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丸 2015年03月24日修訂版

BY fengchuile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四生丸同名方劑約有十首,其中《婦人大全良方》記載者爲常用方,其組成爲生荷葉9g、生側柏葉9g、生艾葉12g、生地黃15g,具有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血熱妄行證。本方爲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上部出血的常用方劑。現代常用於治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引起的咯血和胃潰瘍吐血屬血熱證者。

《婦人大全良方》之四生丸

組成

生荷葉9g、生側柏葉9g、生艾葉12g、生地黃15g[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功用主治

具有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血熱妄行證。症見吐血、衄血,血色鮮紅,口乾咽燥,舌紅或絳,脈弦數。[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使用注意

本方對內熱暴作之吐血、衄血療效較好,然只可暫用,中病即止,若多服、久服,寒涼太過,則可使血凝成瘀,造成不良後果。[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方解

本方主治因火熱所致的各種上焦出血證,治宜涼血止血爲法。方中生柏葉涼血止血;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生荷葉清熱止血散瘀;生艾葉性溫而止血,有制約寒涼,防止留瘀之效。諸藥合用,共奏涼血止血之功。[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臨牀運用

[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1.本方爲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上部出血的常用方劑。凡臨牀上出現以出血、血色鮮紅、舌紅、脈數等爲主要表現者,即可使用本方加減治療。

2.加減法:若出血較多者,加入小薊、白茅根、藕節、仙鶴草等增強止血之功。

3.本方現代常用於治療肺結核、支氣管擴張引起的咯血和胃潰瘍吐血屬血熱證者。

歌訣

四生丸用三種葉,鮮荷鮮艾加側柏;生地共搗如泥煎,吐衄妄行因血熱。[參考資料] 魏睦新,王剛. 方劑一本通[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

摘錄

《婦人大全良方》

《婦人大全良方》卷四方之四生丸

處方

白殭蠶(炒去絲)地龍(去土)白附子(生)五靈脂 草烏(去皮、尖)各等分

製備方法

上爲末,米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婦人大全良方》卷四方之四生丸治婦人血風,骨節疼痛,手臂抬舉不起,行履不得,並渾身麻痹。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茶、酒任下。或作末,每次1.5克,酒調下。

摘錄

《婦人大全良方》卷四

《聖濟總錄》卷十一方之四生丸

組成

草烏頭半兩,白殭蠶1兩,苦蔘1兩,黑牽牛1兩(並生用)。

主治

《聖濟總錄》卷十一方之四生丸主治皮膚風癢,瘡癬,(疒帬)麻冷痹,熱毒癰癤。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溫酒送下,日3次。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酒煮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一

《聖濟總錄》卷五十二方之四生丸

組成

烏頭半兩(生,去皮臍),木鱉子半兩(去殼,研),狗脊(去毛)半兩,苦蔘1兩。

主治

《聖濟總錄》卷五十二方之四生丸主治腎臟風毒攻注,腰腳生瘡。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製備方法

上爲末,爛研豬腎,入少許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五十二方之四生丸

《聖濟總錄》卷一八六方之四生丸

組成

萆薢、防風(去叉)、狗脊(去毛)、烏頭(去皮臍,生用)各等分。

功效

《聖濟總錄》卷一八六方之四生丸卷一壯元氣之功效。

主治

《聖濟總錄》卷一八六方之四生丸主治一切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

每日服10丸,漸加至30丸,空心溫酒或鹽湯送下。

製備方法

先以河水浸烏頭7日7夜,切作片,每烏頭1兩,即用鹽半兩同炒黃,次與諸藥同爲細末,用米醋麪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八六

《醫方類聚》卷二一二引《施圓端效方》之四生丸

組成

白附子1兩,乾薑1兩(炮),舶上硫黃1兩,半夏(姜制)1兩。

主治

《醫方類聚》卷二一二引《施圓端效方》之四生丸主治婦人沉痼久冷,赤白崩漏,臍腹痛,窘迫後重,大便冷祕澀悶。

用法用量

每服10-15丸,空心艾湯送下,日2次。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酒糊爲丸,如小豆大。

摘錄

《醫方類聚》卷二一二引《施圓端效方》

《醫方類聚》卷二十引《神巧萬全方》之四生丸

組成

半夏半斤,天南星5兩,白附子4兩,大附子2兩。

主治

《醫方類聚》卷二十引《神巧萬全方》之四生丸主治風痰壅盛,胸膈不利,及諸般風疾。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茶、酒任下,更入少龍、麝尤佳。

製備方法

上4味,搗羅爲末,淨乳鉢內用水1鬥半浸,逐日換水,春、夏3日,秋、冬7日,頻嘗,以不麻人即去水,於筲箕內以厚紙澄幹,再研細,以糯米糊爲丸,如雞頭子大。

摘錄

《醫方類聚》卷二十引《神巧萬全方》

《普濟方》卷一○四方之四生丸

組成

生半夏1兩,生南星1兩,生白礬1兩,南康蚌粉1兩。

功效

《普濟方》卷一○四方之四生丸卷一治風順氣,化痰逐飲之功效。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後生薑湯送下。

製備方法

上爲末,用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摘錄

《普濟方》卷一○四

《普濟方》卷二四一引《海南四時攝生論方》之四生丸

組成

川狠毒、黑附子、海桐皮、天南星各等分。

主治

《普濟方》卷二四一引《海南四時攝生論方》之四生丸主治腳膝骨節毒風,行履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鹽湯或冷酒送下。

製備方法

上生用爲末,頭醋煮糊爲丸,如綠豆大。

摘錄

《普濟方》卷二四一引《海南四時攝生論方》

《百一》卷三方之四生丸

組成

五靈脂、當歸、骨碎補、川烏頭(去皮尖)各等分。

主治

《百一》卷三方之四生丸主治左癱右瘓,口眼歪斜,中風涎急,半身不遂,不能舉者。

用法用量

每服7丸,漸加至10丸、15丸,溫酒迭下。

製備方法

上爲細末,用無灰酒面糊爲丸,如梧桐子大。

用藥禁忌

忌服靈寶丹,恐藥無效。

摘錄

《百一》卷三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