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瘡 2015年12月25日修訂版

BY banlang

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醫學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醫學知識庫 + 健康測試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概述

口瘡爲病名[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出《黃帝內經素問·氣交變大論》。指口腔黏膜潰瘍病情較輕,範圍侷限的表現[參考資料]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 中醫藥基本名詞(2004)[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症見口腔之脣頰等處黏膜,出現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或灰白色之小點,單個或多個不等,周圍紅暈,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覆發作,飲食吞嚥有礙[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醫貫》卷五:“口瘡上焦實熱,中焦虛寒,下焦陰火,各經傳變所致。”說明口瘡有虛火和實火之分[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實火者,諸經之熱,皆應於心,心火上炎,燻灼於口,則口舌生瘡[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治宜瀉火清心[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用導赤散、涼膈散等加減[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脾熱生痰,痰火互結,上炎於口,亦生口瘡,治宜清熱祛痰。可選用黃連溫膽湯,貝母瓜蔞散等加減[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虛火者,肺腎陰虧,虛火上炎,灼於口腔而發口瘡,治宜補肺滋腎,滋陰降火[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可選用補肺阿膠湯、生脈散、知柏地黃湯等加減[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婦人產後血氣虛,虛熱上衝亦可發口瘡[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四:“產後口生瘡者,心臟虛熱,心開竅於口,而主血脈。產則血氣虛,髒有客熱,氣上衝胸膈,重發於口,故生瘡也。”治宜滋陰清熱[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可選用四物湯、歸脾湯、百合固金湯、麥門冬湯等加減[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口瘡是嬰兒時期常見的口腔疾患,以口頰、舌邊、上齶、齒齦等處發生潰瘍爲特徵。如發於口脣兩側者,稱爲燕口瘡;滿口糜爛、色紅作痛者,稱爲口糜。其發病原因和治療方法,與口瘡基本相同。本病相當於西醫的口炎。

診斷要點

1.口、舌、脣、齒齦等處可見單個或多個淡黃色或白色小潰瘍,周圍紅暈,局部疼痛,常伴流涎,甚則發熱。

2.口瘡與鵝口瘡均爲口腔疾病,應注意鑑別。鵝口瘡的口舌上白屑散佈爲特徵,一般不影響喫奶,多無發熱;口瘡的口舌等處可見小潰瘍爲特點,疼痛明顯,影響飲食,常伴有發熱。

3.症見口腔之脣頰等處黏膜,出現圓形或橢圓形淡黃色或灰白色之小點,單個或多個不等,周圍紅暈,表面凹陷,局部灼痛,反覆發作,飲食吞嚥有礙[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口瘡的病因病機

口屬脾,舌屬心,心者火,脾者土,心火積熱,傳之脾土,二髒俱蓄熱毒,不得發散,攻衝上焦,令口舌間生瘡腫痛。或素體陰虧,病後勞傷,真陰耗損,虛火內旺,上炎口舌而生瘡。

現代醫學認爲本病病因複雜,與某些感染、機體的免疫功能狀態低下和遺傳等因素有關,預後良好,但不易根治。

口瘡的辨證分型

《醫貫》卷五:“口瘡上焦實熱,中焦虛寒,下焦陰火,各經傳變所致。”說明口瘡有虛火和實火之分。實火者,諸經之熱,皆應於心,心火上炎,燻灼於口,則口舌生瘡。治宜瀉火清心。用導赤散、涼膈散等加減。脾熱生痰,痰火互結,上炎於口,亦生口瘡,治宜清熱祛痰。可選用黃連溫膽湯,貝母瓜蔞散等加減。虛火者,肺腎陰虧,虛火上炎,灼於口腔而發口瘡,治宜補肺滋腎,滋陰降火。可選用補肺阿膠湯、生脈散、知柏地黃湯等加減。婦人產後血氣虛,虛熱上衝亦可發口瘡。[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諸病源候論》卷四十四:“產後口生瘡者,心臟虛熱,心開竅於口,而主血脈。產則血氣虛,髒有客熱,氣上衝胸膈,重發於口,故生瘡也。”治宜滋陰清熱。可選用四物湯、歸脾湯、百合固金湯、麥門冬湯等加減。[參考資料] 李經緯等主編.中醫大詞典——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17.

