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土鬱 修訂歷史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關於土鬱

土鬱爲病證名,五鬱之一,指脾胃之氣鬱滯之症。出《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證治匯補·鬱症》:“食滯中焦,痰凝脾臟,熱蘊腸胃,皆土鬱也。”症見心腹飽脹,腸鳴瀉利,嘔惡痰涎或清水等。治宜奪之。《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八:“奪者,直取之謂也。溼滯則土鬱,髒應脾,腑應胃,……滯在上宜吐,滯在中宜伐,滯在下宜瀉,皆奪也。”可用奪鬱湯、善奪湯、疏土湯等方。五鬱爲五種鬱證的總稱。即木鬱、火鬱、土鬱、金鬱、水鬱。《景嶽全書·雜證謨》:“經言五鬱者,言五行之化也。氣運有乖和,則五鬱之病生矣。”鬱證爲病名。凡滯而不得發越之病,總稱鬱證。簡稱鬱。見《赤水玄珠·鬱證門》。《黃帝內經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載有木鬱、火鬱、土鬱、金鬱、水鬱,屬五氣之鬱,後世合稱五鬱。《丹溪心法》將鬱證分爲氣鬱、血鬱,溼鬱、熱鬱、痰鬱、食鬱六種,總稱“六鬱”。《張氏醫通》卷三:“鬱證多緣子志慮不伸,而氣先受病。”又有七情鬱證稱內鬱,如怒 ...

掃碼訪問

可用醫學百科App / 微信 / 手機瀏覽器 掃碼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