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三陽名義一
...行於身也,周流而無定;而三陰三陽之在身也,有一定之部分,則何也?人身三陰三陽之名,因部位之分列而定名,非由氣血之殊性以取義也。《素問》之敘陰陽離合也,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沖。太沖之地,名...
中醫古籍;讀醫隨筆;卷二上形氣類;清;周學海(二)清熱涼血、退骨蒸
第一卷·通治部分清熱藥味辛,性微寒,無毒。入心、心胞、肝、腎四經。畏貝母、大黃、菟絲子。忌蒜、胡荽與鐵器。紅花單瓣者佳。酒拌蒸,曬用。去血中之伏火,退無汗之骨蒸,消瘀通經,排膿生血,更散諸痛,能療諸風...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清熱藥;明;李中梓大頭瘟
...爲之熾。多在少陽。或在陽明。或傳太陽。視其腫勢在何部分。隨經取之。溼熱爲腫。火盛則痛。此邪見於頭。多在兩耳前後。以先出爲主病也。治之不宜藥速。速則過其病。所謂上熱未除。中寒復生。況頭乃空虛之部分。邪着...
中醫古籍;鍼灸逢源;卷六論治補遺;清;李學川經解
...也。馬注∶大經所會,謂之大谷。十二分者,十二經脈之部分也,小絡所會,謂之小溪。穴有三百六十五,除十二俞外,止有三百五十三,此言五十四者,四字誤也。十二俞者,肺、心、肝、脾、腎、厥陰、膽、胃、三焦、大腸...
中醫古籍;靈素節注類編;卷三營衛經絡總論;清;章虛谷(三)補陰
第一卷·通治部分補益藥性、味、畏、忌俱同生地黃。用砂鍋、柳甑,襯以荷葉,將生地黃酒潤,用縮砂仁粗末拌蒸,蓋復極密。文武火蒸半日,取起,貯極幹。如前又蒸九次,爲度。令中心透熟,純黑乃佳。滋腎水,封填骨髓...
中醫古籍;本草徵要;第一卷·通治部分補益藥;明;李中梓甲疽嵌甲
卷之十九·心小腸部癰疽所發部分名狀不同(嵌,丘銜反)〔《精》〕治甲疽,因剔甲傷肌,或因甲長侵肉,遂成瘡腫痛,復緣穿窄靴趼損四邊,腫黃水出,浸淫相染,五指俱爛,漸漸引上腳缺,泡漿四邊起,如火燒瘡,日夜倍...
中醫古籍;醫學綱目;卷之十九·心小腸部癰疽所發部分名狀不同;明;樓英面
...肉,黑當骨。《靈樞》五色篇曰∶五臟六腑之肢節,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陰和陽,用陽和陰。當明部分,萬舉萬當。(和陰陽之盛衰,衰多益寡。和而平之,萬舉萬當矣。)能別左右,是謂大道。男女易位,故曰陰陽。審察澤...
中醫古籍;醫燈續焰;卷十九(補遺)望診;清;潘楫諸病在陰在陽並用針藥論
...筋與骨病也。刺陰之經。)刺陰之經。若筋骨之邪。在何部分。誰家筋骨。病於何髒。各髒穴中有經穴。經者氣也肺主諸氣。散入五臟爲五經。潔古云。動而不休曰經。此天元之正氣。生萬物者也。病在陰之陽者。刺絡脈。(陽...
中醫古籍;普濟方·鍼灸;卷二鍼灸門;明;朱梓諸腫
卷之十九·心小腸部癰疽所發部分名狀不同〔丹〕卒腫起大痛,芫青根大者杵之,和苦酒如泥煮三沸,帛上包之。(葛氏)風毒腫三年,苦酒濃煎蔥白,以布包熨腫上。(《外臺祕要》)治一切熱毒腫,商陸根和鹽少許敷之,日...
中醫古籍;醫學綱目;卷之十九·心小腸部癰疽所發部分名狀不同;明;樓英經脈統論
...之。然後原九針之宜。行十二刺之節。明五變之理。審其部分。刺道思過半矣。今於逐脈之下。載其經穴。與其病證。兼及浮絡經筋之病。共爲一編。竅穴雖同。而淺深各有部分。在用針者以意審之。
中醫古籍;普濟方·鍼灸;卷二鍼灸門;明;朱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