心脾蘊熱: 脣、頰、上齶及舌面等處見綠豆大小黃白色潰瘍,周圍鮮紅微腫,灼熱作痛,影響進食,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陰虛火旺: 口瘡灰白,周圍色淡紅,潰瘍面較小而少,每因勞累誘發,此愈彼起,反覆綿延,舌紅苔少,脈細數。

辨證論治

脾胃積熱

1、 主方:涼膈散(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處方:生大黃6克,芒硝6克,甘草6克,梔子10克,黃芩10克,薄荷3克(後下),連翹10克,淡竹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牛黃解毒丸(片)口服,大蜜丸每次1/2~1丸,每日2~3次;涼膈合劑,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2~3次。用時搖勻。片劑每次1~2片,每日2~3次。清熱解毒,通腑瀉火。口腔潰瘍較多,或滿口糜爛、周圍紅赤,疼痛拒食,煩躁多啼,口臭涎多,小便短黃,大便乾結,或發熱面赤。舌紅苔黃,脈滑

3、單方驗方:大黃石膏湯(朱大年《實用中醫兒科手冊》)處方:生石膏10~30克,生大黃5~10克,人中黃3~6克,人中白3~6克。水煎,空腹涼服,每目1劑。

心火上炎

1、主方:瀉心導赤湯(錢乙《小兒藥證直訣》)加減處方:黃連6克,生地黃15克,淡竹葉10克,木通8克,甘草6克,麥冬10克,天花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導赤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週歲以內用量酌減。

3、單方驗方

大黃石膏湯(參見脾胃積熱型)清胃消疳湯(李浩澍《難證奇方妙用》)舌上糜爛或潰瘍,色紅疼痛,飲食困難,心煩不安,口乾清心泄熱。欲飲,小便短赤。舌尖紅,苔薄黃,脈細數。處方:生地黃10克,麥冬12克,玄蔘15克,生石膏15~45克(先煎),知母10克,川黃連4。5克,川牛膝12克,淡竹葉7片,蘆根10克,生甘草6克。水煎,分兩次溫服,每日1劑。

虛火上浮

證見

口舌潰瘍或糜爛,稀散色淡,疼痛不甚,口流清涎,神疲顴紅,口乾不渴,舌淡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

滋陰降火。

方藥

1、主方:六味地黃丸(錢乙《小兒藥證直訣》)處方:熟地黃15克,山藥10克,山萸肉10克,茯苓10克,澤瀉8克,牡丹皮8克。水煎服,每日1劑。

2、單方驗方:利口湯(張俊庭《中醫必效奇方妙術》)處方:生地黃24克,知母、黃柏各15克,牡丹皮、炒棗皮、山藥、茯苓各12克。水煎兩次,分2次服,每日1劑。小兒藥量酌減。知柏地黃丸(片),口服,大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小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水蜜丸每次3克,每日3次;片劑每次3片,每日3六味地黃丸(片),口服,大蜜丸每次1/2丸,每日2次;小蜜丸每次6克,每日2次;水蜜丸每次3克,每日3次;片劑每次3片,每日3次。

鍼灸療法

刺灸法

心脾蘊熱

治則

清熱瀉火

處方

地倉 合谷 勞宮

方義

地倉爲手足陽明與陽脈之會,可清瀉陽明邪熱;合谷爲手陽明經原穴,以瀉陽明之熱;勞宮爲手厥陰滎穴,可清心火而止痛。

隨證配穴

痛甚者點刺金津、玉液出血。

操作

毫針刺,瀉法,每日1次,每次留針20~30min。

陰虛火旺

治則

養陰清熱

處方

廉泉 通裏 照海

方義

廉泉爲陰維、任脈之會,聯繫舌本,可疏通口腔氣機;通裏爲手少陰之絡穴,以養陰清心;照海爲足少陰經穴,陰脈始發,可導虛熱下行。

隨證配穴

肝腎陰虛—三陰交,失眠—神門。

操作

毫針刺,平補平瀉。每日1次,每次留針30min。

耳針法

選穴

心 口 脾 胃 三焦

方法

採用王不留行籽貼壓,每3~5日更換1次,雙耳交替,5次爲一療程。

挑治法

選穴

大椎及大椎旁開1.5~2cm處

方法

皮膚常規消毒,用三棱針上下划動,劃斷皮下纖維組織2~3根,刺後擠壓針孔,令少許出血,用棉球擦淨,塗碘酒於傷口,每週2次。

其他療法

1、外治法

選用冰硼散、青黛散、珠黃散、錫類散塗撒患處,每日2~3次。生附子1個,切焙爲末,醋和作餅,貼於一側足心。適用於虛火上炎之口瘡。

2、飲食療法

⑴竹葉菊花飲:淡竹葉10克,野菊花15克,蜂蜜50克。先用淡竹葉、野菊花煎湯半杯,加蜂蜜調勻,緩緩服用,每天分3次服完。適用於心脾積熱型。

⑵生地黃粥:生地黃6克,大青葉6克,生石膏9克,天花粉9克,粳米30克,白糖適量。前4味藥煎湯去渣,入粳米、白糖煮成稀粥服食。每天服食1次,連服3~4次。適用於虛火上炎型。

特別提示:本站內容僅供初步參考,難免存在疏漏、錯誤等情況,請您核實後再引用。對於用藥、診療等醫學專業內容,建議您直接咨詢醫生,以免錯誤用藥或延誤病情,本站內容不構成對您的任何建議、指導。