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肌膏 2009年12月10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處方

當歸60克 甘草30克 白芷15克 紫草9克 血竭12克 輕粉12克

製法

用麻油500克,浸藥三天,久熬去滓,濾清,再熬至滴水成珠,加白蠟60克,溶化,再加血竭、輕粉,最後攪勻成膏。

功能主治

生肌祛腐。治瘡瘍潰後,膿水將盡,及開放性損傷,燙傷,肉芽生長緩慢者。

用法用量

外敷,每日清潔瘡口,換藥一次。

摘錄

《外傷科學》

《中醫外科臨證集要》

組成

廣丹30g,白及60g,黃蠟150g,紫草15g,麻油300g。

功效

生肌合口。

主治

一切癰疽潰口,毒盡不斂者。

製備方法

先將白及研成極細粉末。然後將麻油入鍋內煎開,再將紫草用雙層紗布包好置入油內,約5分鐘離火,撈起紫草,投入黃蠟烊化,稍冷即下廣丹和白及末,拌勻即成。

各家論述

方中紫草清血生肌,廣丹、白及、黃蠟生肌合口,麻油潤燥養肌。腐脫膿盡者,用之效果頗佳。

《惠直堂方》卷三

組成

輕粉1分半,密陀僧3分,水粉1錢,冰片3釐,龍骨(煅)1分,銀硃5分,赤石脂8分。

主治

癰疽瘡口不收。

用法用量

敷患處,外用膏蓋之。

製備方法

上爲末,熟豬肉油調和。

《聖惠》卷六十八

組成

檳榔1枚,燻陸香半兩,杏仁2-7枚(去皮,研如膏)。

主治

金瘡、灸瘡、火燒瘡等。

用法用量

每用攤於帛上貼之。

製備方法

上爲細散,以煉了豬脂2合,黃蠟如胡桃仁大,入杏仁膏,同煎令膏成,以瓷盒盛。

《聖惠》卷六十三

組成

燻陸香1兩,松脂1兩,黃丹2兩,羊腎脂1兩,生地黃汁2合,麻油4兩,故徘帛5寸。

主治

一切癰疽發背,膿血不止。

用法用量

用帛上攤貼,日2換之。

製備方法

上藥先以油煎緋帛消盡,下燻陸香、松脂、羊腎脂,又煎2-3沸,去火,下地黃汁,煎汁令盡,去火,下黃丹,攪令相入,又煎1-2沸,下臘,候色黑,軟硬得所,膏成。

《聖惠》卷九十

組成

黃丹半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蛇蛻皮1條,黃蠟半兩,亂髮1兩,菜子油6兩,皂莢3寸(水浸,去黑皮子)。

主治

小兒瘰癧穴後。

用法用量

於故帛上塗貼之。

製備方法

上藥先取杏仁、蛇皮、皂莢搗碎,後以菜油於銚子中,煎亂髮令消,次下杏仁等3味同煎,三上三下,以綿濾去滓,下黃蠟,次下黃丹,以柳木篦子,不住手攪令勻,候膏成。以瓷器盛。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