《註解傷寒論》卷二:“風則傷衛,發熱,汗出,惡風者,衛中風也。……以衛爲陽,衛外者也,病則不能衛固其外,而皮腠疏,故汗出而惡風也。”《傷寒溯源集·中風正治》:“中風,風傷衛也。……感之則爲中風矣。然非獨春令爲然也,四時皆有之,唯春時爲當令耳。發熱者,風邪客於衛而鬱蒸也,汗出惡風者,風邪襲於毛孔,衛氣不能司其開闔之常,玄府不閉,故汗自出,腠理疏而不克任受風寒,故惡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